APP下载

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护理体会

2019-10-21吴丽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老年护理

吴丽

【摘 要】老年患者疾病以慢性病、病程长且复杂为特点,发病后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加上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充盈度改变等,给静脉穿刺带来一定难度。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是护理人员不断探索的护理问题。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04-02

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患者静脉输液逐渐增多,而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和充盈度的改变,都是老年患者血管常见的问题,这使得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的难度加大。本人在护理工作中对老年患者穿刺有一些心得,现分享如下:

1 穿刺前护理

1.1心理护理。静脉穿刺的成功离不开护理人员娴熟的穿刺技巧,也离不开护理人员过硬的心理素质,更离不开老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穿刺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此次静脉穿刺的目的、所用的药物,讲解用药前的注意事项、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此方法能够使患者自主配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2操作前示范。护理人员向老年患者模拟示范穿刺过程并做好沟通解释,可使老年患者对静脉穿刺有整体的印象,可减轻老年患者对静脉穿刺的恐惧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操作,亦能提高穿刺成功率[1]。

1.3患者准备。调节室内合适温度,寒冷季节还要给患者穿刺侧肢体进行温水浸泡,使血管纤维变软,改善弹性,提高回血速度。若患者肥胖或水肿严重,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敷处理提高皮下血管可见度。

2 穿刺护理

2.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及适宜型号的穿刺针。一般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且易于固定的静脉,同时避开关节和静脉瓣。手背静脉暴露部位最少、活动限制最小,临床上常作为静脉穿刺部位的首选,也容易被患者接受。年龄较大的病患在静脉输液时,医护人员应该选择针头尖细,针面较为锋利的输液针头,一般建议选用的是5.5号针或24G留置针,因其与患者皮肤表面接触的面积小,减少穿过皮肤时的阻力,且对血管损伤较小,不仅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还能减轻患者痛楚。

2.2扎止血带的位置及时间。距穿刺点上方8~10cm处扎止血带,便于更好的固定穿刺点上方血管。扎止血带时间以40~120s为宜[2],时间过短不利于手背血管充盈,时间过长可导致患者手部末梢循环障碍,出现麻木等不适症状。

2.3手背自然放松法。老年患者因血管弹性差,手背皮肤松弛,操作者难以把握力度,不易适度拉紧血管。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手背自然放松,手背与并拢的手指屈曲成直角,能让患者更放松,且扎压脉带后静脉更容易充盈,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3]。

2.4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法。向心性穿刺是传统静脉穿刺法,但这种穿刺方法对患者血管的破坏性较大,增加了在输液中的护理难度[4]。在手背血管条件差,常规方法不能保证成功的情况下,可采用逆行穿刺,此法能充分利用手背的静脉血管,可以较大范围选择进针角度。逆行穿刺进针的角度与血液流向呈相反方向,使得针头进入血管后受到静压作用导致血液快速地进到针中,方便穿刺者更好地观察血管回血,确定是否穿刺成功,进而提高了静脉穿刺的成功率[5]。另外,逆行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易根据血管的走向调整,进针速度快,患者的疼痛感就降低,能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穿刺,穿刺成功率高[6]。

2.5进针角度和长度。肥胖患者的皮下脂肪厚,血管不易被找到。穿刺时应先摸清血管的位置,掌握血管的走向,触摸后在皮肤上做标记,常用棉签在血管的正上方压出圆形的痕迹。常规消毒后以45°角进针,见回血后沿血管走行方向再平行进针1cm即可。对血管较细而表浅的患者,以15°角进针为宜,见回血后,沿血管走向再平行进针0.7-1cm即可。如用静脉留置针,操作者左手绷紧待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拇指与中指紧握留置针回血腔两侧,穿刺时针尖斜面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血管,出现回血后立即降低穿刺角度,沿着静脉方向再将穿刺针继续推进0.2㎝,右手将针芯撤0.5㎝,同时利用针座将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针芯撤出后固定,注明置管日期、时间。

3 体会

静脉输液是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时反复的静脉穿刺,使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增大,加上老年患者本身血管条件差,导致管腔狭窄、管壁硬化,进而破坏一些穿刺的常用静脉,有效穿刺部位逐渐减少。因此,静脉穿刺前,护理人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评估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告知患者并对其进行模拟示范,讲解穿刺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同时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与理解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及护理的重要性,了解老年患者的特殊心理,可以减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而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宏薇.老年静脉穿刺方法的探索[J].锦州医科大学报.2019,40(4):45-47.

[2] 李蔓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系[J].护理研究,2001,15(3):168-169.

[3] 汤娟,温莹浩,刘爱莲,陈静.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1):71-73.

[4] 焦元.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患者临床输液中的應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7.11(22):2813-2815.

[5] 林雪琴,杜酉寅,罗函俞,等.小儿头皮静脉逆向穿刺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7):131-133.

[6] 孙芳,马美玲,武丹.逆行静脉穿刺法在心血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8):98-99.

猜你喜欢

老年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