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的薄暮》中叶芝的爱尔兰情结
2019-10-21董莹
董莹
摘要:《凯尔特的薄暮》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叶芝早期的作品,是他搜集到的爱尔兰斯莱戈和盖尔韦地区的神话和传说的合集,描写了许多爱尔兰的神话故事和精灵传奇。本文试图从爱尔兰身份的寻求以及爱尔兰民族自豪感两个方面来阐述《凯尔特的薄暮》中叶芝的爱尔兰情结。
关键词:凯尔特的薄暮;叶芝;爱尔兰情结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是爱尔兰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也是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评论家,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者,为宣扬爱尔兰民族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23 年,叶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叶芝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他对爱尔兰神话传说的痴迷。《凯尔特的薄暮》是叶芝早期的作品,这部作品是他搜集到的爱尔兰斯莱戈和盖尔韦地区的神话和传说的合集。叶芝将自己与这些地区各色人物的谈话整理后,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出版了这些反映爱尔兰当地民俗的民间故事,带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浓郁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尔兰情结流淌其中,带领人们领略独特的爱尔兰民间文化。
一、爱尔兰身份的寻求
爱尔兰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美丽的国家,爱尔兰人民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在12世纪末期,她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并在此后七百多年的岁月里,遭受着奴役和剥削。19世纪至20世纪初,爱尔兰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独立斗争和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爱尔兰民族主义斗争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清英国的殖民统治,确定爱尔兰的民族身份,这在文学上的反映就是对爱尔兰性的追寻。早期的叶芝受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者约翰·欧李尔瑞的影响,立志为爱尔兰创造一种新文学。因此,叶芝早期大力搜集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对爱尔兰民谣和民俗作全面的研究,叶芝是在接触到爱尔兰本土诗人的具有民族意识的作品后,感到了确定身份的迫切需要,于是从爱尔兰神话和民间传说汲取题材,向爱尔兰传统寻求灵感源泉。叶芝向古老的凯尔特文化寻求精神力量,强调传统文化在重构爱尔兰身份认同中的作用,试图通过重构爱尔兰和爱尔兰神话、民间传说来唤起爱尔兰民族身份意识。
《凯尔特的薄暮》一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一位叫帕迪·芬林的老头讲的。虽然他年迈、长相古怪,还有一点耳聋,离群索居,还常常被孩子们捉弄,但他讲故事的本领据说不逊于荷马。他自称见过很多幻象,或許借助于像他这样的人,爱尔兰人可以重拾古时凯尔特人那种纯朴、丰富的想象力。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沉淀着人类永恒的智慧与民族的记忆。《凯尔特的薄暮》中的神话传说呈现了凯尔特人的民族气质与生活风貌,镌刻着本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情感体验。
二、爱尔兰民族自豪感
爱尔兰在英国的统治者占领下,凯尔特文化遭到了驱逐,英国统治者试图用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影响爱尔兰人。作为爱尔兰作家,叶芝从未真正放弃过爱尔兰的民族文化。《凯尔特的薄暮》一书中,他用爱尔兰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描绘出了独具魅力的爱尔兰,歌颂爱尔兰民间传说中的民族英雄,流露出对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热爱。叶芝渴望通过民谣文学、神话传说、童话以及民间传说追溯爱尔兰的历史。《凯尔特的薄暮》中描写了爱尔兰自然和精神世界的美丽,从中我们可以看见叶芝浓郁的民族自豪感。叶芝认为英国是一个粗俗、善变、浅薄的僵死的世界,而深爱生养自己的故乡爱尔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和民间艺术。他赞扬爱尔兰人对精灵鬼怪的优雅、宽恕行为;他记录了救济院里衣不蔽体的老人们对凯尔特神话津津乐道的情景。爱尔兰民族一贯骁勇善战、乐观刚毅,从人们对精灵以及神话故事的态度就能窥见这个民族对生活的态度和处事的哲学理念,他赞扬爱尔兰人民热爱和平的人道主义本性,民族自豪感在字里行间尽情流露出来。叶芝同时也是爱尔兰文化的传播者,尽管该书是用英语来书写而不是用爱尔兰人古老的凯尔特语,但叶芝是想借助英语这个文字载体,向世人更好地传播爱尔兰的文化。
总之,叶芝一生都在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一直都试图为祖国的独立而奋斗着。早期他热衷于暴力革命,中晚期从文化来寻找自由和独立。在民族运动和民族文化复兴的重担下,叶芝借助民族神话与传说开始思考爱尔兰的前途与命运。对叶芝来说,古老的民间传说能够再一次被唤醒,爱尔兰历史文化也能在现实中再现。基于大量的爱尔兰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他进行文学再创作,再现古代爱尔兰的智慧和传统,将艺术性和民族性统一起来,建构个人身份和民族认同。书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复兴爱尔兰之梦,帮助爱尔兰人恢复民族自信,重建民族自尊。
参考文献:
[1]Yeats, W. B. The Celtic Twilight. London: Lawrence and Bullen, 1983.
[2]傅浩. 叶芝评传[M].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3]何林. 叶芝与爱尔兰文化身份的建构[J].当代文坛, 2010(4):120-123.
[4]何树. 从本土走向世界: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研究[M]. 北京: 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