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

2019-10-21李国玲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高职院校

李国玲

摘要:新時代新形势,社会对高职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的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其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如何跟上改革的脚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与现实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对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高职教育以及学生的发展走向做良好的铺垫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课堂改革

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从三个方面强调了思政理论课的作用;提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六大要求、思政理论课改革的八个统一等,揭示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未来方向。新时代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高职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性,时效性,我认为教师应该认真总结课堂实践中的经验,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重中之重。

一、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社会需要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可以说是越来越严峻,同时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缺失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也是愈发突出,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新时代高职思政理论课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职教育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学生学情的特殊性,如部分学生人文历史知识欠缺;德育知识基础差,底子薄;甚至部分学生还存在道德水平较低的问题,这给我们老师上思政理论课尤其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课的过程中纯熟地应对课堂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认为思政理论课课程内容都是空洞的,与自己学习、就业没有多大关联。思政理论课作为增强学生使命感、责任感的一门学科,在学生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学生往往漠视思政理论课教学,只重视专业课程学习,认为思政理论课可有可无。长久以来,很多高职学生的政治素养均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要想解决目前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教师必须对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予以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我在这里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更新思政理论课教师德育理念

在传统的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也只是机械的教授教材,而教师代表着绝对的权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将自己的观点进行输出。在进行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工作时,总是将自己放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学生或进行批判教育、或喋喋不休的说教。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学习失去兴趣。

在高职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有德育新思维,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以理论情怀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的社会现实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理解知识点,通过真情实感,增强自信,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其真正参与到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来。许多思政理论课教师认为自己与其他教师没有区别,忽视了对学生价值观念进行引导。而在正确的德育思政氛围导向作用之下,学生受到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不自觉地将思政理论课教学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

2.采用多样化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创新思维

就高职院校来说,思政理论课是讲鸡汤,反感情绪突出,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更新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把鸡汤换成学生喜欢的炸鸡和可乐,提升学生兴趣,比如开展师风师德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建立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开展与思政理论课有关的主题活动等方式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

随着职业需要对高职学生道德素养要求的增高,自然也要求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随之增高。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教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授课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的创新者。对思政理论课教师的高要求也就意味着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提升自己,把思政理论课教学作为一门科学深入研究,深刻把握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规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纯熟地把握课堂,为此必须注重自身培训。例如,在每年寒暑假对教师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培训一两个月;按教育部的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教师培训,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己,争做符合时代潮流与教学要求的思政理论课新型教师。

3.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师政治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站位

思政理论课定位教师的政治性要强,政治站位要高,看问题要站在国家利益上看,人格要正,政治理论功底要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理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身为中国人都应有一些基本的政治常识,要引领学生培养一定的政治敏感性。有句话说得好:“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们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并将其付诸实践,才能符合新时代条件下思政理论课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高要求、高标准。在新的课程思政和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每位思政理论课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思政理论课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的实践课程思政改革,更好地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

结语:

高职思政理论课要想与时代接轨,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做出改变,坚持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用鲜活的改革开放成就来引领学生,用多样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抓住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主阵地,尤其在大数据时代传,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传播正能量,培养符合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以我们的知识魅力形成人格力量征服学生,鼓励学生自信,让学生真信、真懂、真做,真正做到“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云高.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 (S2).

[2]冯莉莉.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简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5,0 (4).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高职院校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