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常见安全问题探析

2019-10-21田慧敏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安全问题探析

田慧敏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常见安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改进措施。方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医院消毒供应室各个流程的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对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出消毒供应室常见的安全问题。结果: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复用物品处理不规范、人员技能不足、职业危害与设备设施4个方面的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措施。结论:通过规范工作流程,转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完善制度管理,强化制度观念,有助于全面提升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避免发生工作安全问题。

【关键词】安全问题;探析;医院;消毒供应室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164-02

消毒供应室在医院里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消毒供应室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室,操作流程必须十分规范,同时还要兼顾科学性与技术性。其工作质量能够影响到整个医院的护理治疗工作,所以消毒供应室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以我院消毒供应室为例,对我院消毒供应室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以下是详细内容。

1 消毒供应室工作常见安全问题分析

1.1.①复用物品处理不当。回收的器械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流程不规范。污染物品处理不当。没有更换锈渍较严重的器械,轻微锈渍的器械也没有及时进行除锈处理。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点。回收物品分类清洁不规范,清洁不彻底会导致杀菌消毒失败。②包装前没有认真检查相关器械,使不合格器械流入使用,除此之外还存在少包、漏包、包装破损等情况。对一些精密器械没有进行保护。③无菌物品存放不规范。发放核对时不够仔细,容易造成错发、漏发。④灭菌措施不规范。包裹之间空隙太小,影响高温蒸汽穿透,从而使灭菌质量降低,当灭菌出现湿包时并没有进行重新处理[2]。

1.2.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低,且专业技能不够熟练。还有一些操作工专业知识更为欠缺。使安全措施不能按要求执行,导致工作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3]。工作人员观念陈旧,职业防护意识差,接受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较差。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素质偏差,加大了培训难度,工作热情低,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一线工作。

1.3.职业危害问题。消毒供应室是全院可复用污染物品进行集中消毒的科室,因此,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极高,锐器伤害、病人体液污染、紫外线以及各种化学制剂对人体的危害、回收物消毒杀菌不彻底对人造成的感染、还有高温烫伤等风险,操作过程不规范,不认真,就很容易引起职业危害。

1.4.设备设施问题。当设备设施发生损坏,没有及时送去保养和维修。而是继续使用,这样极易引发工作安全事故

2 常见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2.1.加强消毒供应室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入院时间、岗位、学历、职称制定相应的培训以及绩效考核制度,使消毒室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能接受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树立正确的工作安全意识。将医院感染“零容忍”的理念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加强工作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对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一定要自觉负责,一丝不苟的完成。压力蒸汽消毒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参加特殊设备安全监管管理部门的技能培训。要让每位员工都深刻认识到操作不规范会的严重后果。全体员工要树立“一切为临床服务,一切为临床负责”的思想。

2.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項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工作要求等。岗位职责要细分,做到用制度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岗位和工作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严格按要求执行可复用物品的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一系列工作。设立质检岗位对以上工作环节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质量不达标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护士长除了例行每天的常规检查外,还要不定期抽查每位员工的工作质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具体包括:灭菌前的物品管理,回收的可复用污染物品和器具在进行清洗消毒之前,要根据污染程度、材质和形状进行严格分类。不同分类要采用不同清洗方式,做到彻底清洗。灭菌后物品管理,灭菌后首先要查看化学监测是否合格,然后再检查化学指示卡是否已经达到灭菌标准色泽,最后检查灭菌包是否出现破损、潮湿等情况。无菌物品应该严格分类,按标识进行摆放,固定位置,并且按照有效期先后顺序进行放置。无菌物品应该储存于距离地面20厘米以上,距离天花板50厘米以下,距离墙壁5厘米以上的货架上。无菌物品在发放时,要根据每个科室的实际需求,按照物品清单以及规定路线发放,由专人利用封闭式运送车进行发放。

2.3.职业危害的防护问题。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防护认知,转变传统观念,严格执行每个环节的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房间内应该安装通风换气设备,高温天气应做好降温工作,还要做好消音工作等。准备充足适用的合格防护设备,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进行职业危害防护教育,让员工们掌握防护物品的基本使用方法。

2.4.设备设施安全问题。对破损的设备设施要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工作,设备的调试、安装、维修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每台设备由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工作。每台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监测。并安排专人负责记录。灭菌器的安全阀和压力表要定期进行检测校验,定期维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作。加强与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沟通。可以向医院其他科室定期发放调查问卷表,便于了解临床科室消毒物品供应的需求。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改善工作,加强与各科室护士长的沟通,共同协商提升消毒质量的操作办法,不断提升工作质量。

3 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能够反映出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也展现了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状况,安全问题是消毒供应室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消毒供应室是医护工作的质量保障,因此,规范设备操作,科学化人性化管理,严格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是提升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关键,是保证消毒供应室安全管理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春玲, 陈兰珍. 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室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7, 15(24):3037-3039.

[2] 易建平, 黎藜, 黄鑫,等. 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6):109-112.

[3] 杜传荣. 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管理[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 23(15):147-148.

猜你喜欢

消毒供应室安全问题探析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一道选择压轴题的多种解法的探析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毒供应室现状调查分析与探索
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在妇幼保健院消毒供应室应用的效果分析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