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啸山庄》叙事艺术浅析

2019-10-21孔浩璇

锦绣·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叙事视角呼啸山庄

摘 要: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呼啸山庄》是不朽的名著,受到全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独特而具有魅力的叙事艺术。基于此,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系统以及叙事效果三个角度出发,对《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以期丰富现有的对《呼啸山庄》叙事艺术的研究。

关键词:《呼啸山庄》;叙事视角;叙事系统;叙事效果

一、引言

艾米莉·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作家与诗人,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围绕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恨情仇展开。故事发生在19世纪,在英国约克郡一个阴沉的荒原上,弃子希斯克里夫被带回呼啸山庄。山庄主人之女凯瑟琳喜爱希斯克里夫,但同时又无法拒绝拥有优渥生活条件的邻居埃德加·林顿,在两人之中纠结。希斯克里夫因受辱与恋爱不遂后离去,凯瑟琳也因此嫁给埃德加·林顿。数年后,希斯克里夫功成名就,衣锦还乡,重回呼啸山庄,开始了复仇之路。

令《呼啸山庄》从维多利亚时期其他作品脱颖而出的是作者与众不同的叙事艺术,书中描写了一个充满诗意与黑暗色彩的虚构世界,任由读者体会欣赏其中的爱恨纠葛。在纯净的、荒原一般的浪漫风格中,总能找到哥特的、悲剧的死亡色彩。

二、《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2.1多元化叙事视角

在《呼啸山庄》一书中,艾米莉·勃朗特突破了传统的单一视角模式,采用多种叙事视角,即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相结合。在多元化的叙事视角的影响下,小说全文展现出一种奇妙的戏剧性结构。

2.1.1第一视角

尽管艾米莉·勃朗特大幅度使用第一视角进行叙事,但与传统作品不同的是,她并没有就故事主人公展开第一视角,而是以呼啸山庄的拜访者,一个现代文明人洛克伍德来展开第一人称叙事,使这个怪奇荒凉的故事更具神秘感。由于作者布局宏大,整篇小说时间跨度几十年,要与众不同地展现故事情节,吸引读者注意,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以下,本文将对其叙事视角进行举例分析。

在第一视角模式下,作者采用顺叙与倒叙相结合的方式,以顺叙的方式介绍洛克伍德的出场,引出主要人物。如在作品开头,读者即跟随着洛克伍德进入呼啸山庄,通过他的视角去描述荒原上的神秘故事,去揣测希斯克里夫的感情,去推断两个家族的爱恨情仇。如见到希斯克里夫后,听到他咬牙切齿地说话,洛克伍德不禁内心暗想:“看来他比我都格外矜持的厉害呢”(艾米莉·勃朗特,2),既表现出拜访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塑造出希斯克里夫傲慢无礼的人物形象。又如在第三章中,洛克伍德梦见鬼怪而大喊大叫,引来希斯克里夫,又被希斯克里夫赶入暴风雪中,而此时希斯克里夫迷信一般的闹剧正在窗边上演着,一只花狸猫的出现打断读者的思绪,又转向洛克伍德的处境,进而引出健谈的女管家纳莉,该部分也是第一视角的体现。作者在记叙复杂场面时,灵活运用了极富镜头感的场景切换方式。这种叙事方式与戏剧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优势在于既能使读者对于快节奏的描写产生极强的代入感,又能通过精细的文字描述给予读者临场感。

除了洛克伍德,本书中也大量出现了以女管家纳莉为第一人称的叙事。在此,作者通过倒叙,讲述过去十多年来两座山庄的荣辱兴衰与两代人的爱恨情仇,而读者也可以由此得知故事情节,使故事主线更加清楚明了。这也是作者的另一次突破,将纳莉的叙述藏于洛克伍德的叙述中,令整个作品的结构复杂层次大大提升。但纳莉的主观思考角度是否一定正确?她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所见所感虽增加了神秘色彩,但并不一定正确,这要求读者们细细品味每个人物。除去两位主要的第一人称叙事主体,还有不少次要的第一人称叙事主体。当洛克伍德翻开曾经属于凯瑟琳的书,读者即跟随他一起转换叙事视角,由凯瑟琳讲述第一代人的童年故事。这样别出心裁的视角转化在当时无疑是一种天才的创新。当洛克伍德第二次拜访时,作者继续顺叙,交代希斯克里夫之死以及哈里顿与小凯瑟琳之结合。在双重视角模式下,作者间或插入凯瑟琳、伊莎贝拉的自白,此时又进入第三重视角,如同电影转场,又如同剧院中的戏剧,一幕一幕切换自由,主题鲜明。

2.1.2第三视角

此外,作品中大量出现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如在第二重叙事系统中女仆齐拉向纳莉讲述的故事以及伊莎贝拉之信。第三人称视角又叫做旁观者视角,由于旁观者置身事外,因此在描述时具有相对客观性,有助于读者通过第三视角窥探着整个《呼啸山庄》的世界。

例如,作者这样描述林敦在凯瑟琳大病时的行动:“林敦搂住了她,只顾向她表示最温柔的恩爱,还说了许多亲亲热热的话想让她高兴起来”(艾米莉·勃朗特,205),读者也能够体会到林敦对凯瑟琳真挚的感情,再与浑浑噩噩的希斯克里夫相比较,心中自判高下;而凯瑟琳的表情更为微妙,她只是凄迷地望着花朵,不论泪珠怎么流淌,都不做理会。通过第三人称叙事,读者对两位主角心中的感情更为明了,暗自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再如作品接近尾声时,小凯瑟琳和哈里顿这对冤家讲和一幕中,小凯瑟琳坐在哈里顿身边时,这位粗鄙、凶狠、刚强的铁汉浑身直哆嗦,脸儿也涨得通红,令人忍俊不禁。自此,这对对头便结下了亲密的盟约,为这两代人的纷纷扰扰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由此可见,第三人称的叙述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与心理的限制,而是客观、真实、直白地描述事实,帮助读者了解故事发展。

纵观全书,第一人称视角与第三人称视角交错出现,丰富叙事,不但能够使读者身临其境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也能通过全知全能视角来纵观全局,把握人物的面貌形象。

2.2多元化叙事系统

《呼啸山庄》一书构成三重叙述系统。第一重叙事系统由拜访者洛克伍德构成,将由他带领读者走进呼啸山庄,展开故事;第二重叙事系统由曾经的女管家纳莉构成,而纳莉作为见证两座庄园变迁的主要人物,在叙事时比洛克伍德更加详细精确,且为洛克伍德和读者答疑解惑,实际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第三重叙事系统则由故事主人公担任,如齐拉、凯瑟琳等,这些主人公并没有直接进行自我表白,但却通过纳莉之口吐露心迹。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形成了《呼啸山庄》独特的三重叙事系统。这样的叙事系统与文本本身的复杂程度相扣,獨具匠心,由不同的叙述者讲述同一个故事,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揭开,用多角度为故事本身增添一份独有的魅力。

此外,独具特色的书信体形式使《呼啸山庄》耐人寻味。在洛克伍德的视角中,读者仅能一览呼啸山庄之概况,而纳莉的出现打破时间的界限,能够更加细致地讲述故事的发展。然而,尽管以洛克伍德和纳莉的视角展开有一定优点,但同时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为打破这一局限,作者引入书信体,由凯瑟琳等人的自白弥补这一不足。如凯瑟琳曾在一张衬页上端写道,希斯克里夫被亨德莱禁止和她一起玩,不许在一起坐,不许在一起吃饭,从中可以窥见少年希斯克里夫的生活状态,也便于读者理解希斯克里夫疯狂复仇的原因之一。而这时,这样的书信体格式便能超越时间与空间,展现整个故事的原貌。另一方面,不同的叙述者从不同角度讲述两代人的故事,而角度的多样性并不会杂乱无章,相反,真实生活与过往书信相交织,衔接流畅,有助于读者顺利地转换视角,掌握故事情节。

2.3叙事效果

2.3.1哥特色彩下的悬念之美

18世纪后期的英国兴起哥特式小说,场景设置怪诞,气氛阴森神秘,叙事艺术独特。《呼啸山庄》也受到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在叙事方面具有十分浓重的哥特色彩。

通过初步阅读,读者先入为主地发现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恐怖而又残酷,不由得产生好奇,是什么使他变成如今模样?带着这样的疑问,读者在后继阅读中即可发现,希斯克里夫的出身、幼年经历、画眉田庄主人们的鄙视以及亨德莱的折磨塑造出如今恶魔般的他。而他又为何要如此残暴地惩罚第二代人物呢?这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在悬念的影响下,不禁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紧接着,洛克伍德下榻呼啸山庄,可在翻看凯瑟琳的日记时,被三个名字吸引:凯瑟琳·欧肖、希斯克里夫、林敦。这里也是一处悬念,读者显然也想了解这三个人之间的故事,因此悬念产生。而这个悬念又在后文中纳莉的叙述中娓娓道来,前后呼应。在凯瑟琳的日记中,读者依旧可以读到,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在大雨中跑入荒野表达反抗,此时洛克伍德推测他们的计划已经实现,正当继续向下看时,凯瑟琳话锋一转,记述其他故事。計划的结局在第六章才解除悬念,纳莉通过叙述将这一日记片段补充完整,既保持情节的完整性,又吊足读者的胃口,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2.3.2增强可读性

因为读者大多以第一视角切入故事,因此丧失了对人物的全知性,成为一个对故事毫无所知的人,只能通过洛克伍德或纳莉的视角进行猜想,却无法得知除此以外的其他任何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缺陷。由于读者一无所知,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更加充满新鲜感,这反而是第一视角最显著的特点与优点:一是设置悬念,使小说神秘莫测且耐人寻味;二是营造空白,读者需要时刻调动大脑收集信息,增强小说可读性。因此,出于自身的期待,读者会暗自设想故事情节,最大程度地调动参与度。

同时,由于叙事时读者首先阅读到叙述者所想表达出的内容,而叙述者本身的文化层次、社会地位、内心情感往往不同,所以会带给读者一种先入为主的感受。但是当读者冷静下来仔细品味时,便会发现故事的主人公往往自身隐藏着另一种特性。女管家纳莉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所以她的叙述并不客观,更多的是一厢情愿地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因此,读者可能会跟随她的想法而认为希斯克里夫是一个冷漠无情的魔鬼。但事实却是,希斯克里夫是爱恨交织下的产物,是复杂的个体,当读者跳出这一视角,以自己的理性来判断时,这一结论便显而易见了。我们发现,作者在写作时并不希望加入任何的判断评论,而是谨遵人物性格进行描写,期待读者自己的分析与感悟,进而大大地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三、结语

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本奇书。她在写作时运用多元化的叙事系统和叙事视角,使小说增色不少。她笔下桀骜不驯的人物、细腻的情感表达、怪奇的结构和荒原一般的自然的生命力,不论对于当时的读者还是现在的读者来说,都是一种强大的冲击。如同一首浪漫的抒情诗,它专注地热恋着自我,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艾米莉·勃朗特高超的叙事艺术使得《呼啸山庄》跨越时代,成为一本不朽的名著。

参考文献

[1]黄东升.《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论略[J].语文建设,2016(05):25-26.

[2]任少云.《呼啸山庄》的叙事特征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10,28(03):16-18.

[3]朱晓蝶.浅析《呼啸山庄》叙述技巧的哥特式色彩[J].文学教育(上),2013(11):26-29.

[4]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Z].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孔浩璇(1999),女,河南鹿邑,本科在读,河南大学,英语(师范),在读。

猜你喜欢

叙事视角呼啸山庄
《红字》与《呼啸山庄》象征手法对比
从审美角度剖析《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崇高性
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浅析《呼啸山庄》最后酿成悲剧的原因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叙事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浅谈《呼啸山庄》叙述形式的革新
海明威《在异乡》叙事视角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