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2019-10-21李红燕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组织游戏化幼儿园

李红燕

摘要:幼儿园教学工作之中,游戏活动的地位极为重要,对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培养幼儿能力而言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意义,同时提出区角活动游戏化以及多样化材料准备等具体方式,以加快课程游戏化的实现。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组织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之一,在幼儿园年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幼儿园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仅注重室内教学,容易忽视幼儿独立个体的活动,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容易忽视对幼儿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幼儿园课程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故而,幼儿园教师需要改变现行教学方式,采用游戏化课程教学方式以适应幼儿的身心特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幼儿经历,促进身心发展

幼儿时期是人体大脑发挥的关键时期,幼儿借助参与各类游戏活动,各方面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包括手脚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有助于幼儿感官协调发展。游戏可以视为社会规则的一个缩影,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可以懂得遵守规则、加强同其他幼儿之间的合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对其未来学习、工作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二)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与困难,而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提示或是考验幼儿必须借助自己的思考以及能力予以合理的解决,在此期间,幼儿需要不断思考具体的解决方案,从而显著提高了幼儿大脑思维运转能力。

(三)游戏有助于提高幼儿认知能力

游戏属于社会化的幼儿世界,使得幼儿对社会有初步的了解。事实上,游戏本身是社会进步之下产生的活动,各类游戏均不同程度带有社会的影子。幼儿借助参加各类社会化游戏,能够对社会有更为直观的认知,为之后其人际交往以及认知各类社会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一)有目的地实现区角活动游戏化

幼儿园所有游戏活动都应该有其特殊的教育意义,而如何有目的地设计一个有价值的区角活动,便是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许多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教师通过建立多种多样的区角活动区域,并明确各个区角活动区域的价值,要求幼儿结合自身喜好选择相应的区角活动区域开展游戏,以保证各个区角活动设计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确实能够提高幼儿能力或是幼儿个人素质。

如幼儿园可以设立一个警察交通协管区角活动,并要求部分不愿意遵守纪律、站姿不稳或是坐姿不端的幼儿作为警察,要求其扮演警察这一角色,必须在岗位上站立,然后要求其他幼儿扮演行人。警察负责观察行人是否按照交通规则通过路口,而行人也负责观察警察站姿是否标准,有无随意逃跑的现象。幼儿之间相互监督,可以有效提高游戏化教学目的,一方面,其他幼儿的监督使得“警察”意识到自身错误,不断矫正自身站姿。而另一方面,在游戏过程中,也培养了其他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对所有幼儿而言,该游戏也提高了其自我约束能力,对坚定幼儿意志、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也有积极意义。

(二)准备多样化的材料

幼儿针对世界的认知,以操控物体为主,而不同材料可以满足儿童不同的好奇心,所以课程游戏化实现无法脱离材料方面的支持。

在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尤为注意游戏材料的类型以及总量需要是否合理。以“夏季总结性谈话”活动之中,教师可以準备不同类型的材料,包括秋叶、雪花、扇子、桃子、西瓜、梅花等多种材料,然后准备标有春、夏、秋、冬四个篮子,要求幼儿将物品放在对应季节篮子之中。之后让幼儿通过语言描述自己针对夏季的感受,或是在手工课程中和幼儿共同制作简易扇子以及幼儿服饰,使得幼儿能够在游戏活动之中形成对夏天的感受,同时对夏季各类事物有相对清晰的了解。而如此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可令课程与生活之间关系更为紧密,以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三)明确幼儿兴趣点,实现主题与游戏活动的链接

幼儿身心发育不完全,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简单,兴趣点也较为特殊。通常情况下,幼儿更偏爱于熟悉物体、或是可操纵的物体以及色彩相对鲜艳的物体。以寓言主题活动《好饿的毛毛虫》为例,教师可以预备一定量的可操作的物体,以便幼儿在聆听故事的同时学习数数。教师可以邀请幼儿进行互动,如为毛毛虫喂食,所用食品同样是幼儿相对熟悉的物品,包括苹果、草莓以及蛋糕等食物,教师在同幼儿进行沟通时也更为方便。幼儿在聆听故事的同时,也明确这些实物可以食用,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除了这些食物,毛毛虫还可以吃哪些食物?毛毛虫吃的食物中有哪些我们不能吃?幼儿思维自然得到激发,积极回答自身平时吃的食物,如牛奶、馒头等,然后经过讨论发现树叶、花瓣等食物人类并不能吃,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结束语

游戏是幼儿园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与渠道。作为幼儿教师,实现课程游戏化是其未来教学方式发展的主要趋势。幼儿园应为幼儿建立区角活动区域、丰富活动材料,并找准幼儿的兴趣点实现主体同游戏活动的联合,如此,才能将幼儿引入游戏活动教学之中,也能实现对幼儿能力以及素质的全面培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晓燕.快乐学习,自主参与——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组织策略[J].启迪与智慧:教育版(中),2016 (4):21-21.

[2]顾世美.“游戏、主题、材料”——浅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7:93.

[3]陈晓娟.课程游戏化精神引领下幼儿园生成性课程的实施策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 (12):18-20.

猜你喜欢

组织游戏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