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存活率及手功能的影响

2019-10-21邢耀文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邢耀文

【摘 要】 目的:探究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对其皮瓣存活率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术,观察皮瓣存活率以及手功能。结果:70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其中有5例患者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手功能恢复优61例(87.14%),良6例(8.57%),中3例(4.29%)。结论: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皮瓣存活率高,患者手功能恢复好。

【关键词】手损伤;皮瓣修复;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存活率;手功能

【中图分类号】R65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108-01

手部软组织的缺损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手部创伤之一,常伴有指关节、肌腱外露组织以及骨的严重受损,可造成患者手部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手部损伤后,采取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对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1]。目前,临床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常采取皮瓣移植修复,但不同位置皮瓣的选择可存在皮瓣存活率以及手部功能恢复差异,影响患者预后[2]。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术,分析其皮瓣存活率以及手功能恢复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性19例;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9.56±2.52)岁;体质量58-81kg,平均体质量(69.98±2.46)kg;致伤原因:切割伤24例,挤压伤26例,电烧伤9例,机械咬伤11例。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因手部软组织缺损行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术;(2)术前生命体征平稳,符合手术指证;(3)患者家属知情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以往存在手部手术史患者;(2)脑部疾病或精神异常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创面彻底清洗,将无血运和感染坏死组织予以切除,使用克氏针固定骨折断端,缝合修复断裂肌腱,标记缺损创面近端游离两条指背或掌背静脉留以备用,对游离创面近侧缘动脉及神经残端解剖,并测量受损区域面积,根据受损组织形状及血管蒂位置进行皮瓣布样设计。使用多普勒在舟骨结节附近探测桡动脉掌浅支穿皮点作为皮瓣设计的关键点,以手舟骨结节近侧和腕横纹平行线作为皮瓣轴心线,以轴心线旁侧1.5cm宽度为皮瓣上下界,内外侧以拇长展肌尺侧与尺侧腕屈肌肌腱桡侧为界。在深筋膜深面由近端向远端由尺侧向桡侧进行皮瓣解剖,根据创面神经、血管和肌腱缺损状况切取长度适合的正中神经掌皮支、桡动脉掌浅支和掌长肌腱,随后结扎动脉血管远端,完成皮瓣解剖后观察皮瓣血运情况,随后将供区创面断蒂止血。充分显露损伤部位并清创;解剖游离血管,修剪皮下脂肪并以穿支蒂为中心,保留血管网,获取皮瓣后与缺损区血管吻合,远端蒂与缺损区远端血管吻合,观察血管通畅情况以调整皮瓣张力,覆盖创面后直接缝合,并放置引流管,完成手术。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

感染。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皮瓣移植成功率以及手功能恢复情况,其中手功能恢复判断标准参照[3]为优:患者皮瓣修复治疗后手部活动范围与健侧无差异;良:患者皮瓣修复治疗后手部活动范围大于健侧活动范围75%;中:患者皮瓣修复治疗后手部活动范围大于健侧活动范围50%;差:患者皮瓣修复治疗后手部活动范围小于健侧活动范围50%。

2 结果

2.1 皮瓣存活率 70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其中有5例患者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

2.2 手功能 手功能恢复优61例(87.14%),良6例(8.57%),中3例(4.29%),优良率95.71%(67/70)。

3 讨论

由于手部组织的解剖结构较为精细复杂,当出现缺损后复原比较困难,进而导致患者手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加之患者对于治疗结果存在较高期望,使得手外科医生面临较大困难[4]。因此,临床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患者手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采用传统皮瓣修复术(腹部或下肢带蒂皮瓣)虽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的优点,但临床应用发现,术中需进行二期断蒂,且需在腹部固定受伤部位,手术治疗时间较长,且皮瓣质地较差,存在臃肿情况,可降低皮肤表面美观度及感觉功能,不利于手部功能恢复[5]。此次患者采取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术,具有皮瓣供区隐蔽、损伤小、外形美观的特点,在显微镜下能够高精度吻合神经及血管,加之皮瓣血运丰富,使得皮瓣成活率较高,可避免二次手术,利于患者手功能恢复[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0例患者皮瓣全部存活,手功能恢复优良率(95.71%)处于较高水平,表明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术用于治疗手部组织缺损效果较好。分析其优势在于,皮瓣供区隐蔽,颜色接近正常肤色,外形美观,不影响腕关节功能,皮瓣血运丰富易于成活,且手术损伤小,术后康复快,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利于患者手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修复,皮瓣存活率高,且患者手功能恢復好。

参考文献

[1] 张建春,陈锐,温贤聪,等.皮瓣修复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2):400-402.

[2] 尹路,宫可同,殷中罡,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6,32(6):451-453.

[3] 曾御,陈世玖.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4):760-763.

[4] 夏雷,许玉本,张红星,等.两种手部带蒂逆行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7,40(2):134-138.

[5] 张发惠,张朝春,林松庆,等.桡动脉鼻烟窝穿支蒂前臂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5,33(2):223-225.

[6] 肖建林,廖前德,戴顺平,等.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微创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6):71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