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特点

2019-10-21姚瑶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3期
关键词:艺术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姚瑶

摘 要: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这门课程时,容易因其抽象性的特点而导致学习不深,脱离实际。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应将课程与艺术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习,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艺术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凡是理论课都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 ,其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与各门具体学科中概念、定律相比 ,抽象化的程度更高。因此 ,学生在学习哲学时 ,往往误认为哲学太抽象、与现实无关 ,没多大用处。容易犯死记硬背和脱离实际的毛病。各级各类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中都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是共性 ,但各专业又应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 ,体现出各自的个性。艺术专业必须结合艺术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上 ,注意融进艺术的相关内容

哲学与艺术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研究的是世界的普遍规律 ,艺术是具体学科,研究的是审美的特殊规律。两者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是通过美学这一中介来完成的 ,同时,哲学也从世界观、方法论上直接影响作者和作品。作者和作品又从审美的角度论证哲学的观点,丰富哲学的内容。因此,在艺术专业的哲学原理课教学中 ,通过联系艺术作品来分析哲学的理论 ,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哲学原理 ,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来分析艺术问题 ,对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现仅对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的教学内容,如何联系艺术实际进行探讨。

在认识论的教学中 ,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与实践观时 ,可联系艺术对生活的能动反映与实践对艺术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它主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照镜子式的被动的反映 ,而是能动的反映。艺术对生活的反映同样是能动的反映 ,文艺作品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和再现,而是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集中、概括、抽象后的产物。它包括艺术家的情感、态度倾向等。是对生活的本质及规律的反映。鲁迅先生曾经论述美术的三要素 :“一曰天物、二曰思想、三曰美化。”[1]毛泽东同志指出: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 ,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决定认识。艺术的反映对象是通过实践活动 ,按人的需要和目的改造过和正在改造着的物质世界。艺术作品从创作到表演都离不开实践。艺术的才能、技巧、要在实践中获得 ,艺术作品的真善美也要受实践的检验。因此 ,艺术工作者应高度重视艺术实践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为发展先进文化与精神文明做贡献。

二、教学方法上 ,注意联系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理论课的实际

艺术专业的学生 ,由于在普通中學阶段爱好艺术 ,许多学生在艺术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时间 ,因而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政治理论基础更差。入校后,政治理论课又是按规定使用统编的大纲和教材。在统一规定的学时内,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较大的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学生实际 ,针对学生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尤其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思维方式上 ,着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思维是人类的高级神经活动 ,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高级形式。钱学森同志根据其内在不同的规律将其划分为三类 ,即抽象 (逻辑 )思维、形象(直觉 )思维和灵感(顿悟 )思维。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和论证的思维形式。它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非本质属性 ,以概念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这时的事物 ,正如恩格斯所说:是可以意识到的事物,并不是可以感觉到的事物。形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形象来感知、把握和认识事物,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认识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形象是具体的、个别的、典型的和生动的 ,它始终不能脱离事物的感情的、具体的形象和特征。而“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的情思猛然地 涌现出于意识。”[2]它是长期量的积累的结果 ,它具有突发性、瞬时性、亢奋性和创造性。可见 ,三种思维方式是有区别的 ,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

艺术的主要思想方式是形象思维 ,伴随着灵感思维,又以一定的方式与抽象思维相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创作主要是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但要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必须有抽象思维的参与、 指引、规范和制约。如 :作品主题思想的确定、作者对自然形态的生活材料的加工制作、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对作品的反复修改,对创作经验的认识、抽象概括等都离不开抽象思维。锻炼抽象思维的最佳途径就是学习哲学。恩格斯指出:理论思维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 ,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 ,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 ,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3]。恩格斯还指出:“蔑视辨证论是不能不受惩罚的。无论对理论思维多么轻视 ,可是没有理论思维 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歌德也曾说过 :想象愈和理性相结合就愈高贵。到了极境就出现了真正的诗,这就是真正的哲学。艺术专业的学生普遍偏重于形象思维的训练,这是艺术专业特点决定的 ,但不能忽视抽象思维的锻炼,应通过学习哲学等课程自觉训练 抽象思维的能力 ,在艺术创作与艺术表演中将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艺术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教学的重要原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上,都必须力求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这门必修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艺术观上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1]张琢.鲁迅哲学思想研究[M].P20-21.

[2]朱光潜.朱光潜文集 [M].P52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3卷 ) [M ].1972, P465.

猜你喜欢

艺术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高职艺术专业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对接研究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