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21谢晓鸣
摘 要: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创新创业教学在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赛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课程教学质量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效果
国家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2年制定《创业基础》教学大纲,并将创业基础列为必修课程,2015年国家出台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要建立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创业实践,革新教学手段。因此,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改革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发挥课程在孵化创业项目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应作为高职院校当前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现状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总体教学效果不很理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一)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不完善
创新创业大都是作为一门通识课程,以必修课程形式对所有学生开设,对有创业特质和潜力的学生缺少个性化培养。且创新创业的教学与专业课程没有对接和融合,课程的培养效果不尽人意。
(二)教学容与实际脱节
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都以创业的理论知识及基本过程为重点,实践环节涉及较少,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欠缺。
(三)教学手段单一
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践平台缺乏,教师指导帮扶学生不能有效到位。
二、提高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实施路径
(一)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1.构建必修加选修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创新创业课程采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必修课程对所有学生开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创业理论知识及创业步骤与方法。对创业有着浓郁兴趣和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设SIYB、KAB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孵化、企业家讲堂、校友论坛、创新创业竞赛等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获取创新创业的一手经验,更有效地把握创业规律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技巧与办法,最终达到提高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成功率的目的。
2.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專业核心课程教学中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专业核心课程的综合实践环节有机融合起来。在实施实训环节如:技能竞赛、实践项目设计等时,有针对性的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内容。通过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既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巧,也能够获得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
3.依据创业能力培养改革教学内容
依据创业过程,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整合创新创程教学内容,将创新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成十个模块,每个模块设计了对应的模拟实践项目。学生在完成了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上完成项目实战练习,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具体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内容
(二)改革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构建“线上+线下”(线上即利用网络平台完成课程知识点学习;线下即完成能力拓展项目的实践训练)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课程教学视频资源挂靠超星平台,由著名创业导师教师主讲。课程资料有课程介绍、碎片化慕课课程大纲、章节知识点资料、作业习题、精品课教学视频、教学PPT、教学团队资料等。学习的知识点包括:创业与创业精神、创业者和创业团队、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开办、创业初期的营销管理、创业初期的财务管理、创业初期的顾客管理等16个学习模块,学生按进度要求完成视频观看及章节测验任务。线下依托创新创业网络实训平台,开展创业项目实践教学。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通过完成创业项目的一系列实战练习,最终完成小组创业项目的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及项目路演。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发挥网络教学资源与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主动促进“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教学为辅”改革创新教法的应用,改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基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教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家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又是双创大赛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为此,制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完善了创新创业课程标准,实施课赛一体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和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将创新创业课程与双创大赛有机融合,可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结束语
创新创业已成为中国新时代发展主题,按照国家“创新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谢晓鸣(1965-),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就业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