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2019-10-21刀进飞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小学

刀进飞

摘 要:小学期间,安全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虽然目前的社会治安逐渐优化,早已营造出了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但小学生仍旧需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受到外界攻击,或“自导自演”出现安全事故,小学各科都对学生展开了安全引导,而作为道德与法制的教师,更应承担起自己的本职责任,通过更加深入、更加合情合理的形式展开安全教育,从传统的口头说教,到现身说法,惟妙惟肖的介绍社会安全问题,让学生提前注意到身边存在哪些风险,排除这些风险因素,获得一个美满的童年。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安全教育

引言

道德与法制互动中,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解说安全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安全教育中互相说出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保护经验,让安全意识早期在学生的心田萌芽,教师为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提醒学生注意自我安全管理,不受到别人的伤害,也不意外伤害别人,寻找更有趣、有效的安全教育途径,引导学生走上一条安全的求知、生活之路。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1外界环境复杂

近年来我国娱乐项目增多,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电子产品、娱乐项目、街边的小吃等都深深的吸引着学生,这些活动中都隐含着危险,成人有自我保护能力,且不容易被“盯梢”,小学生本身心理抵抗诱惑的能力差,很容易进入“圈套”,如吃路边不良商贩售卖的不符合食品安全的小吃,闹肚子甚至食物中毒等,另外就是学生自身对社会规则的不重视,如在红绿灯的时候,学生冒失的跑出去,不懂得遵守交通规则,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危险,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理解,分辨是非,能够更加科学的认识问题,形成安全的意识。

1.2荼毒学生价值观念

现代社会各种人活跃在学生的周围,虽然教师和家长都尽力教会学生道理,灌输健康的观念,但总是有社会不良人士,给学生不好的示范,如路边乱扔垃圾的青年、骂人的中年妇女,让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他们也不懂得躲避,有些学生太过善良,去劝解,不知不觉的走进了“危险源”。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2.1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安全教育教学活动

在当前多媒体设备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当中,通过现代信息化网络技术的引入,能够将教师自身所无法呈现出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了解更加直观且全面,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性更加深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安全教育内容的教学以往教师单纯以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学生缺少对真实场景的想象力,导致在真实场景下所使用的知识不具合理性,教师知识的传授过于单调乏陈,缺少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中的效率逐渐降低,为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全面了解,提高学生安全常识的更好理解,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向学生展示安全方面的相关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展示,能够更好的强化学生的真实感受,提高对安全内容的充分掌握。

2.2理论知识生活化,加强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单纯地向学生灌输安全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不可取的。由小学生的年龄可知,他们大部分好奇心很强,喜欢新奇的事物,不会关注死板无趣的事情,更别提老老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了。所以,如果想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教学时,教师就必须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融入一些简单的生活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适当改编事件,改成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感兴趣的内容,又或是通过游戏学习知识。教师可以构造一个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对发生在其中的各种安全事故进行反应和处理,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如《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三个章节专门教育孩子“别伤着自己”,教师在设计该课时,可以先出示讨论题目“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等,让孩子们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接着让孩子们观察分析,看一看同学们的课间活动,说一说在学校里哪些行为容易对他人造成伤害,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然后情景表演,学生模拟,鼓励孩子們创设多种居家生活情景,尝试总结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最后通过课件,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让孩子们进行判断分析,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及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如何处理,从而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

2.3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中与一般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学有所不同。在该课程的开设中,没有固定化的知识架构,安全教育知识主要是对学生在实际情况出现时临场反应能力进行锻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重视,通过适当的互动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对学生实际安全教育的理解度进行充分掌握。同时借助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上课重点进行充分突出,针对学生已经熟悉掌握的安全内容可以适当略过,针对一些较为陌生的安全常识可以多次强调,深化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强化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综合掌握。

2.4安全问题场景模拟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设置安全教育环节的教学目的是为了确保学生在遇到相关安全问题情况下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因此教师在相关内容教授之后,为保证学生实际的学习质量与效果,可以针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演练。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景模拟,加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充分掌握,同时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应变能力的培养。在情景模拟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一定的情况给予适当提示,确保学生在面对情况下能够及时作出准确的应对行为,保证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下,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中,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结束语

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开展中,学生在成长中的安全是所有行为活动的实施前提,确保安全才能为其他活动提供保障,在近年来的小学发展阶段,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对社会起到了极大的警醒作用,需要加强对小学生安全意识的良好培育,为小学生安全知识的学习构建综合化平台。

参考文献

[1]戴玲慧.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J].教书育人,2018(28):29.

[2]张小艳.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J].华夏教师,2017(23):80.

[3]黄雅芳.谈小学道德与治制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华夏教师,2017(04):13.

[4]刘彦,朱超凡,牛羽霞.小学道德与法制课中环境教育分析[J].教书育人,2018.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制安全教育小学
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的法制意识教育研究
上好《道德与法制》课的思考与实践
让农村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更高效的几点尝试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制生活化教学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