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2019-10-21林丽霞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教学质量小学语文

林丽霞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教学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学好小学语文对于其他科目成绩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策略,不断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2-0085-02

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愿意学、爱学、乐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从而潜移默化的不断提升其学习能力。要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才能最终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质量。本文就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主题展开探讨。

1.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就是说想教会别人一个知识,不如教会别人学习这个知识的方法,由此可见,方法重于结果。在教育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哪个科目的教学,只有教会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他才能够去主动的进行学习,并且快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1]。同样说明了在教育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通过提前预习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有助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在预习环节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带着问题到课堂,这样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一步步去探索问题的答案,锻炼学习的思维;其次,就是教给学生读懂课本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生字、朗读、背诵、习题、写作等环节都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感悟,找到各个环节衔接的规律,便于更好的学习;最后,就是积极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教师要与家长做好家校沟通,鼓励家长在课外多陪孩子读课外书,学习课外知识,增加知识积累。

2.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一提到上课,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升[2]。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课堂变得具有趣味性,一旦学生觉得上课有趣了,就会充满激情的主动去学,从而更快的理解教师传授的语文基础知识。情境的创设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会容易产生共鸣。比如在教授部编版四年级《牛和鹅》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动画,一个小男孩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的场景,在场景的设计中尤其要表现出鹅的胆大妄为和神气十足,也要体现出小男孩的狼狈不堪和慌忙逃窜。相信这个小片段一播放,一定会迅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看的哈哈大笑。这时候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了,教师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就简单多了。

3.善于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新的教育模式被大量推广普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当前很受教师欢迎的教学模式。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而小组合作教学教学模式就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3]。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教师合理的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讨论,在此基础上交流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分组的过程也很重要,每个小组内部成员尽量分配均匀,让学生能够在小组能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较好的锻炼。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播放一组农村景色的幻灯片,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清澈见底的小溪、有绿意葱茏的树林等等。但是刘章爷爷为什么觉得家乡的搭石最美呢?引出问题主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你认为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搭石又是什么?作者笔下的人们是怎样摆搭石呢?人们为什么要在小溪里摆搭石?摆放搭石有哪些要求?要求大家读完之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这些问题的答案。经过这个过程之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加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交流问题,最终通过小组合作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4.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很多教师也开始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不仅让教学更加简单直观,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虽然多媒体教学多诸多的优点,但是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也需要多加注意,在教学设计阶段,不能将教学课件设计的过于花哨,不可让一些散乱的内容喧宾夺主,无法突出知识重点,而是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只是一种辅助设备,要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教师要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合理设置重点和难点,并给学生预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的教学中,可能有很多学生并不认识爬山虎,也没有见过爬山虎,因此很难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在课前多搜集一些爬山虎的图片和视频,如攀爬满墙的爬山虎、几片叶子的爬山虎、突出“脚”的爬山虎以及微风中摇摆的爬山虎等,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播放,让学生感受爬山虎的美。由此,学生便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爬山虎的各种特点,课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个发散性的作业,让学生思考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以及他们的特点。由此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5.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对于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要重视课堂上和书本上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新课程教育背景下,也提倡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以增加语文素养和知识积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还明确规定了不同的年级段必须达到的阅读量,因此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倡家长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包括精读、细读、泛读、略读等,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其次,要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比如语文教师可以每月向学生推荐两本课外书,将其放在教师的图书角,方便学生课后阅读,也可以多举办不同主题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最后,提倡家长在家庭中也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氛围,或者在放假期间多带孩子去图书馆,陪伴孩子多阅读。以此坚持下去,各方共同努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将会逐步提升。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耐心去慢慢摸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后采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加强课外知识的积累,从各个环节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开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学周刊,2018(06):74-75.

[2]徐宏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5):59+61.

[3]胡玉娟.发挥好信息技术作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8(12):156-157.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教学质量小学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