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定厚重 气象浑穆
2019-10-21王凯民
王凯民
钱松嵒作为当代中国山水画主要代表人、“新金陵画派四大家”之一,他的传世作品据百度百科介绍有近2000件,其中革命圣地题材名作有近400张。大师虽不是表现毛泽东诗词意和革命圣地题材的先行者,但其画作范围之广、数量之多,是其他画家不能相比的,且其笔下山水富有凝定厚重、气象浑穆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其革命圣地题材作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谓最为瞩目。但在艺术市场上,其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只有1000多元每平尺,与大师作品的艺术价值有非常大的差距。直至1992年香港朝晖国际拍卖其《锦绣河山春常在》并以112万港元成交,才为以后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的上涨打开了局面。
据雅昌艺术网资料显示,目前艺术市场上的钱松嵒山水画拍卖价,以其1979年作《山高水长》为最高(1092.5万元),其次是1977年作《梅园新村》和他的《万里长城》等。即便是2019年南京荣宝斋拍卖画家的《九龙山下厂如林》,最底价亦有40.25万元。而相关专业人士更有信心,认为大师的山水画作价格还会上扬;尤其是其笔下的“红色山水”已被“唤醒”,且会更加发扬光大。故笔者精选艺术市场上他的山水画佳作若干并略作分析,以飨读者。
1979年钱松嵒作《山高水长》(图1),180.5×96.5厘米,2013年北京匡时1092.5万元拍品。
这是81岁的钱松嵒在1979年以手指创作的作品。钱松嵒擅长主题性创作,多做真实之景,创作之时善于取舍。此幅《山高水长》描绘了井冈山的雄伟景色,线条古朴中带有强劲之感,重色重墨又能浑然一体,是他创高又一高峰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主景为悬垂的两层大瀑布,瀑布从山石间倾泻而下,汇聚于溪流,那飞溅的水花仿佛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演奏出的优美乐章。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崖壁上的苍松挺拔,枝干遒劲,松针半轮勾出,相互累叠,以笔根水分破之、润之,甚为秀美。近景的山石用湿笔皴擦点染,乘湿完成,墨气涌动,酣畅淋漓,一切显得那么情趣盎然。
1977年钱松嵒作《梅园新村》(图2),48×68厘米,2017年北京保利9200万元拍品。
在上世纪50年代的国画写生活动中,已出现一些描绘党的领袖出生地和重要革命活动地的写生作品,钱松嵒在1954年就以“梅园新村”为题材多次进行创作。梅花常用于讴歌颂扬等主题,此作《梅园新村》近景石旁傍梅樹枝杈虬曲,左上另一株老梅穿插,他善用此法,驾轻就熟,信手拈来,呼应成趣。观此图,见红梅初放有赋,屋舍掩映梅花丛中,充满了生机,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梅园精神,凸显着浓重的革命历史气息。钱松嵒通过此作寄托着自己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饱含了对美好生活不断追求的信念。
钱松嵒作《万里长城》(图3),82×134厘米,2018年北京荣宝897万元拍品。
此幅《万里长城》是钱松嵒画长城的代表作。画中的长城笔走龙蛇,山势雄伟,烟雾弥漫,将长城的精神画出来,十分罕见,真可谓人画俱老,笔到意到,神清气爽。从上世纪70年代起,钱松嵒不断北上,数踏燕山山脉,创作了许多有关长城的画幅。他酷爱长城,在83高龄时,还两次到长城起点老龙头处写生,并以“起点”勉励自己,愿沿着蜿蜒万里的长城,不断为中国画的创新而努力,为此他获得“钱长城”的雅号。
1974年钱松嵒作《遵义》(图4),105.5×68厘米,2012年中国嘉德862.5万元拍品。
此幅《遵义》绘遵义会议纪念馆置于群山环绕、苍松翠柏之间,凸显“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远山之端,霞光一片,照耀着远方,屋顶、树叶也被渲染成为鲜艳的红色,喻示中国革命的曙光挥洒大地。巧妙地将鲜艳的红色纳入到山水画创作之中,从而使山水画也具有革命的意义。全画利用虚实对比的手法,以大块笔墨、大片空白,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空间感。钱松嵒在整幅画作之中利用现实之景塑造理想情绪,利用绘画语言展现叙事情节,使稳定感与崇高感充满画面,无不使人肃然起敬。
1972年钱松嵒作《黄洋界》(图5),125×68厘米,2014年北京匡时747.5万元拍品。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所之一,而“黄洋界保卫战”创造了我军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为红军以及中国革命后来的发展壮大产生了巨大影响。钱松喦面对这一重大题材,以超常的思维、非凡的想象、俯瞰的视角,对黄洋界的云海、群峰、松石、栈道等特殊景观给予精确的描绘。画家边勾边皴,勾皴并举,用笔繁复紧密,充分表现出黄洋界山石的复杂多变和山壑的阴阳向背;接着用逆笔中锋,先勾后皴,灵活地表现出山石的质地和细部结构。画面上部最为精彩,群峰在云海中若隐若现,云涌峰浮,如梦似幻,淋漓尽致!钱松喦在画面下方画出云海,在中部山谷中画出一片片飘浮不定的行云,更加凸显了黄洋界山势险峻、雄伟峭拔、气势磅礴、云海苍茫、气象万千的壮丽美景。整个画面的基本色调采用赭红色。这种赭红干湿交替,多层积染,层次分明,十分厚重。如同战士的鲜血染红了群山,象征着当年的战争异常惨烈。
1960年钱松嵒作《千佛岩》(图6),71×52厘米,2012年南京经典552万元拍品。
1960年,钱松嵒作为老画师参加了“江苏省国画工作团”,作了二万三千里的壮游,从此他开阔胸襟,拓展气局,顿悟了现实与艺术之间的许多问题。此幅《千佛岩》就创作于那个年代,凸显了作者的写实功底,画面刻画细腻入微,构图一气呵成。具象地表现出了上世纪60年代初千佛岩的风貌,如此细致的刻画甚至具有了一定的文献价值,因千佛岩在60年代末期的“文革”中惨遭破坏。
钱松嵒作《延安》(图7),133×93厘米,2018年广东崇正460万元拍品。
在钱松嵒的《延安》中,我们可见他笔墨的沉雄厚拙;如果没有画面上着意表现的“红色”、革命意味的高塔,象征着社会主义建设的烟囱和高压电线杆,光从笔墨论,此作不失一件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笔酣墨畅山水画佳作。我们从画面中读到“苍山如海”的浩荡,看到人与驴车驰骋在雾中的诗意。老画家巧妙地将笔情墨趣融入了时代的画笔,于是让我们在阅读红色江山生发出“江山如此多娇”的豪情时,也被他笔下的山川之美所震撼。
1964年钱松嵒作《江山胜概》(图8),46×68厘米,2013年北京匡时460万元拍品。
此幅《江山胜概》稳壮雄奇、辉煌夺目,色彩的渲染華贵空灵,元气流动而又不失清隽雅丽的风致,充分表现了大自然生机勃然、气象万千的韵致。画面将北方山水的险峻和雄奇,南方原野的肥沃和润泽融汇在一起,把祖国大好江山的综合形貌表现得淋漓尽致。巍峨大山的轮廓用粗壮浓墨线条直扫而下,方曲有力,再用浓淡墨皴擦,参以斧劈皴,兼用揉笔,表现山石的坚硬和凹凸。岭背石磴陡峭而上,几乎垂直,以至依山趋于云霄,而山腰云雾横锁,愈显山势崎峭险峻。滔滔江水如同一条巨龙,在连绵的群山之间蜿蜒前进,直奔大海。远方绿草茵茵,云水茫茫,烟波浩渺,牵引出观者的无限遐思。整个作品构图饱满,青绿设色,虚实相生,有咫尺千里之势。以细致秀润而不失苍茫厚重的笔墨,营造出恢宏浩大、气势磅礴的艺术境界,是钱松嵒的精能之作。
1973年钱松嵒作《春满石城》(图9),97.5×69厘米,2010年上海天衡442.4万元拍品。
在《春满石城》中,我们能够发现钱松嵒善于主题性创作,描绘新中国的大好河山。不但记其迹,且能传其神。善于取舍,使主题突出,寓意深刻,形式完美,表现了他捕捉美的能力和高超的艺术修养。画中前景画几株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翠绿如盖。不远处亦有几座山头郁郁葱葱。就在这大树、山头合围之中,一座气象博大、生机勃勃的南京城横跨长江两岸。整幅画作用笔具金石气,涩而不滑,浑而不腻,古拙中更增加挺劲之感。色彩上绚丽明亮,通幅树石均用石绿敷色,配以屋顶的赭石,石青点缀,丝毫不感到轻浮,令人振奋。纵览全画,重色重墨浑然一体,画面精微,色墨都达到润化之境,实为可贵。
钱松嵒作《群山万壑一城新》(图10),103×81厘米,2014年上海天衡425.5万元拍品。
此作展现了钱松嵒锐意探索、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后,巧妙地把传统技法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作品。整幅画面气势恢弘,除了传统的山石树木外,更添加了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白墙红瓦的房屋,甚至还出现了带有几何线条的电线杆,这在传统绘画中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1973年钱松嵒作《太湖胜境》(图11),134×220厘米,2017年中贸圣佳356.5万元拍品。
此幅《太湖胜境》画面构图新颖,不见传统的“三远法”,而是以刻画近景为主,尖峭的巨石,高大的树木,还有参差的亭台,各种景物均直逼眼前,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山与树的背后,大片空白即为太湖之水面,近处几条水纹勾画出波光粼粼之状,远处数只轻舟,帆影点点,远山依稀,零落的景致愈加表现出太湖的浩渺清旷。整幅景物细腻写实,空间层次井然,层层推远,直至水天交接,引人遐思。色彩则十分丰富,以水墨、朱砂、石青、石绿、赭石表现出景物的特质,呈现出太湖的缤纷色调。此作可谓既写实地表现出太湖之地理面貌,又具有文人诗意和时代气息。
钱松嵒作《张公洞图》(图12),67×61厘米,2011年北京保利322万元拍品。
此作描绘了宜兴张公洞外之景象,画家视角独特,犹如透过门镜般向外探视,以鲜艳的颜色来勾画村庄、庄稼、工厂及山林,让人无限向往,更是于洞口处写有“海内奇观”,寓意新中国的万象更新、一派繁荣。整幅作品充满了朝气,犹如旭日东升,可感知钱松嵒带有极大的热情来投入到创作中,用自己的画卷来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同时此作以洞内观洞外,与画家另一件重要作品《善卷洞》写洞外景形成对照,变化了的关照,变化了的笔墨,判若两人之作。此图洞内用粗笔重墨,得苍浑古朴之意;洞外则有忽然开朗,无限春光之明媚。
钱松嵒作《工业城如在画中》(图13),50×82厘米,2012年荣宝斋322万元拍品。
此幅《工业城如在画中》构图视野非常开阔,气象万千。远景山如卧龙盘踞,龙躯绵延不绝,有磅礴之势。其中植被设色考究,细笔点点,墨色浓淡有序。钱老运用了大气透视的原理,因而不感繁复。近处湖水细处波光粼粼,勾绘异常细致,笔笔超卓。而从高处望去,湖面宛如平镜。这仿佛内蕴着禅宗“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两重意境。湖上千舟竞帆,百舸争流,浩荡苍茫。湖岸连接处,石壁高筑,亭台轩榭拔地而起。只见不远处通电铁塔高耸,旗杆上国旗随风飘扬,恍然乃是工厂之所,当真建得恢弘雅致。远处帆船汇聚之地,佛塔高照,若坐龙椅。在此风水极佳处,有铁塔烟囱鳞次栉比,化作冶炼宝地。太湖之滨,尚无类似工业之属,却可见在那一代人的心中,国家早日实现现代化真是重于泰山、渴慕至极!此作充满了艺术魅力,不仅是其细笔大景的绝艺,他将深厚的笔墨语言功夫与时代要求相吻合,显示出超强的驾驭题材能力,并与现实希望完美结合,使传统题画形式在新的画面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反映了先辈们深埋其中、延续至今的建设祖国的豪情。
1981年钱松嵒作《白鹭洲》(图14),74.5×49厘米,2018年北京匡时253万元拍品。
南京白鹭洲原为明初中山王徐达王府的花园,战乱毁坏,重建时以中国自然山水园为主格调,1976年重新开放,其建筑采用明清江南园林的传统风格,这在此作中均可见出。近景自左下角出,为一处茂密树丛,一小桥架于河流之上,将其与右侧岸渚相连;岸渚上湖石耸立,亭阁掩映。再往前处岸渚看,亦是湖石参差、楼林相映。左侧中部大片空白,一小岛置中被湖水围绕,亭台藏露于绿阴中,一叶小舟暗示其与周围环境的沟通关系;随波纹渐渐向远,见雾霭沉沉、山峦连绵。画中多有干笔表现,几处太湖石均以重墨干笔勾出轮廓,加以淡墨皴擦,或以色彩晕染。园中多样树木交杂生长,左下及几处树木以水墨点叶画法塑造,主干清晰,然枝叶则忽略树枝穿插、前后关系,强调其点线交融,形成多个团块,却又含而不混,笔笔分明,带出强烈整体感和分明的黑白关系。画中柳树以单勾罩色法为之,寥寥几笔,淡绿轻罩、一片烟绿。再有几株桃花,先勾主干,再层层晕染,加以干笔重色点画,鲜艳无比且十分可人。整幅画结构穿插摆布巧妙,虚实得宜,用笔中显出沉涩厚重,点画苍浑有力,用色则艳而不俗、沉而不灰,笔墨协调,清逸淡雅,展现了白鹭洲一片春色明媚、勃勃生机。
如果单从艺术市场上的“新金陵画派四大家”表现来看,目前亚明的作品价格最高,其次为魏紫熙、宋文治,而钱松喦为最低。故从这个角度而言,钱松喦的作品价格被严重低估。而无论资历、艺术广度、艺术个性和市场价位,钱松喦的作品应是最具市场潜力的。再纵观以上钱松嵒绘山水画佳作,我们有理由充分相信其未来的市场表现,一定更加“钱”程似锦、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