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蚕到死丝方尽

2019-10-21文亮

东方收藏 2019年11期
关键词:山水画山水大师

文亮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坛上,国画大师钱松嵒(1899—1985)作为继傅抱石以后的“新金陵画派”领军人,于充满革命激情的岁月里,以画笔讴歌新社会、新时代,赞扬广大民众新的精神面貌;并以浑厚沉着、刚柔并济的画风,将中国新山水画与民族精神、时代气象完美契合;同时树起了山水革新的新大旗,开辟出了新的艺术天地。这里笔者以中国美术馆藏其山水画为例,简要介绍一下这位“早熟晚成”的大师之笔墨人生。

●   50岁之前:寂寂无名

1899年,钱松喦出身于江苏宜兴杨巷镇湖墅村的一个穷秀才家庭。八岁时其父开始教他读书,并按“士大夫”的要求对其进行培养。教习的内容除却诗文,金石书画、琴棋唱曲、医卜星相等均有涉猎,其中钱松喦最钟情于画。因家庭条件有限,钱松喦的父亲无力购买古画及名画,但还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当时名人的画作供其学习,其中就有任伯年的扇面、册页小品,以及《芥子园画传》《点石斋画谱》等学画入门的必备手册。这就是钱松喦最早的绘画启蒙。

钱松喦绘画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是考入江苏省立高等第三师范学校。这里他不仅接触了西洋绘画理论,学习了透视学、人体解剖学、色彩学等知识;还在老师胡汀鹭的引导下,临摹了王诜、沈周、唐寅、石涛等人的作品。1920-1950年的30年中,这类仿古山水,钱松喦一直都有所创作,平时也会卖一些维持家业。

1929年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让钱松喦的艺术之路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次展览中他的《寿者相》《山水》入选,并选登在专刊《美展》第六期上,由此他开始在无锡小有名气,并坚定了其艺术之路。师范学校毕业后,钱松喦一直辗转任教于苏、锡、常各地小学、中学以及美术学校任教,属于当时社会地位不高的中下阶层知识分子。

●   50-60岁:尝试山水人物画

新中国的成立,让钱松喦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新社会对画家的需求,是要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而人物画就是人们最直观、能看懂的画种。但人物画在钱松喦此前的三十年里,并非创作的重点。由此大师将创作由拟古山水,转入到以现实与当下为基础的新国画创作中。

20世纪50年代,是钱松嵒创作丰硕和崭露头角的时期,其有《黄海渔场》(图1)等作品问世。1953年,大师的《快乐的暑假》入选第一届“全国国画展览会”。1956年,其绘《瘦西湖》(图2)、《溪山如画厂如林》《劫海回春》入选第二届“全国国画展览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翌年,大师的《锡山》《鼋头渚》又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第一次国画展览会”。由此大师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江苏画坛上,赢得了最初的声名,并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1958年,大师深入无锡芙蓉湖两岸体验生活创作的《芙蓉湖上》(图3)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此作也标志了他于山水画创作领域内在这一时期的高度。而这一系列的创作成果,奠立了大师后来到南京发展、擎立山水画革新大旗的基礎,同时标明了大师在新中国山水画史上声名鹊起。

钱松嵒这一时期的作品,如《无数银山积海盐》(图4),人物大多处于画面的显要位置,山水似乎变成“附属”,显得不那么重要。此外画面还出现了大量被认为不入画的内容,如电线杆、烟囱、公路、水库、厂矿等,尤其是象征新中国的元素“红旗”被同一时期的画家广泛应用,插遍画面的各个角落。但这种直接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添加农业机械化、人民公社化、生产“大跃进”的方式,大师其实并不太满意。而这种表现方式,也暴露了当时他缺乏写生经验、西画造型基础薄弱的缺点。

●   61岁:二万三千里壮游

弥补了钱松喦创作缺陷的,是1960年的一次大型写生活动。这年9月为了向党的40周年献礼,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组织国画工作团一行13人从南京出发,行经8个省进行创作写生,且历时三个月、行程二万三千里。而当时在他的《壮游万里话丹青》一文中,概括这是一次“有领导、有组织、有目的,大规模、长时间、长路程的旅行写生”,是当时中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

钱松喦就这样走一路、画一路,不断地将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歌颂新时代的主题,注入到画幅之中。同时大师在这个过程中,还顿悟了许多现实与艺术之间的问题,笔墨也有了全新的改观,并且创作了像《陕北高秋》(图5)、《鱼簖》(图6)、《西陵峡》(图7)、《徂徕山》(图8),以及《宫鞋石》(图9)、《榕谷歌声》(图10)、《三门峡》(图11)等代表作,艺术的发展自此走入巅峰。

此次在中国美术史上传为美谈的“二万三千里壮游”,不但开阔了钱松喦的视野,而且为大师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大师曾经说道:“这是我毕生难忘光荣愉快的一页生活史。”“我通过这次壮游,觉得不独反映祖国河山需要山水画。回忆革命史,歌颂新面貌,也有适用之处……山水画大有文章可作。”

●   63岁:创作红色经典《红岩》

上世纪60年代,钱松喦到江西瑞金写生。在参观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总办公处的路上,大师见到了一株倒在地的大樟树,并见到老干已经干枯腐朽,新枝却顽强生长;且听老乡说此树在太平天国时期曾遭火烧而不死,生命力极其顽强。大师当时就强烈意识到“革命的圣地不但人是革命的,连树也是革命的!”于是他开始放弃之前把山水画改造成为“山水人物画”的做法,转而尝试在山水画上做文章。

钱松喦的经典之作《红岩》(图12),即这一尝试的代表。早在1960年11月,大师就曾经参观了红岩革命纪念馆,并用写生的形式记录了当时所看到的山岩、芭蕉、黄桷树、纪念馆等情景,且创作了初稿。但大师对此并不太满意,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对这幅作品进行了几十次修改,最终于1962年10月正式完成。此作整幅画面只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红色的山岩、用白描绘出的绿色芭蕉、立于云雾之上的纪念馆,馆旁的黄桷树被去掉,只余一棵古柏。而这样的创作手法,几乎可以说是对毛泽东当时所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完美诠释。

同时《红岩》画面中所表现的红色、岩石、松柏等元素,都是“革命”的。且岩石象征着革命者坚强伟岸的精神,以及不屈的斗争意志;红色的基调则寓意革命斗争的激烈和牺牲的壮烈,也可以表现新天地的曙光等;松柏自古以来就是坚贞和正直的象征,在钱松喦的画中它又被赋予了中国革命万古常青、新中国生机勃勃等寓意。从这个角度来看,作品又可这样解读:坚强伟岸的中国革命沐浴在新时代的曙光下,万古常青、永垂不朽。而《红岩》是大师创作革命圣地题材山水画以来第一幅大获成功的作品,从此他完成了从一般山水向一种特定山水即“革命圣地山水”的转移。

●   63岁:推陈出新《古塞驼铃》

1959年,花甲之龄的钱松喦曾经前往居庸关、八达岭、官厅水库至山西大同,到塞外旅行。此次大师生平的第一次远游,作画四十余幅,积素材稿百余件,并有《古塞驼铃》问世。且大师在1980年81岁时还重新创作了此题材的作品,可见对其的偏爱。

在钱松喦于1962年创作的这幅《古塞驼铃》(图13)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师绘画特有的“稳实中求巧变”之构图特征。画面主体是巍峨雄伟的主山,在崇山峻岭上是逶迤绵延的万里长城,背后的云雾里两行大雁排成人字在山峦叠嶂间穿行,衬托出边陲的天空辽阔旷远。大山深处远远地走来一排驼队,为首的骑驼人隐约可见,似乎可以听见悠悠的驼铃声。画面气氛雄浑厚重而富有历史感,但在蜿蜒的长城旁边,伴着古老的烽火台竖立着许多电线杆,又标示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师善于处理大场面的全景式构图,注重画面的整体气势,同时在画面细节刻画上充分运用自然法则的矛盾统一,在虚实、破立、险稳等构图原则上巧妙经营,把形式中的节奏变化与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紧密结合在一起。

创作于钱松喦艺术生涯第一个高峰期的《古塞驼铃》,表明大师的山水画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具有传统形式,二者做到协调统一;并且在传统山水表现时代内容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无怪乎著名漫画家、美术活动家华君武,曾称其作品是“山水画推陈出新的样板”。另外,钱松喦年轻时就深研宋元诸家以及石涛、石溪、沈周等明清大家的风格,其雄厚的书法功力造就古朴厚茂、雄健苍润的独特笔墨,《古塞驼铃》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特征。且此作还反映出新中国的画家努力摆脱传统文人画束缚,运用和改造传统技法表现社会主义新中国形象的积极探索。

●   64岁:有感而作《常熟田》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材日益受到山水画家的关注。钱松嵒就是当时这方面表现得最为成功的画家。如大师的作品《常熟田》(图14),虽然画的是一个平凡的江南水乡,却呈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世界。这幅作品丝毫没有传统文人画里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有的只是倍感真实的生活景象。此作是大师为新中国成立十五周年庆祝大典献礼而作,所表现的内容是他根据此前在常熟虞山上写生,目睹当时繁荣新景象后的有感而发。

作品取名《常熟田》,一语双关。常熟作为一个普通的地方名称,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改“宰相常熟天下荒”的境况,水稻丰产。故大师在画上题字“常熟县境,平畴万顷,岁岁丰收,真乃名实相符。”而年年“常熟”,既有对江南农田繁荣景象的歌颂,也寄寓了大师对农业年年丰收的美好祝愿。

从1957年到1966年,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钱松嵒的艺术完全走进了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的道路,他每年都要跋山涉水,訪名山览大川,拜谒革命圣地,以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创作激情,一心一意地用山水画这种传统形式来表现新中国的巨变和对这种变化的颂美之情。反映到作品中,其最大的变化是题材由江南转向了塞北,由太湖而扩大到大江南北的祖国山河。因此,画风中江南的细腻和笔墨的精致又糅进了北地的雄浑,有如此幅《常熟田》。

●   65岁: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与地域相关的新的题材内容的加入所带来的笔墨上的变化,也表现在钱松嵒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这一时期作品中,形成了与江南相对应的另外一个方面的特色,而这正反映了此时大师的艺术发展的又一方面的成就。不仅显现了其艺术发展的方向和阶段性的特点,同时也从这一方向中发展了自己的笔墨风格,并在个人特色中表现出了笔墨的多元格局。无疑,大师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作品,为许多困顿中的画家如何表现时代所需,树立了“山水画怎样反映时代精神”的榜样,并赢得了其在画坛上的地位。

1964年3月,“钱松喦国画展览”亮相中国美术馆,华君武、邓拓、潘洁兹、王靖宪等都撰写了评论文章。华君武说“钱松喦推陈出新的山水画,给予了我们美术界一个样板。”邓拓则说“他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如何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问题。”经官方定评后,钱松喦得到了极大的鼓励,创作灵感也源源不断袭来。同年,大师还创作了《连云港》(图15)和“毛泽东诗意画”《喜看稻菽千重浪》(图16)。

●   67-77岁:创作进入调整期

正准备大展拳脚之际,“文革”悄然拉开序幕,钱松喦的诸多创作也被迫中断。直至1971年,为了庆祝建党50周年,江苏省“五七”干校抽调了钱松喦、魏紫熙、徐奷、尚君励、宗静草等5人组成了“江苏省五七干校创作组”,以“长江大桥”“江南煤田”两个题目进行创作。因为创作条件宽松,钱松喦又陷入对绘画的痴迷中。

上世纪70年代,钱松喦又进入到了一个调整期。虽然内容上仍然延续了60年代以来与革命路线相关的山山水水,但表现手法上,则在之前的基础上又有所深入,特别是对不经常作的青绿山水进行了专门探索。如他创作的《锦绣江南鱼米乡》(图17)、《延安》(图18)等。

●   81岁:完成艺术突变

上世纪80年代,钱松喦再次调整了他的艺术表现。首先是重拾童年的乐趣之指画。通过指画,大师将笔墨山水与指墨山水进行互证,并将其山水画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大师也完成了他艺术之路上的又一次突变。

除了指画,钱松喦的晚年也最爱画长城,其中于1982年创作的《长城老龙头》是他晚年的代表,表达了大师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无比敬仰之情。另外,钱松喦晚年的画松也是一绝。如其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东方春永》(图19)。大师画松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颤笔”,画风古拙、稳健、浑厚、沉着,令人振奋,过目难忘。且善用中锋,每笔下去笔墨腴润而苍劲,浓淡变化微妙而生动,笔法中提、顿、轻、重、疾、徐等的变化都融于“颤笔”的运用中。

纵观钱松喦的山水画创作历程,从50岁之前的拟古山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山水人物画,以及随后的革命圣地山水和晚年的指墨山水,钱松喦作为旧社会的老知识分子,一直在新中国的指引下探索自己的绘画之路,直至1985年9月4日去世。而临终前大师说的最后一句话“春蚕到死丝方尽”,可谓自我总结了他卓尔不凡的笔墨人生。

猜你喜欢

山水画山水大师
空蒙山水间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山水间》
对话大师
山水朋友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大师谈翻译永不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