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途径研究
2019-10-21汪春鸿
汪春鸿
摘要:语文是高中教学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任课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单单需要为高中生讲授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高中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则可以有效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针对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有助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途径
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就是将阅读作为重要基础,将写作作为一种提高,充分发挥阅读与写作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作用。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开展,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不断的积累阅读知识和写作素材,以此为高中生的写作不断的输送养料,使得高中生写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在读写一体化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还应该将课内阅读有效的延伸到课外,为高中生推荐具有加高阅读价值的课外阅读读物,以此拓宽高中生的视野,从而更好的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一、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
(一)激发高中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利用阅读来促进高中生的写作,用写作来带动高中生的阅读,以此充分激发高中生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任课教师在组织高中生阅读时,要引导高中生通过阅读来积累写作素材,像优美的词汇、极具表现力的句式和富有表现力的修辞等。并引导高中生建立写作素材积累库,这样高中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够有一定的思路,有东西可以写,可以有效的激发高中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
(二)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點内容。语文素养属于一种综合素养,其核心在于语文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知识的运用、语言的积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形成、文化素养的提高。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有效开展,高中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语言的激烈,并从阅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激发高中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实现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课内阅读积累写作知识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既有趣又生动的文章,并且文章的类型各异,有感人肺腑的记叙文,有思维缜密的议论文,还有科学客观的说明文等。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不仅可以促使高中生积累到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知识,同时还可以开阔高中生的视野。但是任课教师在开展读写一体化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可以单纯的组织高中生进行教材中文章的阅读,应该注重引导高中生从作者的角度去阅读文章,去体会作者当时写作的心境,从而更加准确的掌握整篇文章的布局、语言表达方式、写作目的以及情感表达等。随后任课教师可以对高中生的写作展开有目的性的指导。任课教师可以组织高中生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依托进行仿写,对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句式结构、文章立意等进行模仿。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组织高中生进行《荷塘月色》一文的读写一体化教学时,首先可以组织高中生反复的品读这一课文,充分的感受到朱自清笔下荷塘的美景,体会作者对荷塘月色的赞美之情。随后可以引导高中生借鉴这一文章的写作手法,通过相似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的运用,描述一下以及曾经见到过的美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可以达到提高高中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促使高中生充分的感受到美的所在,从而更加的热爱生活。
(二)加强对作文的改造
高中语文教师子批改高中生的作文时,通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部分高中生同样的错误总是再犯。部分任课教师片面的认为,只要在高中生的作文批注中指出高中生的错误所在,高中生就可以将自己的错误改正过来,并且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错误往往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形成的,同样错误的改正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任课教师应该积极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批评高中生,这样反而会打击高中生写作的自信心。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批改高中生作文时,发现高中生的作文中有错误的地方,应该及时为高中生指出,并保留高中生的作文。经过一段时间后,任课教师可以将作文拿出来,要求高中生自己阅读,并进行修改。通常情况下,高中生在写完后作文后,并不能够立即发现自身作文中存在的错误,经过一段时间,高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会等都有一定的提高后,再去阅读自己之前写过的作文,便可以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错误,并进行改正,并且几乎就不会再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同样的错误。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坚持加强对高中生作文的改造,长时间下来,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充分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全面的认识到读写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加强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在培养高中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渗透其中。在讲解语文知识基础的过程中,阅读知识内化。在引导高中生反复品读文章后,展开初步的模仿训练,提高高中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另外,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从高中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当发现高中生作文中的错误时,不可以一味的批评,应该及时指出高中生的错误,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要求高中生自行改正自身作文中的错误,以此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国栋.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7 (12):41+43
[2]杨宝芝.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差异及其衔接对策问题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 (05):63-64
[3]冯林德.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 (02):34
[4]杨静.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 (02):76
[5]杜志龙.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 (20):51-53
[6]陈丽萍.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语文.2017 (2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