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D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对视功能的作用分析

2019-10-21邹莹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屈光弱视矫正

邹莹

【摘  要】目的:分析4D数字化斜弱功能矫正系统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斜弱视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4D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3%(27/28),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2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斜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中,4D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斜弱视;4D数字化;视功能矫正;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80-01

研究显示[1]:成年人在出现黄斑变性或者摘除眼球后,健康眼球的视力会明显提高。这从侧面说明人类的视觉系统可以终生维持可塑性,因此,针对斜弱视儿童的视功能矫正不能轻易放弃。我院自应用4D数字化斜弱视施工能矫正系统以来,在斜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参与研究的56例斜弱视患儿的入组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6月,所有患儿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①经主导眼、眼球运动、视力、注视性质、眼位等检查,明确眼部没有器质性病变;血尿常规检查正常。②双眼视力相差>2行,同时存在斜弱视表现,如屈光参差、双眼高度屈光不正、单眼斜视、屈光间质浑浊、上睑下垂等。③视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视力的下限,即3岁视力≥0.5;4~5岁视力≥0.6;6~7岁视力≥0.7;7岁视力≥0.8。④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外屈光参差合并斜视性弱视患儿;②最近6mo内接受过综合治疗的患儿。对照组28例,男患儿17例、女患儿11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6.15±0.87)岁。观察组28例,男患儿18例、女患儿10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46±0.72)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传统治疗:①屈光矫正:患儿出诊时,严格进行散瞳和验光,佩戴眼镜治疗3mo。如果治疗无效,再一次进行散瞳验光,调整矫正眼镜,仍然佩戴3mo。②压抑治疗:双眼Snellen视力差距>2行[2],最佳的矫正远视力>0.2,通过半透膜光学压抑,眼视力如果低于对侧眼的视力症2行以上,则需要同时进行知觉学习训练。对于无法耐受佩戴眼镜治疗的患儿,采取药物光学压抑治疗。③传统知觉学习:40min/d;精细刺激训练,30min/d。在使用对照性视力表、非单个字体拥挤性视力表的同时,进行远精细刺激训练,10min/d。

4D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①一级二级的精细刺激训练:主要针对矫正视力<0.6的患儿,通过对比强烈的彩色或者黑白的棋盘格旋转等方式,用鼠标在轴心上游戏,游戏内容包括两种,一种是画画,比如精细和颜色的分辨,进行色觉刺激。另一种是寻找不同的图形,逐渐增加图形的密集程度和难度。4D精细后像通过消除黄斑区域的抑制来纠正偏中心的固视,以增强儿童的视力,叮嘱患儿注视屏幕,屏幕的中央有一个黑色的圆盘,周围是白色的、闪耀的背景,以抑制中心注视区域,屏幕的中央会出现不断移动的、颜色不断变换的小图标,周围背景和不同的颜色共同组成黑边棋盘、黑白条纹的、动态旋转的画面。

②三维空间立体视觉训练:主要针对矫正视力>0.8的患儿。共有50部以上的动态空间立体视频,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加强四个级别,各级别都有相应的动态立体视频,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选择训练内容。给患儿佩戴上偏振光眼镜,可以看到跳动的、立体的、五彩斑斓的动态画面,讓患儿感知画面的远近、大小、高低、深浅与立体空间感。

1.3疗效评定标准[3]

①基本治愈:患儿的双眼矫正视力基本达到同龄人的正常水平。②进步:视力提高≥2行。③无效:视力无改善、仅提高1行或者下降。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进步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6.43%和71.4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斜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指的是在视觉发育时期,儿童的视网膜黄斑缺少清晰、正向物象的刺激[4],双眼的立体视觉出现发育障碍,因而导致视力低下。视力发育最关键的年龄是5岁之前,视力的可塑期是6~11岁,而11岁以后,视力便停止了发育,但视觉的可塑性却是伴随终生的[5]。4D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在互联网、计算机的基础上实现了多元化的治疗手段,重建斜弱视患儿的双眼视力,通过传统视觉、知觉学习方法,贯彻了寓教于乐的训练理念,一改传统治疗方式的枯燥、单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儿的训练依从性。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4D数字化斜弱视视功能矫正系统在改善患儿视功能的治疗中更具有优势,是一种创新的视力矫正手段,具备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倩,毋立新,陈越, 等.视觉诱发电位对弱视早产儿评估的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 (18):2271-2273.

[2] 赵博文,付晶,于静, 等.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短期单纯屈光矫正疗效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9,27(2):5-8.

[3] 张敏,许梅萍,余新平, 等.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矫正术后远期疗效[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8,20(5):286-291.

[4] 冯芳.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屈光参差对弱视及远期立体视觉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2):3253-3254.

[5] 袁冬青,顾留伟,冷桢华, 等.23例牵牛花综合征患儿综合弱视训练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7,25(4):7-10.

猜你喜欢

屈光弱视矫正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看书后头晕、眼发糊, 赶紧查查“屈光参差”
白内障屈光性个性化切口对应角膜散光解决方案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注射胰岛素后眼花怎么办
近视激光手术,小孩也能做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3~6岁是治弱视的最佳年龄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