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高等护理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进展

2019-10-21林召梅崔香淑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

林召梅 崔香淑

【摘  要】目的:通过研究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民族高等护理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框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文献,总结高校现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发面存在的问题。结果:我国高等院校的就业创新知识和创业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不仅是一项具有基础性质的教学科研工作,也不仅是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创新就业困难问题的关键教学措施,是充分顺应我国知识经济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也是顺应国际经济潮流科学发展的内在基本要求,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繁荣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结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由社会精英专业化向社会大众化不断转变的新培养理念,这一全新理念再次赋予了高等教育新的培养内涵,即努力培养更加出色的社会适用性专业优秀人才。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校;高等护理院校;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63-01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顺应时代主题要求,还响应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建设需求[1] 。但是少数民族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育对于选择教学对象、教学宗旨、教学目标和教师培养条件规格等诸多重要方面仍然具有特殊发展规律。如何正确坚持就业创新教育引领科技创业、创业教育带动创新就业,以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和就业政策支持保障机制为基本支撑,探索健全建立高效的就业创新驱动创业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路径,这是我国民族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最大和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和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切实有效提高我国民族高等学校护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因素。

1 相关知识的内涵建设

1.1民族地区高校指位于少数民族自治区或自治州的公立高等院校,主要定位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包括民族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机构,不包含成人教育和独立院校在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民族性",办学环境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2-3]。

1.2高等护理院校为全日制护理本科层次院校,学制均为4年[4]。

1.3创新教育就是学校旨在教育培养创业青年人的一种职业创新能力创业劳动意识、创新能力创业劳动思维、创新劳动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教育性和文化实践活动[5]。

1.4创业教育为了更好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新需要,学校和企业社会为积极培养提高大学生自身创业创新能力所组织进行的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创业教育[5]。

1.5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活动[5]。

2 现状分析

2.1国内现状

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上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开展的时间比较短,在实践层面,除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一些重点大学实行了以外,创新型和创业人才教育在许多高校并没有得到普及,也没有能够得到高的社会重视普及程度[6]。

2.2国外现状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实践层面,知名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6]。

3 影响因素:

3.1理念存在偏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曾面向全校学生作过一次问卷调查,对1.5万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创业?什么是高新创业人才教育?"。在每年回收的1.2万多份调查问卷中,80%的女大学生表示认为自己创业就是为了做生意,这样的创业理念与我们的创业初衷大相径庭[5]。

3.2课程内容浅显狭隘

我国的创业教育发展最开始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主,教材多引进西方国家院校,并直接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上。一开始的借鉴模仿是为了能让我国的创业教育脱离最初模糊建设的局面,我们不能总是走在美国的后面,亦步亦趋,完完全全照搬其发展套路,因为这会使我国的创业教育犹如无本之木,难以有深厚的根基 [7]。

3.3专业师资力置薄弱

师资力量是创业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我国在此方面明显存在问题。其一,创业教育大多被划分为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创业教育属于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几大误区之一,在有些学校的官网页面,创业教育被设置成就业指导中心網站页面的一个模块。

3.4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堂形式多以第一+第二课堂的方式展开为主。第一课堂一般是以教学老师式的授课方式为主,教学活动场所比较多的局限在第一课堂内,由需要讲课的教学老师将自己的基本知识能力储备直接灌输传授给其他学生,学生往往作为被动性的接受者,对于所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任何选择权。

3.5高校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内外部驱动力失衡。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即使相关政策接连出台,但高校创业教育也只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发展的很难,高校被动性的接收政策并机械性的执行,内因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这既导致了在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多数高校盲目模仿国外高校以及教育理念高度趋同的现象,也间接成为我国毕业生创业低的成功率原因之一。

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引领大学生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且可以开拓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前途和潜力。高等院校的学生有着较高水准的知识文化水平和素养,是受过系统教育的高素质群体。比起其他的同类社会群体,就业具有较大的职业发展潜力和力量。因此,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为挖掘大学生潜力提供一个新思路和新渠道,他们不仅可以学到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创业实践平台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方芹.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

[2] 余振碧.名族地区高校特色专业协同建设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 黎剑云.国际型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5.

[4] 张艳,陈长英,张倍倍,张慧颖,余自娟,王荣华.河南省高等院校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8,15(04):263-267.

[5] 孔文鑫.师范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6] 张一青.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7] 苏坤.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成效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11 -112.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