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
2019-10-21金叶
金叶
【摘 要】作为国内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的发病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进而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极大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应根据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的原则选取合适的降压药。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拮抗剂的典型代表。本文就缬沙坦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缬沙坦;药理作用;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047-01
缬沙坦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降压药,具有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本文就此药治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药动学特点
缬沙坦不用通过生物转化就能实现其药理学活性,口服后2h左右就能达到血药峰值浓度,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3%,稳态分布容积约为17L,血浆蛋白结合率較高,在85%~99%之间。它的分布相与消除相的平均半衰期分别是低于1h与9h,重复给药动力学无变化。一般剂量为80mg,qd,可根据需要增至160mg,qd。与食物同服吸收虽会减少46%,但降压效果不受影响,因此,空腹或吃饭时服用均可。由于在肝脏中代谢很少,轻中度肝损伤患者无需调节剂量。此药大多数以原形排泄,肾脏排泄30%,胆汁排泄70%。
2 作用机制
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中有一种极为关键的活性介质,即血管紧张素II。有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II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1]。缬沙坦可选择性地与AT1亚型结合,进而将AngII与AT1受体相结合的进程切断,对血管收缩产生抑制作用。缬沙坦对AT1受体介导的肾上腺对醛固酮的释放作用产生抑制,减少醛固酮的释放,达到降压目的。有研究证实,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缬沙坦的降压效果良好,并且对心率与心脏收缩功能无不良影响[2]。
3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理作用
3.1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
缬沙坦通过阻碍AngII与AT1受体相结合的活动,从而切断AngII诱导的交感神经兴奋、醛固酮释放、平滑肌收缩等生物学效应,达到降压的目的。外国文献资料认为,单用此药进行降压,有效率 保持在48.0%~55.0%左右,若与双氢克尿噻联用降压效果可明显提升,保持在56.0%~70.0%[3]。国内相关文献认为,缬沙坦的降压有效率在60.3%~86.8左右[4]。除了降压作用,缬沙坦对肾小球通透性能进行选择性改善。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来说,缬沙坦在保持肾小球滤过膜孔半径不变的基础上可持续降低尿蛋白水平,且不依赖于肾小球血液动力学变化。
3.2重构原发性高血压左室
就原发性高血压来说,RAS系统在其发生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球旁细胞主要分泌肾素,可促进血管紧张素(Ang)形成AngI,而AngI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转化为AngII。AngII属于RAS系统中重要的效应因子之一,通过AT1受体让小动脉平滑肌发生收缩,外周阻力随之增大。这也能刺激醛固酮与肾上腺素的分泌。另有研究认为AngII不仅仅是血管活性物质,也有类似生长因子的作用,利用AT1受体可促进心肌蛋白质原癌基因的表达,并能使心肌间成纤细胞增殖。同时,对胶原降解过程有较强的阻碍效果,从而起到重塑间质的作用[4]。可见,此药利用AngII受体高度选择性的特点,将AngII有效阻断,因此,可获得显著的降压效果,同时,也能使左室重构逆转。
3.3对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有关肽水平的影响
据相关研究证实,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比健康者来说更低。
通过对脊髓背根CGPR的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降压机制主要依赖于刺激CGRP的合成与释放[5]。这表明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过程中通过刺激CGRP的合成与释放活动发挥降压作用。有人对接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药物对血浆CGR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显著,并且能让血浆中CGRP水平大幅增高[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ACEI均有利于CGRP的合成与释放。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局部的AngII水平增高,该物质直接作用于CGRP神经的突触前位点,因此,对神经源性CGRP的释放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另有研究认为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均能有效清除AngII,因此,利于CGRP的合成与释放[2]。
4 不良反应
缬沙坦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程度轻微,呈一过性,通常无需中断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困倦、腹痛、恶心、咳嗽等,偶见转氨酶与血肌酐上升、高血钾症、血小板与白细胞减少。有研究显示,对两组高血压患者分别用缬沙坦与安慰剂治疗2~3个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5 缬沙坦使用的注意事项
妊娠中晚期患者服用缬沙坦可导致胎儿损伤或死亡。血管容积不够或低钠血症的患者服用缬沙坦可引起症状性低血压,因此,必须先纠正上述症状才能使用。肝功能不全者无需对剂量进行调整,但胆道梗塞者特别要慎用,因为对缬沙坦清除率较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使用缬沙坦时要严密观察血钾、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变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重度肾功能不全者应减少剂量。在与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化合物联用时要关注血小板等血细胞计数。若健康人过量服用此药后出现下列不良反应:心动过缓或过速,低血压,可通过催吐、洗胃或其它支持疗法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喻 旻.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分析[J].大家健康,2015,9(8):144-144.
[2] 何宝时.缬沙坦在人体的药物动力学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11):378-379.
[3] 龙世琼.缬沙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85-86.
[4] 李京鹤,陈 雯.缬沙坦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308-2309.
[5] 李凤英.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作用[J].黑龙江医学,2009,33(5):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