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9-10-21李炫柃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改革研究英语教学

李炫柃

摘 要: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要想更好的适应国际社会发展,做好各方面和国际的接轨,开展英语教育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往在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存在不足,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当前在教学中就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打破,基于此,本文就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英语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打下坚固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引入构建主义理论,能够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及改革,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的将该理念和教学改革进行融合,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1、构建主义定义

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论,其在国际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位置,对于国际教学改革发展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1]。皮亚杰在十九世纪提出了构建主义理论,在此基础上经过教育者的不断发展完善,慢慢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强调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脑海中自主建立出一个知识结构,让他们能够在特殊的情景中主动学习及建立知识体系,其有利于对学生的合作以及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2.1被动运输到主动建构转变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主动学习,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发展的需要,只会限制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实施主动构建式教学,这才满足社会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该教学模式不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学习,而是师生一起进行探讨及努力,在这一教学模式,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双方都有话语权,可以表述自己的观点,注重激發学生主观探索及表达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热情,先鼓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对教师授课比例进行降低,让学生和学生间深入的进行研讨,鼓励他们自主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主动构建教学模式的开展。比如,在绘本教学中,在进入文本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读图,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发挥想象力,对故事进行预设。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按顺序展示图片,让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他们看到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感情、地点、人物等方面给出一定的提示,再结合学生描述的内容进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全面运用现有的背景知识,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及语言积累,给之后的对话奠定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也体现出的学生的主体性。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听,更要重视读和写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写,多给他们提供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开展外语深层发展。

2.2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构建英语学习兴趣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发,构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改变他们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2.2.1教师要认真安排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材料通常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简短,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尽量把语言材料放到各种情景中,让学生除了可以学习这些知识之外,还可以在相应场合中进行应用。比如,在学习colours时,就有很多的颜色词汇,如,yellow、red、brown、orange、purple、pink等,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warming-up,教学生唱歌,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颜色有关的歌曲,并且把歌曲编上简单的动作,让学生一边唱歌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还自己编动作。教师要认真的安排教学内容,将课堂变成有声的舞台,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机会,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无法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地方,这让教师的教学难度提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运用,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可以重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2]。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比赛、音乐等方式,调动他们的求职欲望,还能够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变得有活力。例如,在学习“At the zoo”时,里面就有tall、fat、thin、long、big和small的词汇需要学习,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做动作,long就把手臂伸直,代表很长,short就可以把两只手臂的距离缩短,用来表示很短等,这样学生在学习完这些单词之后,教师只需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看到就可以说出相应的词汇,加深他们的记忆。

因为小学生思维有形象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多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学习“I have…”句型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物品进行句型练习,让他们更好的掌握这一知识。

2.3重视课堂内外教材,构建学习英语的情境

2.3.1创设多元化形式的听说情境

语言环境是学习一门外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小学生在语言环境上缺乏,所以,这就需要让他们多听,这是让他们获取英语知识以及纯正语音语调的重要渠道。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要注重双语教学,给学生创设良好的一样情境,带领学生进行听力练习,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教师还要尽力营造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应用学习过的语言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每周都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搜寻资料,在课堂上到讲台上使用英语演讲,在碰到语言知识问题时,教师就要及时的帮助,进而提升他们的语言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3.2构建课外学习英语的氛围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地方,而课外活动就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其能够对学生的听力、口语进行锻炼,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这对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水平,选择参与对应的英语课外兴趣小组,比如,教师选择一些有名的童话故事、歌曲等教学生演和唱,还可以组织英语角活动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学生的课外英语学习构建良好的氛围。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理论改革研究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依托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