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9-10-21高建国

锦绣·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高建国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我国近年来教育行业中研究的重要问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所以教师若想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对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些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科教学;应用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可以将平时的研究成果应用在平时的生活中,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实现学习目标,本文则主要对其进行了探讨。

1 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在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更是一门艺术。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其强调的就是在现实的问题场景中去“做”,去“尝试”,去“体验”,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在其中设置探究性的问题,使得学生对其产生求知欲,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被激发,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增强学习体验[1]。

(2)实践体验阶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都处在对立面,往往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是要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使其能真实感受到学习多带来的乐趣。在采用研究性学习这样教学方法的时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从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的课题,从而通过自主探究和亲身体验,对知识进行主动的获取,并在生活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补技能在活動者培养真正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还能学会合作共享,增强创新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3)表达交流

在研究性学习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他人提出问题并检验其是否正确,这样更利于找出其中错误的推理,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在研究性学习中表达交流其其中的灵魂所在,其中可以包括收集材料的渠道、观察方法的探讨以及思考推理方法等。而进行方法总结则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这也就是常说的“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鱼”。

2 总结

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可以知道在常规的教学中是老师带领学生走,而在研究性学习中是学生要求教师在创造,这样可以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葛军.研究性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5(05):64-65.

猜你喜欢

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