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颜”观色
2019-10-21刘莎
刘莎
摘 要:如何把握好色彩这种自然界与艺术领域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对学习艺术与设计的人来说是很关键,本文就如何在色彩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界色彩的观察与提取,用亲身体验的方式去感受色彩的方法。
关键词:色彩;观察;提取
一、概述
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里无处不充满着各种色彩,色彩这种从物体反射到我们的眼睛所引起的视觉心理感受不但能够让我们产生审美的愉悦感,而且它还是自然界与艺术领域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灵魂,它让我们产生视觉的舒适感,是作品中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从精神层面上赋予了作品决定性的调子,就犹如赋予了作品精神情感。
色彩作为艺术作品最有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感情世界。一般来说我们将丰富多彩的色彩分成有彩色与无彩色系两个大类,饱和度为零的颜色称之为无彩色系。色彩都具有色相、明度、纯度三个基本特性,在色彩学上也称之为色彩的三属性或者色彩的三大要素。色彩理论,在我们色彩技巧不熟练的时候它是最好的东西,而当我们的色彩理论有一定的熟练度时,则可以仅凭直觉判断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色彩方面的诸多问题。色彩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对色彩的判断与选择,比如当我们需要运用到红色时,脑海中立刻可以浮现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不同的红色,而不是只有寥寥几种红色,可想而知我们做出的色彩运用判断的准确率会更高。这种色彩驾驭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我们不懈的观察、提取与总结得来的,就是我们今天要涉及的察“颜”观色。
二、察“颜”观色
1、为什么要观察
根据目前国际通用的德国奥斯特瓦德色相环,它是一种以赫林的生理四原色黄、蓝、红、绿为基础,然后再将黄、蓝、红、绿四色分别放置在圆周的四个等分点上,成为两组互补色,接着再在两色中间依次增加橙、蓝绿、紫、黄绿四色相,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总共8个色相,最后将每一个色相再分为三个色相,成为了著名的24色相的基础色相环。色相环按顺时针的顺序依次为黄色、橙色、红色、紫色、蓝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24色相环是我们研究色彩的基础知识,它能够让我们对色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更加具有逻辑性的理论支撑,但是想要真正学习好色彩知识,仅凭观察各类色相环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所处的这些千变万化的色彩世界中,视觉可以感受到的色彩相当丰富,我们必须亲身去感受与观察才能够让色彩知识真正地被我们所掌握。还是以红色为例,当我们需要在作品中运用到某一种红色与其他色彩进行搭配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那些红色其实来源于我们对红色系实物的观察,并且对所观察到的所有红色进行人工收集、提取和分类,但是往往初学色彩的人总是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感觉自己收集、提取到的红色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样化,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没有深入而仔细的观察,对色彩的观察如果只停留在粗浅的表面,那么所得到的色彩种类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对自然界进行观察是我们学习色彩的第一步。
2、什么是观察
色彩是光从物体反射到我们的眼睛从而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活动,是我们知觉行为的高级形式,观察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感知过程,更重要的是观察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维活动,因此才具备高级感知的特点。我们现在所涉及的的色彩是从物理或者是化学意义上来说的,这些颜色可以通过颜料或者电脑软件来呈现,通过视觉和大脑感知产生对人类的艺术创作具有意义的内容。艺术教育面临解决的问题,一是增强学生的个人创造素质能力,二是教会他们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教会他们色彩的客观规律,并且从自然界学到一些东西加以补足个人的艺术修养。正如我们所说的艺术家分两种层面,一种是模仿者,一种是创造者,大多数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处于创造者的层面,那么正确的观察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3、如何观察
我们可以运用以点概面的观察方法进行。首先我们选定观察对象——“点”,这个观察对象点可以是一堵象征历史的石墙,可以是一片飘落的树叶,可以是一束五彩绚丽的光,可以是我们炙热的掌心,也可以是我们闭上双眼去感受的色彩。以象征着生命的树叶为例,我们首先要观察的不是单独的那一片树叶,而是要先纵观这棵树的生活环境,它是生长在校园里水池边,还是生长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之上的,它的生活环境会带给观察者不同的心境。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长时间全面的观察,比如观察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光线下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同一片树叶,它的色彩变化从最初象征生命萌芽的绿色系,转变为年轻活力的绿色系,再过度到成熟的绿色系,最后升华为充满泥土气息的色系。如果我们亲手把这些代表了生命周期的所有色彩都进行观察、提取与收集的话,应该色彩的总数量不低于百种,甚至上千种,将会是一个庞大的色彩系统。如果你觉得到这一步就可以结束自己的色彩观察了,那么你将会失去色彩的大片海洋。
然后我们应该把这些手工提取的色彩进行整理、分类,并且标注上带有情感的色彩名称,切记是带有情感的,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草绿”、“墨绿”等,而可以是“拥有灿烂”、“守护天真”、“柠檬初恋”、“暗蝶”……也可以将每种颜色对应一首诗词,方法不限,但是前提是必须有自己主动的思考与判断。我们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具有情感因素的,无论是一件绘画作品,或是雕塑作品,或是首饰作品,或是多媒体作品等,充沛的情感才可以让作品与观者之间灵魂互通。
我们在观察色彩的时候除了要观察大家常说的冷暖色调外,其实也必须重视色彩的轻重、软硬、前后等特征的观察。色彩的轻重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我们观察到的高明度色彩往往让人联想到天空中漂浮的云朵、袅袅轻烟、生机勃勃的朝霞等,会在人们脑海中形成轻柔、柔软、飘浮、升华、灵敏、虚无等感觉;而低明度的色彩则容易让观者联想到土地、砖石、铁块等物品,从而产生沉稳、下降、重量感等感觉。那么我们在观察一种物体的色彩时,对其轻重方面的联想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来我们对色彩的轻重感知识的在无形中便掌握了。除色彩的轻重感之外,色彩的软硬感也值得我们进行观察与学习。色彩的软硬与除了与它的明度有一定的关系外,色彩的纯度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观察到的明度越高的色彩视觉感受更软,明度越低的色彩感觉越硬,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有柔软感,比如我们在观察一个山竹的时候,就会发现果肉的颜色是高明度的,果壳的颜色是低明度与低纯度的,今后在运用这些色彩的时候就非常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不同的软硬感受。中等纯度的色彩也会呈现柔软感,这一类的色彩会让我们联想到一些动物的皮毛或者是一些毛呢织物等。高纯度的色彩和低纯度的色彩会呈现硬感,特别是明度低的低纯度色彩呈现的硬感更加明显。处于同一平面同一纬度的色彩也有着不同的前后关系,色彩在我们的视觉感知上有一个领域就是视错觉领域,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类视网膜上的成像有一定的前后关系,这些不同色相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在同一作品中则形成了色彩的前后关系。红色、橘色等光波长的色彩视觉感受比较近,蓝色、紫色等光波相对短的色在外侧成像,所以在同一距离的情况下,红色、橘色比较往前,蓝色、紫色就比较后退。经过我们的观察发现,暖色、高纯度、高艳度、高对比度、色彩集中等特征的色彩会往前冲;反之,那些冷色、低纯度、低艳度、面积较小、不够集中的色彩会往后退,我们经过自己亲身观察、分析、体会,才会真正了解色彩的前后关系,将这些细微的色彩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为今后的创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接下来运用我们所观察、提取的色彩按照色彩的轻重、软硬、前后等色彩特征,加上色彩的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等关系进行简单的主题色彩搭配,尽可能地采用多角度的主题进行呈现,比如:节日主题、家庭情感主题、日常生活主题、天气主题、食物主题等等,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提前存储下大量的色彩搭配信息。
三、结论
对色彩观察的所有成果进行正确的整理是成果的关键,不要将观察所得呈碎片化处理,建议大家将观察按照时间的顺序先进行分类处理,然后将其归类整理成册,活页为佳,便于随时可以补充察“颜”观色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色彩艺术》,[德]约翰内斯·伊顿著,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年6月;
[2]《劍桥年度主题讲座-色彩》,[英]利奥·豪厄、阿兰·韦恩编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
[3]《色彩的秘密语言》,[美]乔安·埃克斯塔特、阿莉尔·埃克斯塔特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