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顽童”形象的设置看中西儿童教育文学的异同

2019-10-21孔锐钢

写真地理 2019年17期
关键词:顽童异同比较

孔锐钢

摘要:“顽童”形象作为最受儿童喜爱、让儿童产生共鸣的儿童文学典型形象,被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和讨论。由于中西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 世界儿童小说中的“顽童”形象在伦理道德、个性自由、教育和娱乐功能等方面的承载也有所不同。以上这些对“顽童”形象的研究和看法都非常有道理和参考价值,但在我看来, 中西儿童小说中的顽童形象虽然在文化承载上有所不同,但其都体现着儿童的游戏精神;虽然常常以对抗社会、冲破束缚的形象出现,但顽童最终要长大,融入社会。

关键词:顽童;中西儿童教育文学;比较;异同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儿童自古以来就存在,但人类真正“发现儿童”始于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卢梭。卢梭明确指出,儿童是与大人不同的独自存在,具有自身的特殊价值,成人要“尊重儿童”。受卢梭的儿童观的影响,儿童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并逐渐繁荣壮大。儿童小说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体裁,塑造了不少经典的人物形象,而“顽童”形象,则是儿童小说中最常见、也最受儿童欢迎的典型人物形象。

“顽童”形象作为最受儿童喜爱、让儿童产生共鸣的儿童文学典型形象,被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和讨论。文学理论家刘绪源把它视为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之一,即“顽童的母题”。他认为“顽童的母题”从儿童自己的眼光出发,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里突破框架和拘束,充满奇思异想和放纵感,是儿童们最喜爱的,有一种“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顽童的母题”也是作家以儿童的身份来表达,表现的是儿童思维和情感,无拘无束地看待世界和事物,表达了儿童的生活理想和游戏精神。有些儿童小说中的顽童形象,例如《木偶奇遇记》里的小皮诺曹,则达到了教育与趣味的结合,让读者以欣赏顽童的心情高兴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有学者认为,由于中西文化、社会背景的不同,世界儿童小说中的“顽童”形象在伦理道德、个性自由、教育和娱乐功能等方面的承载也有所不同。以上这些对“顽童”形象的研究和看法都非常有道理和参考价值,但在我看来,中西儿童小说中的顽童形象虽然在文化承载上有所不同,但其都体现着儿童的游戏精神;虽然常常以对抗社会、冲破束缚的形象出现,但顽童最终要长大,融入社会。

在众多的儿童小说作品中,马克·吐温所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和中国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以说分别是西方、东方儿童小说中最精彩、最受儿童欢迎、最广为传播的的代表性“顽童”形象。他们虽然受文化、社会背景不同而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追求个性、打破束缚,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儿童的纯游戏精神,而且他们虽然经历不同,但都最终“长大”,或战胜恐惧坚持正义,或“修成正果”,融入社會。以下就主要以这两个作品为例来分析儿童小说中的“顽童”形象。

“顽童”也要成长,融入社会。人人都会长大,“顽童”也不可避免地会长大,融入社会。所以汤姆·索亚和小伙伴最终放弃“自由自在的海盗生活”从荒岛返回了小镇社会,他也最终战胜自己的恐惧和懦弱,在法庭勇敢地为无辜的波特作证,从最早的嬉乐胡闹到后来在山洞迷路时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到最后他和成人站在了一起,劝说哈克接受富有寡妇的收养。汤姆·索亚已经逐渐被改造,从一个顽童走向成人。孙悟空跟随唐僧西天取经,被套上金箍,不得不听从唐僧、菩萨的约束和教诲,一路历经磨难,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可谓象征着孙悟空已从一个无法无天、叛经离道的“顽童”改造成为被社会主流文化认可的功成名就的社会成人。的确,顽童终归是要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公民的,从汤姆·索亚和孙悟空的“顽童”形象蜕变、改造中,我们可以看出,“顽童”不可避免地长大、融入社会了。

儿童小说作品中“顽童”形象虽然具有以上共通性,但也会因中西文化差异而在伦理道德、价值观、教育与娱乐功能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汤姆·索亚和孙悟空这两个“顽童”形象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不同。

在伦理道德、价值观方面,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强调社会规范和秩序,强调群体的价值,忽视个体的利益;再加上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流传,我们便看到孙悟空戴上金箍后对师傅的被迫服从,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利益,而是为了“求去真经,度化国人,祈保大唐江山永固”的群体利益。所以孙悟空护送唐僧取得真经,算是修得正果,取得了成功。而西方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对其自身和现实生活的价值。所以汤姆·索亚追求的是个人名誉、财富和爱情的成功,他最终凭着机智、勇敢和正义赢得了声誉、获得了蓓姬的爱情,发现了宝藏,具有鲜明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实现的是个人价值意义上的成功。

还有两个“顽童”形象所受到的改造、和限制程度不同,从而其教育和娱乐功能也有所不同。西方文化尊重个性,汤姆几乎是在完全没有被束缚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勇敢机智、大胆探索达成圆满的结果。而中国传统文化相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打不成器”,孙悟空相比较则是处在相对严苛的“教育”系统下,被戴上金箍,被迫改造,身不由己,作品中也处处可见唐僧、菩萨及众神对孙悟空的说教。也正因为如此,孙悟空的这个顽童形象在娱乐儿童的同时摆脱不了严重的说教倾向;而汤姆·索亚这个顽童形象,说教的倾向则比较小,更多的是游戏和探险的奇趣所带来的娱乐功能。

所以说,儿童小说作品中“顽童”形象也会因其文化土壤的不同而萌发出差异,折射出不同的文化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也具备不同程度的教育和娱乐功能。

综上所述,儿童小说中的“顽童”形象,纵然会因文化背景差异而在伦理道德、教育和娱乐功能等方面的不同,但其都体现了儿童的游戏精神、不愿受社会束缚、向往自由的精神,并揭示了“顽童”也要长大,融入社会这一不可避免的事实。卢梭认为,“儿童代表着人的潜力的最完美的形式”,实际上每一个儿童原本都是“顽童”,我们每一个成人也曾经是“顽童”;如何让“顽童”在成长中充分发挥潜力,成为一个心智成熟、具备社会责任感、融入社会的社会公民,而又不失去其童年的完美、朴素、纯真和自由,是一个值得每一位儿童文学创作者、儿童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自强(2009).《儿童文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黄云生(1996).《儿童文学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梅子涵(2005).《阅读儿童文学》.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4]刘绪源(1995).《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猜你喜欢

顽童异同比较
A Loving Brother
孔子劝顽童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大陆和港澳台初中历史课标在中国文化史方面的异同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