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9-10-21邵长山
摘 要: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基础要素,各地政府机构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关注度随之提高。受土地价值差异化与人口素质等因素影响,土地管理改革进程明显后劲不足,二元化状态俨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相关要求,同时对土地利用工作展开起到了抑制作用;对此,加强现状分析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形势;土地管理;经济发展;新常态
引言
我国土地管理工作已经有着多年的经验,管理效率也获得了稳步的提升,但是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我国土地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消耗高,产出较低,不利于土地价值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要明确当前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强土地管理效率,使得土地管理能够真正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1新时期土地管理现状
1.1耕地面积下降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同时受城市化建设等因素影响,耕地面积持续降低,相比国外发达国家人均耕地面积仍有较大差距。
1.2形式化管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土地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受人力资源、交通、自然条件与信息化程度等因素影响,集约经营与土地规划等管理工作落实效果不尽理想。部分地区照抄其他地方的图纸,土地规划的可操作性随之降低;对此,农村土地管理具有明显的粗放式管理特征。在城市土地管理硬性规定下,城市土地规划效率随之提升,但周边城中村土地管理形式化,低效用地与闲置土地较为普遍,还需加强集约利用力度。
1.3资源与经济要素转换不足
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与废弃宅基地现象普及,土地流转与承包等制度缺乏灵活度。产区发展建设用地规模小,与地方产业发展要求严重不符,直接抑制了资源要素向经济要素的有效转换。
2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的问题
2.1城市土地集约经营利用重视程度不足
在城市土地规划过程中面临经济效益和新常态的冲突时,政府往往会优先选择土地应用的效益,忽略了土地应用的持久性和可行性。土地管理部门在实际土地应用的过程中忽略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很多工作人员也缺乏对土地集约利用知识以及土地管理知识的了解,往往局限于上行下效,集约利用以及规划管理的意识较差,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导致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冲突严重,难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2.2农村土地资源管理
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管理属于重点内容。实际工作过程常出现教育工作、管理工作、部署工作方面的问题。农民为土地直接管理人,在管理过程以农民自主管理为主,但是农民文化水平有限,村委会组织不完善,导致在土地管理环节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有所欠缺,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同时,农民对于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防灾意识等淡薄,不能将政府关于土地管理各项政策有效宣传,导致各种防灾政策落实不到位。此外,农民对耕地红线国策意识理解有限,导致对农田的保护措施缺乏,未能重视土地利用限制,难以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农村余地在整体利用方面缺乏规划,导致乡村建设以及土地使用规划等工作的衔接出现问题,开发过程未能科学管理征收过程,执行环节的告知、确认以及听证环节的规范性不足,影响农民利益。
3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对策
3.1明确土地管理工作的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有效的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需要明确当前土地资源的社会需求以及经济需求,并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合理选择土地利用的方式以及土地布局的空间。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获得最高的经济成效,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环境条件下的人口结构、经济形势、地理环境以及交通条件等各方面的因素展开深入的研究与调研,明确土地资源的最合理的运用方式。树立行之有效的土地资源管理目标,加强对土地资源应用的监督和管理,避免重复投入问题和不合理应用问题,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对原有耕地和林地的影响,对低效土地加强改造,并提高新增用地效益,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工作,确保土地资源的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时,避免土地资源应用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实现土地资源应用的绿色化和科学化。
3.2使用高效的管理措施
当前国家土地管理具体工作应结合经济发展实况,转变行政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耕地的补偿管理机制。通过跨区域对耕地指标进行调节,打造农田示范区域,强化土地的建设管理。对耕地等级、结构布局、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例如:使用“废地复垦”和“迁村腾地”等管理措施,促使“迁村建镇”具体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将整合、治理农村土地与城乡建设的土地使用增减情况挂钩。加大对城镇中各类低效用土地的开发力度,促使不同区域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农业形成集中产业化、工业集中规模化,将各类闲置土地资源盘活,释放出更多应用于经济建设当中的土地资源。
3.3制定出科学的土地管理评价体系
在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存在土地资源不足和建设需求量大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可按照土地所属区域的不同,对土地总量合理控制。对地区发展以及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等过程的土地管理工作加以落实,強化项目建设过程用地规划、项目审批等环节的平衡管理。科学控制建设用地量,制定出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对土地资源展开合理评价。例如:项目规划之前,组织专业评审人员,按照项目选址、土地使用、投资规模、经济与生态等效益展开综合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对项目立项、土地审批等工作合理性进行评估,增强产业规划、项目审批、土地规划等环节的规划与管理,合理控制项目建设过程土地使用、建筑密度以及投资总量,提升土地管理水平。中东经济开发区存在项目建设需求大、土地资源少的矛盾,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国家一级控制土地总量,并做好区域开发和主要项目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建设批准与土地规划平衡,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于某些项目,必须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对土地位置、利用率、投资数量、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评估,决定是否将评估结果结合起来构建项目或场地,加强行业、项目、计划等内容的管理和计划,并根据相应的计划控制项目建筑密度和总投资。
3.4加强耕地保护
采取多措并举方式加强耕地保护,首先完善各项制度规定,做到赏罚分明的同时,通过征收农业税与发放粮补贴、耕地保护补偿费等措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政府应当转变职责理念,落实各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实现耕地保护权责利一体。加大利益调节监督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耕地保护的统筹推进。其次加强改革创新。实现耕地保护质控管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确保耕地保护成效。再次加强耕地保护信息化建设,发展智慧农业。利用大数据与无线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远程诊断与灾变预警、可视化等数字化管理,确保产量与耕地效益。最后结合土地经济与农业经济,实现共赢发展格局。提高粮食交易价格,给予资金技术支持,利用政策优势强化经济效益与保护耕地的关联度,以此提高农民耕地保护的自主性[2-3]。
3.5集约化土地利用
实现集中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和生产率,实现建设和生态保护地等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集中管理,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市场的有效配置,应采取行政和市場的多种手段,使利润最大化。此外,通过政策和规划等手段增加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调节,以满足每个用户的利用要求。代替土地税,提高土地转让金制度的优化和执行力,将土地转让金缴纳财产税,同时每年向政府缴纳,作为政府税源。采取这种措施,房价就会稳定,土地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也就可以了。以此为基础,建立土地信托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尽快完善产权交易和经营权交易等市场,加快土地流通,推动集约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保护耕地,节约土地。在土地利用规划修改的基础上,实行分配报告和建设项目土地预审等制度,有效提高行政效率,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土地。整顿市场秩序,同时加强相关行政部门人员的培训教育,充分掌握系统规定的工作技能,摆脱现有的工作思想和方式,依靠当前的经济建设需求,为市场经济发展开辟绿色渠道。任何建设项目需要计划调整,必须在预审阶段完成调整,将土地使用费用和土地征收费用纳入项目预算中,同时国土资源管理部必须积极参与项目预审程序,以确保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进行探究,指出新形势下土地管理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土地管理的价值与作用,通过完善高效的土地管理政策与方针,协调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蒲勇.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11.
[2]侯朝炜.新形势下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新常态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9(04):114-115+117.
[3]孙艳秋,刘晓东.强化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J].吉林农业,2018(23):60.
[4]高彩霞.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11):22.
[5]曾军.实现可持续土地管理战略的具体措施探讨[J].居舍,2018(29):170.
[6]朱世君.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及问题分析[J].乡村科技,2018(25):60-61.
[7]刘辉.浅谈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地球,2018(09):80.
[8]魏佳.新时期下土地资源管理现存问题和解决措施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8(25):12-13.
作者简介:
邵长山,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