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新旧气候平均值比较及对气候评价的影响
2019-10-21张雁飞
张雁飞
摘要 利用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区)的8个气象站1971—2010年气温、降水、平均风速和日照资料,对比了1981—2010年(新)和1971—2000 年(旧)30 年平均值的变化。最后简述了30 年气候平均值的变化对气候评价的影响。
关键词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大风日数;气候评价;巴彦淖尔
中图分类号:P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3-078-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3.032
气候学家认为,观察气候变化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少需要考察30年的气象要素平均值的变化,这是世界气象组织(WMO)确定的、气候变化科学家所遵循的一个时间尺度,能对气候变化发生的情况进行统一比较。按照WMO的规定,取某气象要素的最近3个整年代的平均值或统计值作为该要素的气候平均值,即每隔10 年需对气候平均值进行1次更新。10年是对气候变化进行有效评估的基本时段。国际气象组织新报告表明,1971—2010年全球显著变暖,特别是最近2个10年的气温升幅前所未有。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上升正在改变全球气候,并给环境等带来深远影响。因此近10年的气温变化较21世纪70年代的10年气温变化是异常显著的。
巴彦淖尔市目前使用1981—2010年(以下称新30年)的气候平均值,代替了2011年之前使用的1971—2000年(以下称旧30年)的气候平均值。基于此,文中对比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巴彦淖尔市新、旧气候平均值的差异及其给气候评估带来的影响。
1气温的变化
1.1年气温
巴彦淖尔市年平均气温上升0.6℃,表明21世纪以来气温较20世纪70年代明显偏高。全市8个旗县区气温新30年平均值均高于旧30年,五原和乌前旗升幅最大(0.7℃),杭锦后旗和海力素升幅最小(0.4℃)。新30年气温平均值的升高导致气温距平下降,从而导致旧30年平均值的偏暖年的数量、偏暖程度均发生了变化。
1.2季气温
从表1可以看出巴彦淖尔市四季平均气温新30年均值均高于旧30年均值,表明季平均温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春季平均升温幅度最大(0.6℃),其他3个季节升幅均为0.5℃。具体8个站点中以五原县春季气温升幅最大(0.8℃),海力素冬季和杭后夏季升幅最小(0.2℃)。大部分站点各季节升温普遍在0.5~0.7℃之间。
2降水量变化
2.1年降水量
巴彦淖尔市8个旗(县、区)年降水量平均增加了3.3 mm,表明21世纪以来年降水量较20世纪70年代略有增加。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和东南部降水量增加较为明显,增幅6.0~7.3 mm,东北部的乌中旗降水量略有减少,量级-1.2 mm。
2.2季降水量
从表2可以看出,巴彦淖尔市8个旗(县、区)冬、春和秋季降水量均为增加,增加幅度0.6~4.2 mm,夏季降水量减少3.1 mm。春季降水量增幅最大在大佘太,达8.2 mm;夏季降水量仅乌前旗增加0.5 mm,其他各站减少0.5~8.9 mm,以乌中旗减少幅度最大;秋季降水量乌前旗和大佘太减少1.3和0.3 mm,其他各站增加0.4~2.3 mm;冬季仅磴口减少0.3 mm,其他各站增加0.4~1.4 mm。
3日照時数的变化
3.1年日照时数
巴彦淖尔市年日照时数只有磴口为增加,增幅27.3 h,其他7个旗县区均为减少,减少幅度1.3~109.9 h,以西北部的海力素减少幅度最大。
3.2季日照时数
从表3可以看出,四季平均日照时数均为减少,且冬季减少幅度最大,为14.5 h,夏季减少幅度最小,为4.1 h。8个站中仅磴口春夏秋冬均为增加,有5个站四季均为减少,杭后冬春季略增加,夏秋季为减少;大佘太夏季增加4.5 h,冬、春、秋季减少8.9~16.2 h。
4对气候评价的影响
气候平均值的替换,会对气候影响评价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巴彦淖尔市年平均气温在采用旧30年平均值时,从建站到1986年基本为冷段,从1987年开始气温逐渐变暖,且持续至2016年(图1)。但采用新平均值后,规律发生了变化,气温变暖从1997年开始,持续至2011年,2012年略降,之后继续升温(图2)。由于新旧年平均气温相差0.5℃,因此距平值的大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巴彦淖尔市自1997年连续20年平均气温偏高的结论也因新平均值的替换而不成立。
5小结
巴彦淖尔市新30年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均升高明显;年降水量虽略有增加,但呈现出夏季减少,其他3个季节增加,且春季增加明显的趋势,尤其大佘太春季降水量增加了34%;巴彦淖尔市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明显减少,只有磴口四季平均日照时数为小幅增加。
由于新30年平均值的使用,会对气候评价业务产生一定影响:巴彦淖尔市气温距平下降,偏暖年呈减少趋势;降水季节变化差异增大;日照距平呈现上升趋势,日照偏多年份增加。
参考文献
[1] 王永光.多年平均值的改变对中国气候业务的影响[J].气象,2002,28(8):41-43. [2] 贾利芳.1981—2010 年大同市气候平均值的变化及对气候评价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17):245-246.
[3] 王劲廷,马振峰,杨小波,等.新旧气候平均值的差异及其对西南气候业务的影响[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4(1):46-50.
[4] 陈静,万雪丽,刘益兰.两个30 年气候平均值的差异及其对气候业务的影响[J].贵州气象,2004(COO):36-39.
[5] 孙爽,高原,裴宇航,等.黑龙江省1981—2010年气候平均值的变化及对气候评价的影响[J].黑龙江气象,2014(2):2-4.
[6] 李金田.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气候资源与区划[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