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县1998—2018年夏季暴雨特征分析
2019-10-21董艳艳
董艳艳
摘要 利用建昌县国家基本站1998—2018年6—8月降水量和暴雨出现日数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及对比分析,对建昌县夏季降水量、暴雨量、暴雨出现日数、暴雨预警发布等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夏季降水量较历年偏多,出现2次暴雨,1998—2017年建昌县夏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夏季暴雨量和降水总量波动频率基本一致,夏季暴雨量偏多的年份降水总量也偏多。2015—2018年年均发布暴雨预警信号25次,7月发布预警信号最多,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最多。
关键词降水量;暴雨;暴雨出现日数;预警信号
中图分类号:P458.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3-057-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3.022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部,葫芦岛市西北部,地处中纬度,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雨量比较集中,是暴雨多发时段。暴雨有局地性强,突发性明显,降水时段短而且集中等特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矿区塌陷等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内涝与低洼地区农田渍涝等次生灾害,给建昌县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暴雨是我国夏季频发的灾害性天气,暴雨的预报是我国天气预报的重点。我国有气象学者对暴雨进行了系统研究,如陶诗言[1]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热力条件、机理方面的问题;张继权等[2]利用东北地区1950—1990年洪涝灾害的相关资料, 统计分析了东北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特點和分布规律;卢娟等[3]从1961—2002年辽宁极端降水事件分析中结合辽宁地区情况分别统计了近42年51个台站的年降水量、年降水日数、年平均降水强度、年暴雨日数、年大暴雨日数等气候特征和极端情况。笔者利用建昌县国家基本站1998—2018年6—8月降水量和暴雨出现日数的观测资料,对建昌县夏季降水量、暴雨量、暴雨出现日数、暴雨预警发布等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12018年夏季暴雨实况分析
2018年6—8月降水量456.9 mm,较历年(1998—2017年)偏多71.7 mm。夏季日降水量超过50 mm的降水出现2次,主要受10号台风“安比”和低空切变线影响,主要降水时段为7月24日00:00—22:00和25日06:00至26日03:00,2次过程全县平均降水量124.4 mm。其中,建昌国家基本站降水量153.7 mm,最大降水量巴什罕乡198.6 mm。
2次连续的暴雨过程,造成建昌县28个乡镇全部受灾,共紧急转移人口869户、2 245人。造成农作物受灾8 829 hm2,农作物绝收186.5 hm2;供电中断7条次,通讯中断1条次;毁坏护岸33处,机电井10眼,塘坝3座;造成地质灾害1处,位置在素珠营子乡,小莽挡坝村山体脱落;毁坏道路211处,其中省道2处、103 m;乡村道路209处、38 652 m,桥涵32处。
21998—2017年夏季暴雨特征
2.1夏季降水量变化特征
1998—2017年建昌县夏季平均降水量为385.2 mm,降水量最小为222.7 mm,出现在2014年,降水量最多为622.8 mm,出现在2012年,相差400.1 mm。建昌县夏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1998—2003年,夏季降水量波动较为剧烈,2004—2009年,降水量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2009—2012年,降水量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2012—2017年夏季降水量又呈现波动较为剧烈情况。2001、2012和2016年是夏季降水量异常偏多年,较平均降水量偏多50%~60%,1999年和2014年是夏季降水量异常偏少年,较平均降水量偏少30%~40%。
2.2夏季暴雨变化特征
夏季平均暴雨量占夏季降水总量的33%,暴雨量占比最多年份是2016年,占比59%。 从图1可以看出,1998—2017年夏季暴雨量和降水总量波动频率基本一致,仅2004—2007年波动频率相反。夏季暴雨量偏多的年份降水总量也偏多,夏季降水量偏少的年份基本无暴雨发生。从图2可以看出,1998—2017年建昌县夏季暴雨出现日数共34 d,其中 6月有6 d、7月有16 d、8月有12 d。7月出现暴雨日数最多。7月下旬和8月上旬暴雨出现日数分别是6和7 d,共占总暴雨日数的38%。从图2还可以看出,1998—2017年建昌县夏季无连续3个月出现日降水量超过50 mm年,出现暴雨次数最多年为2012年,夏季降水总量也最多。
32015—2018年暴雨预警发布情况
2015—2018年年均发布暴雨预警信号25次,年均发布暴雨黄色预警2.75次,暴雨橙色预警19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次。从表1可以看出,2015—2018 年7月发布预警信号最多,占比53%,6月发布预警信号最少,占比20%,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最多,占比76%,黄色预警信号和红色预警信号相差1次,分别占比11%、12%。
4暴雨预报和服务
根据MICAPS资料、辽宁省气象台和葫芦岛市气象台的预报结论,制作发布暴雨天气预报,并以“重要天气报告”形式发布决策服务材料,报送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政府应急办、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等相关部门。同时通过大喇叭和手机短信发布暴雨天气预报。暴雨期间密切监测降雨变化,利用建昌县自制的县级气象预警快捷制作与雨情统计绘图平台,每30 min或者每1 h发布一次雨情信息,同时快速转发预警信号。
5暴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山洪灾害,会冲毁和掩埋农作物;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易使作物受害减产;多雨导致的低温寡照天气也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容易引发病虫害。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河流泛滥,不仅会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会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6结论
(1)2018年夏季降水量较历年(1998—2017年)偏多71.7 mm。日降水量超过50 mm的降水出现2次,造成建昌县28个乡镇全部受灾,共紧急转移人口869户、2 245人。
(2)1998—2017年建昌县夏季降水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降水量最小出现在2014年,降水量最多出现在2012年;夏季暴雨量和降水总量波动频率基本一致,只有2004—2007年波动频率相反,夏季暴雨量偏多的年份也是2012年,7月是暴雨日数出现最多月。
(3)暴雨是建昌县夏季出现频率较高的气象灾害之一,2015—2018年年均发布暴雨预警信号25次,7月发布预警信号最多,占比53%,橙色预警信号发布最多,占比76%。
(4)暴雨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矿区塌陷等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内涝与低洼地区农田渍涝等次生灾害,因此准确预报暴雨过程,做好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暴雨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 张继权,张会,韩俊山.东北地区建国以来洪涝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8(1):126-130.
[3] 卢娟,孟莹,潘静,等.近42年辽宁极端降水事件分析[J].辽宁气象,2004(4):8-9.
责任编辑:郑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