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黑斑病发生影响因素及有效防治
2019-10-21刘心心
刘心心
摘要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2团2连近4年枣园田间湿度、不同修剪方式、不同品种等与黑斑病发生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果园田间湿度是引发红枣黑斑病的主要因素;红枣品种不同,黑斑病發病率也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骏枣极易感染黑斑病,其次是灰枣,金昌发病率较轻。
关键词红枣;黑斑病;影响因素;有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3-022-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3.009
红枣黑斑病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病害,随着新疆红枣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之气候异常、管理滞后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红枣黑斑病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红枣产量损失在20%~30%,发病严重时的减产率高达50%~70%。基于此,笔者以试验的方式了解红枣黑斑病发生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黑斑病有效防治对策,以提升红枣产量和品质。
1研究方法
主要于2013—201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2团2连枣园红枣成熟期对红枣黑斑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对所调查枣园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点,每点选择5棵枣树,统计每颗枣树总挂果量、病果量,黑斑病病害发生率=5个点病果数总和/5个点挂果数总和。
2红枣黑斑病发生影响因素
2.1气候与红枣黑斑病发生的关系
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对红枣黑斑病的发生影响最为明显。2013年10月的降水量为15.9 mm,田间湿度达到了95%,白天高温,昼夜温差大,红枣黑斑病发病率最高;其次是2016年,虽然降水量最大,但是田间湿度、白天温度、昼夜温差低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的降水量最小,田间湿度、白天温度和昼夜温差都相对较低,红枣黑斑病发病相对较轻。由此不难看出,红枣黑斑病的出现同当年降水量、田间相对湿度和昼夜温差都有一定的相关性。
2.2不同修剪模式与红枣黑斑病发生的关系
对红枣采用脱落性枣吊挂果和二次枝枣吊挂果修剪方式,发现前者红枣黑斑病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后者,两者间红枣黑斑病差异十分明显(表1)。
2.3不同栽培模式与红枣黑斑病发生的关系
由表2可知,枣园株行距间的配置不同,红枣黑斑病的发病率也有很大的差异,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红枣出现黑斑病的概率加大。
2.4不同红枣品种黑斑病发生情况
在外界气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红枣种植株行距均选择1.0 m×1.5 m,且均在7月底到8月初浇灌最后一次水。调查发现,在外界气候条件一定时,灰枣、骏枣、金昌3种不同红枣在成熟期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骏枣发病率最高,平均发病率为14.8%,其次是灰枣,平均发病率为1.5%,金昌发病率最轻,只有0.6%。
2.5其他影响因素
在气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密植枣园的通风性和透光性能相对较差,8—9月枣园的露水较重,红枣黑斑病发病较为严重;胶性土壤黑斑病发病率要高于沙性土壤,若对胶性土壤采取早停水、旋耕松土的方式,此时黑斑病发病率相对较轻。
3红枣黑斑病的有效防治
在防治红枣黑斑病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方针,将农业管理措施与药剂防治进行结合。
3.1农业管理措施
3.1.1做好清园管理在采摘红枣后,及时做好清园工作,将枯枝落叶、落地果、病腐果等从果园内清除干净,并开展集中烧毁工作。做好春季枣园修剪和刮老树皮等,将病虫害寄生场所彻底清除。
3.1.2加强水肥管理在枣园内适当增施有机肥量,培肥地力,不断提升枣树的长势,增强枣树自身的抗病能力。在采摘红枣到萌芽前这段时间,施加腐熟基肥,在开花前期和红枣幼果期应做好追肥工作,将有机肥作为基肥,追肥时适当增加钾肥和磷肥量,降低氮肥的使用量。红枣生育过程中,灌水次数不能超过8次,应将全年的灌水量控制在4 500 m3/hm2,调控枣园停水时间。若枣园是黏性土壤,停水时间选择在8月15日,沙壤土枣园则选择在8月20日前停水。
3.2化学防治
将早春预防和发病初期防治进行结合,在枣树萌芽前和红枣采收后,各喷1次80%硫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和3~5波美度石硫合剂;枣树发芽后喷施1次0.3波美度石硫合剂。若枣园在抽枝展叶期出现叶斑病症状,应喷施治疗剂,每间隔10~15 d喷洒1次药剂,连续喷洒2~3次为宜;枣树花期停止用药;在枣树白熟期将保护性与治疗性杀菌剂结合使用;10月份应保证枣园湿度适宜,在降水天气结束后可以在果实上喷洒保护性和治疗性杀菌剂。
参考文献
[1] 王兰,冯宏祖,熊仁次,等. 新疆红枣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对策[J]. 中国植保导刊, 2014 (6):73-74.
[2] 徐兵强,宋博,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等. 红枣黑斑病发生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病虫害绿色防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6.
责任编辑:郑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