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再思考

2019-10-21向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向芳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改革的高频用词,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我们在学科教学活动中也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培养学生政治素养的有效路径,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要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给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本研究以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作为立足点,分析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希望研究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

引言:

为响应新课改号召,高中政治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学活动要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着眼于高中生发展需求,引领高中生认识社会、融人社会。但是实际教学环节中,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上述问题需要引起广大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一、关注时事,培养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理性认同,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他素养的内在灵魂和共同标识”。时政政治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高中政治学习中,学生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政治认同素养,深刻领会国家大政方针,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生活发生的可喜变化,坚定跟随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发展路线。在《民族精神》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素材,创设了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长征最后能取得胜利的原因,从而引出长征精神,进而分析弘扬民族精神有什么意义,在思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我党领导人民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培养政治认同素养。

二、组织生活化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法制意识培养是高中政治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使學生在教学问题探讨过程中逐步具有科学的法律意识”。在讲到《政治权力需要监督》这部分内容时,我以国家贫困县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股长李华波贪污案为例,李华波在任职期间共计贪污公款9400万,案发后逃往新加坡,如今已遣送回国。在学生们的惊讶与诧异中我们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政府权力为什么必须依法行使?若你是李华波会如何用好自己的权力?政府权力为何需要接受监督?提问后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进行合作,具体包括思考问题、搜集材料、联系教材、课堂呈现和讲解等,这些内容由学生自己分工,给他们5到10分钟的时间完成。然后组长整理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选择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结果汇报。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可以得到锻炼,对法制社会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提升学生对法律威严的认识,这对于他们的法制意识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三、寓教于例,培养学生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不仅指自然科学学习中应体现的求真务实思想,也指坚持真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养成旨在使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为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关注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科学精神作为指导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例如,在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时,我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发学生的热议和讨论,如公车让座,新闻屡次报道,我首先搜集了公车让座近几年来引起社会议论的相关报道,并就这些事件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而这一美德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已经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最终指引学生从中华文化的传承角度分析个人行为,引导学生理性对待这一生活现象。此外,我还就这一事件进行了延伸,对比了我国与国外帮助他人的不同,在中国我们有着“助人为乐”的说法,而在国外讲究人人平等,若贸然出手帮助他人,部分时候被认为是贬低和蔑视行为。通过这些公车让座事件的探讨和延伸,学生掌握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理性认识文化差异,养成理性思维。

四、立足社会生活,渗透公共参与素养培育

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培养需要一个持续性过程,以各类实践活动为依托,在实践中领悟公共参与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自我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政治生活》模块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学会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要使学生能够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并养成公共参与素养,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创设参与情景,组织学生模拟情景活动。如可以模拟人大代表的选举,让学生在实际模拟中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与作用。还可以模拟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把身边的热点问题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小组展开讨论,寻找良策。还可以组织社会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公共事务的成因、意义或危害,从而提出建议,撰写调查报告。这不仅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治学科是高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政治素养培养具有积极意义,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明确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忽视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造成课程教学有效性不足,导致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不理想。这就要求作为现代教学工作者的我们,能够积极认识传统政治教学的不足,掌握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技巧,为高效课堂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朱明光,张桂辉.关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22(01):115-116,118-119.

[3]罗燕芬,刘丽奇.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J].教育导刊,2013,1(05):1206-1207,1209-1210.

[4]韩振,张慧丽.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0(03):305-306,308-30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大思政教育”理念的高职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社交网络平台在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