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途径思考

2019-10-21陈强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教学途径小学美术

陈强

摘要:如今,美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美术,是美学的重要基础,对美学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从小培养,是人们的审美情趣建立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对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学途径进行研究探讨,希望本文的论述可以给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途径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启蒙时期,在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同时,审美情趣的培养,需要经历漫长学习并逐步建立,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和多想,让学生慢慢学会欣赏、感受、体验并创造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小学阶段开展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了解美术的关键阶段。如果能够在这一时期让学生接触到美术学习,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建立培养有极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以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为支撑,能够很好地建立学生对美的兴趣和认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成长。

如今,新课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有一定的渗透,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已经不只是学科那么简单,而是一门技能,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美术的学习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美术学习,学会更好的欣赏、感受生活中的美,在认知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进而创造美,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与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性。

二、小学美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教學方法与途径

(一)重视学生艺术灵感的挖掘和艺术嗅觉的培养

灵感,也可以理解为直觉,在美术学习方面,灵感的作用可谓十分重要。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和表达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无法将内心的情感用合适的语言来进行表述。但是,其行为和美术作品中却可以明确感受到学生的真实情感。对小学生来讲,其美术作品中逻辑和理性的成分几乎不存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学生的直觉,来源于学生的内心。这不仅仅是因为技术能力的不足导致的,也是学生的自我中心思维作用和影响的结果,他们的作品虽然幼稚,但却是最真实的。所以,在小学阶段,应该大力支持学生的美术绘画,逐渐培养学生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嗅觉。

(二)教会学生用心倾听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成年人,在美的欣赏和感受时都需要用心去倾听,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加深人地感受到美的存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进行意见和看法的交流,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的方式对美术知识与相关技能的提升非常有效。

如今,很多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和父母的宠爱,学生的个性意识普遍较强,年龄越小,表现得也越明显,有些学生甚至自以为是,不懂得理解与尊重别人,这也导致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交流倾听变得十分困难,不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与实际成长。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倾听每一位同学对作品不一样的认识,通过用心倾听他人的想法,可以丰富学生对美的认知,对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建立培养也有很好的帮助。

(三)在审美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同时,美和情感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源于生活中的美。所以,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应该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适当的举办和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例如一些富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迎新年”绘画比赛、“我爱祖国”绘画展览、“春节文化"剪纸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特色美术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加工制作工艺品,送给亲友或者用于生活装饰,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享受喜悦。

(四)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不仅要教学生绘画,还应该让学生学会欣赏,在美术课堂进行审美教学也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学生欣赏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和欣赏,例如对《蒙娜丽莎的微笑》、《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等美术作品进行欣赏,逐渐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利用创新思维促进审美情趣的培养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和思路的创新,避免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内心存在负担与压力,尽可能让学生保持心情的轻松愉悦,能够精神饱满、全身心投人到美术课堂学习中。这样一来,学生在作品的理解欣赏时也能够更加积极,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灵感,有利于学生对美的更好体验和深人了解,促进审美情趣的实际培养。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是学生接触、了解美的重要时期,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重视学生艺术灵感的发掘,让学生学会用心倾听感受美的存在,并利用创新思维,让学生多角度思考,逐渐建立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孙兰娟.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水平[J].美术教育研究,2017(18):170.

[2]吕佳.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210.

[3]周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172.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教学途径小学美术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