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及对运动功能评分影响分析
2019-10-21吴学良
吴学良
【摘 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药物在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5月,将82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17%、95.12%(P<0.05)。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状态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依达拉奉;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076-01
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多发病,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通常是由于脑血管病变以及皮质下蛋白脑病等因素导致的一类以类似帕金森综合征的病症。一旦患病若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极易让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丧失生活能力,以至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以往,在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时,多采用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进行治疗,虽然起到了有效的效果,然而效果却不佳。据相关文献显示[1],采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为更好的表述依达拉奉药物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以我院近两年期间收治的82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为对象,说明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9年5月,将82例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9例、12例,年龄42—73岁,平均(57.5±2.4)岁;观察組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14例,年龄44—73岁,平均(58.5±2.6)岁,一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美多巴(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98;规格:125mg;剂型:片剂)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25mg,一天四次;克瑞帕(DOPPEL FARMACEUTICI S.r.l.;注册证号 H20171130;规格:20mg;剂型:片剂)治疗,用法用量:每次20mg,一天两次;阿司匹林肠溶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2423;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1022423;规格:25mg;剂型:片剂)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0mg,一天一次,连续治疗20天。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3191;规格 20ml:30mg;剂型:注射剂)治疗,用法用量:将30mg依达拉奉注射剂添加到100ml0.9%的氯化钠溶液中,采取静脉滴注,在静脉滴注时应在半小时内完成滴注,一天两次,连续治疗20天。
1.3统计学方法
SPSS 21.0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名义变量资料、定量资料分别经(%)表示,行X2检验、经( )表示,行t检验;存在差异(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17%、95.12%(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评分
3 讨论
近些年,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使得老龄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同时也导致患有帕金森综合的人数呈现上升趋势,以至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属于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黑质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临床多表现为肌强直、面容刻板以及无震颤等症状[2]。当前由于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认识依然尚不一致,然而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环境以及年龄等存在着密切关系。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极易发生认知障碍,严重者会丧失生活能力,至于与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3]。因此采取积极的治疗尤为重要。依达拉奉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脑保护剂,其有效成分N-乙酰门冬氨酸,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起到了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4]。通过将依达拉奉药物应用于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不但能够起到抑制脂质的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预防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血流,改善微循环,从而逐步恢复了脑损伤组织,提高了临床效果[5]。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17%、95.12%(P<0.05)。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以及精神状态评分差异显著(P<0.05)。说明将依达拉奉药物应用于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有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李立群,张嘉宾,王红阳,等.依达拉奉对重叠综合征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8(11):74-76.
[2] 刘暖林,石波,陈碧霞,等.依达拉奉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26(4):398-401.
[3] 王涛,于路,郭道骝,等.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26(7):41-46.
[4] 程泽君,王文科,邱志宏,等.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8):1568-1571.
[5] 焦琳娜,郭艺华.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10):1237-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