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出血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2019-10-21历雯雯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历雯雯

【摘  要】目的: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探析阿替普酶溶栓的临床疗效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本文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临床确诊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样本资料收录在2018年8月-2019年9月,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阿替普酶溶栓),每组患者的病例数为31例,分析指标数据为临床治疗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最终的对比研究结论中,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数值明显更高(P<0.05)。而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数值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呈现为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落实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且不易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阿替普酶溶栓;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出血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069-01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危急的特点,发病部位在患者的脑组织中,在血液循环障碍的影响下,导致脑组织缺乏血液、氧气的支持,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及時的治疗。临床上以溶栓治疗作为最首要的方法,溶栓治疗有助于将患者的闭塞血管再循环,改善患者脑区域的缺血情况,从而为患者的脑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1]。阿替普酶作为溶栓药物的一种,现已广泛的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本文通过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析阿替普酶溶栓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最终收集的资料数据以如下报道呈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样本为我院在2018年8月-2019年9月抽选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且治疗依从性较高,排除精神异常、凝血以及重大脏器官障碍的患者。将患者依据治疗路径分为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资料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呈现出P>0.05,符合临床医学实验的对比要求。资料数据:实验组男性与女性分别18例、13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7例、14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5.18±3.77)岁、(55.21±3.82)岁。

1.2方法

对照组与实验组均落实常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降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实验组在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选用德国柏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的阿替普酶(国家准字号:S20110051)进行治疗,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治疗指南中规定的最大剂量不得超过90毫克,具体治疗方式如下。首先选择静脉推注的方式,将10%剂量的阿替普酶输入到患者的机体中,剩下的剂量改为静脉滴注的方式,具体的滴注时间在1小时,在溶栓治疗的24小时,不给予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康栓治疗[2]。

1.3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与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牙龈出血)等指标,在判定患者的疗效时,显效为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有效为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无效:患者的语言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生活自理,甚至病情恶化。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19进行本文的数据处理工作,所有指标数据在临床均显示出计数资料,检验形式:卡方,结果表现形式:百分比,在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中是否存在差异时,将P值(临界值:0.05)作为判断依据,两组之间存在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

2.2两组患者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出现2例牙龈出血、1例颅内出血,对照组患者没有发生出血现象,虽然实验组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是最终显示的P值不具有差异性(P>0.05)。

3 结果

急性脑梗死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急,治疗不及时,极易使患者出现死亡以及致残的风险,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脑动脉管腔闭塞造成的脑组织供血不足,使得脑细胞坏死,基于之一诱病因素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提高患者脑组织血液循环功能,改善脑组织损伤程度,从而使患者快速恢复到健康状态,这就使得溶栓治疗成为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

阿替普酶属于第三代溶栓药物,作用在血栓表面上,可以将纤溶酶原、纤维蛋白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使得患者的血栓溶解,疏通患者的血管,这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就会得到改善,从而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治疗效果。在本文研究中,有1例患者出现颅内出血,为了降低这一并发症,对纤维酶原可以进行选择性的抑制,突显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安全性[3-4]。

本文开展常规治疗、常规治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对比研究,最终的研究结局中,选用常规治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临床治疗有效率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是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且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使患者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因此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丙振.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及安全性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32(01):28-29.

[2] 崔悦,王永强.阿替普酶治疗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02):182-185.

[3] 曲典,李文娣,崔玉凤.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用药效果观察及临床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1):1300-1302.

[4] 常建军,李浩,李春生,周思超,孙辉,张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09):948-953.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