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9-10-21周天才
周天才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不断转变教育理念,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持续的发展。本文笔者从三个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多媒体工具;生活化情境;游戏活动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够有效的开展学习活动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是否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但目前教师往往以灌输式与题海式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体现,兴趣得不到提高,并逐渐产生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应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笔者以初中数学作为出发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展游戏活动”三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
初中数学知识区别于小学,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而且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不断转化,面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常常陷入思维的误区中。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让知识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简单,并使他们心理不断的获得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从现实情境中直观的了解直线、射线、线段等平面图形,首先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极光、铁轨、输油管道”,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并把“直线、射线、线段”等抽象的概念以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之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组织学生结合小学阶段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相关知识讨论这三张图片有何特征。一段时间后让学生们积极发言,尽量的提出更多的特点,并及时进行鼓励,随之展开教学。因此,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被视频或者图片所吸引,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目前教师往往忽视数学这一学科特点,并用刻板的数学理论、概念、定义等知识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陌生感,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会被激发。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发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生活现象,并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让学生从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进行“正数和负数”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首先以生活化的案例作为教学导入,提出:“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5度与零下5度有什么区别?水位上升10厘米与下降10厘米有什么区别?”这两个生活化的问题符合学生的日常经验,学生从未思考过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这种常见的现象,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体会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使他们迅速陷入了思考与讨论中,伴随着学生的好奇心,展开教学活动。因此,生活化情境的创设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从而使他们很好的融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开展游戏活动
由于初中生心智还未完全成熟,教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是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的开展游戏活动是有必要的。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之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还能使课堂焕发生机的活力,从而帮助学生在游戏中发挥主观动能性。
笔者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时,为了使学生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掌握有理数加减法则,首先给每个学生分发不同的卡片,卡片中表示的为不同的数,有正数与负数,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当笔者出示一个数时,让学生自由的组成一个团队,表示最后的结果为这一数。如:笔者出示正数3,由一个代表正数4的同学和一个代表负数-1的同学自动组成一队来代表正数3。通过这一游戏的开展,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态度转变的内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行為的动力机制。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教学的研究者,应按照具体的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生活化情境,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应适时开展游戏活动,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谭月新.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11).
[2]杭春龙.怎样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08(5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