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2019-10-21杨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0期
关键词:播音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作为一名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应当具备的语言特点。认为首先需要保障规范性与标准性,其次需要强调广播本身所具有的新闻性与艺术性。另外,笔者针对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能力的提升做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认为首先需要积极地开展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活动,其次需要开展严谨用词和表达的专项训练活动,从语言的精准度和文化底蕴两方面着手,尽可能的提升广播电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吸引更多的听众,提高广播节目的收视率。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

和其他行业的播音主持人有所不同的是,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人需要更加优质的语言表现力,这是因为在广播当中,我们很难看到播音主持人的脸和他的肢体动作,所以只能够通过语言的方式来了解到播音主持人所应当表现出来的情绪及讲述故事的具体节奏。因此,广播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现能力就应当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的特点

(一)规范性与标准性

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播音主持类工作的人员来说,对于其语言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需要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在实际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招聘的过程当中,我们同样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广播电视节目单位所招聘的主持人提出的要求中,首先就是需要具备播音员、主持人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地州级1级乙等、省级1级甲等);另外,在进行招聘和面试的过程当中,广播电视单位同样会对招聘的对象的语言标准性和规范性进行严格的考核,主要分为初次考核和再次考核两方面。在初次考核当中,主要是针对被招聘人员的吐字和表达方面进行简要的考核,要求普通话水平较高,具备相应的证书资质,同时吐字需要清晰等等,而在再次考核当中,则需要再次模拟普通话考试的情境,使得被应聘者能够拿着台本照章读下来。从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两方面来思考。

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能力要求,实际上是为了能够使得每名主持人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可以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讲述和传递信息,同时也是为了主持人能够将一些书面的文字转化为一些更加能够被听众所接受的口语化表达方式,拉近广播电视节目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得听众更加愿意倾听,更加愿意接受。因此,语言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是评价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表现能力优劣的一个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标准,这不仅仅要求每一名主持人都可以完整地传达信息,同样还在要求主持人可以吸引听众的兴趣。

(二)新闻性与艺术性

在大学的专业划分当中可以发现,广播电视主持和播音主持专业都被划分在了艺术门类。实际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艺术,而广播播音节目的主持人更加需要保证自身的语言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一般来说会对主持人提出复原的表现力要求,也就是说,既可以通過广播的语言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完整的陈述一些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有声语言的形式,使得与不同的语言排序和文字表达能够具有不同的意义——既兼具了政治价值,又兼具了社会意义。

如果从广播的性质上来看的话,同样不难发现,广播是我们最早接受信息接受政治新闻的一种媒介,即便在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广播仍然没有被取缔,那就是因为广播有其优越性——可以仅仅通过听觉的方式来获得信息,颇受大众的喜爱。同时,广播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新闻有所不同的是,广播可以将一些即时的新闻信息以语言的形式立刻表达出来,所以广播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性、新闻性和时效性,就使得每一名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都需要在播音的过程当中,通过艺术的处理形式,将不同的信息以口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仅需要强调多方面的综合效果,同时播音主持人还需要掌握语言的艺术,令不同层次的新闻都能够以逐级套环的方式展现出来,也就是说,通过层层递进的形式,不断地吸引着听众的兴趣,令听众在听完上一个新闻以后,勾起了他们听取下一个新闻的欲望。在这方面,就要求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词汇,变换自己的声音,将这些信息表现出来,并牢牢抓住受众的兴趣,点将广播作为一门艺术来看待,将语言作为一门艺术来表现。

二、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一)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活动

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时语言也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在广播电视节目当中,听众可以非常轻易的分辨出不同主持人的播报特点,这是因为每一名主持人在进行播音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代入自己日常的语言特点,代入自己的语言风格。而无论是语言的表达特点,还是播音的具体风格,最终都关系到主持人的语言表现能力的优劣。与其他类型的播音节目有所不同的是,对于广播播音行业的主持人来说,新闻的敏感性是需要他们首要考虑的,其次则是要考虑到播音的文化性,这是因为在播音材料的选择的时候,大部分都会选择一些具有时效性的新闻内容以及一些知识类的内容进行讲解。举例来说,一般的娱乐综艺类主持节目,主持人仅仅需要耍宝逗趣、幽默可爱,能够博得观众的掌声和欢笑即可。但是对于从事的新闻类文化类的播音主持工作者来说,在广播当中,听众需要通过他们的语言和文字描述了解到不同的信息,这就要求广播类主持人需要更加的严谨,需要更加的认真,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学文化功底。而加强这方面教育培训活动的比重,还可以使得主持人在表达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艺术性,可以用一些不同的文字处理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这样可以吸引大部分听众的兴趣,使得听众能够与主持人产生更加紧密的共鸣联系。笔者建议,广播电视单位在开展文化素养培训活动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让播音员学习成为常态,可以通过自己阅读、集中阅读、观看央视或地方各级优秀文艺节目、分享收听收看心得、美文集锦、制作经典美文朗诵音频等,不仅提高播音主持业务水平,更提高播音群体审美情趣。

其次,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还应当意识到自己所播音的内容有时候也是非常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生活的,有一些广播电视节目主打面向群众包括处理一些男女之间的情感问题,处理家庭琐事,邻里纠纷和夫妻矛盾等等,这一类节目不仅需要主持人在直播间指点江山,更多的是需要每一名主持人亲自进入到基层生活当中去,了解到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了解到生活实际所发生的那些矛盾和具体的解决办法,从生活,情感体验这方面着手,同样也可以有效提高主持人的文化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当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再次面对纠纷类的观众听众询问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不再仅仅是干巴巴的话,而是真正具有生活气息的,真正能够帮助听众解决生活困难的。

最后,广播内容的排版也是需要重点强调的排版的顺序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样关乎着每一名主持人最终的语言表现能力。在排版时,笔者认为需要站在听众的角度考虑,不仅仅需要让语言更加精准,同样也需要增添一些民间俗语,使得语言更加亲民,更加能够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真正能够令语言成为架起在观听众和主持人之间的连接桥梁,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每名主持人的语言表现力,增强节目的效果,提升节目的收听率

(二)开展严谨用词和表达的专项训练活动

在前文当中也已经提到,作为广播电视类节目的主持人来说,除了需要保障语言的艺术性,标准性以外,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广播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新闻的途径。所以在进行播音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求每一名主持人都需要更加严谨的用词和措辞,这也是对于主持人的最基本要求。实际上,广播类节目的受众是非常广泛的,一般来说最小的也是面向本区域内的人民,而一些比较大型的广播类节目则会面向全国的人民,甚至英国的BBC广播则是面向了全世界的人民,为中国的学生提供了学习英语的机会。因此,用词就必须要严谨精准,必须要短小精悍,不能够废话连篇,也不能够词不达意,在用词和发音方面,需要遵循我国所出台的普通话管理规范,在进行播音之前,需要对稿件层次划分、字音精准等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在广播播音过程中语言的流畅、连贯和准确。笔者认为,广播电视单位在开展这项专项训练活动的时候,可以遵从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是进行发音的训练。吐字归音的训练是语言表现力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发音需要准确,在中文当中,阴、阳、上、去不同的发音方式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字,更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在对主持人进行相应培训的时候,需要进行发声和气息的专项训练,建议开展一些长跑类的活动,锻炼主持人的肺活量,使得他们的气息能够更加的稳定。在发音这方面,也可以开展一些专项训练,保证主持人的吐字清晰、发音圆润。

其次,则需要进行用字遣词的训练。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学科。在广播当中,每一名主持人仅仅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情绪,吸引每一名听众的注意力,所以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同样需要进行用字遣词方面的训练,不同的词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有所不同,即便是一些感叹词语,气词在广播过程当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千差万别的。举例来说,当播音主持人想要描述对过去的追忆的时候,如果用到曾几何时这个词语是非常错误的,那是因为这个成语在成语词典当中所表达的意思是刚刚过去没有多久,多指不好的现象。例如——曾几何时,车马很慢,书信很长。在这句话当中,实际上是为了寄托对过去的一种怀念。而这个过去很有可能就追溯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是在建国初期,这时候再使用曾几何时这个成语显然就不太合适了,同时也有贬词褒用的意思。如果在播音过程当中出现了这一类的错误,那么对于听众来说是一次非常不好的广播体验,甚至会使得一些听众对广播主持人的语言功底和语言表现力产生疑问和不信任。

三、结束语

總的来说,目前广播主持人更多地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故事讲述与情感解答这方面,忽视了语言表现力,提升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可以说,作为一名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主持人,本人的语言表现能力直接影响着节目的收视率,影响着观众的收听感受。

参考文献:

[1]张荆.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提升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19,2(14):81-82.

[2]马瑾瑾.提升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语言表现力的对策分析[J].新闻传播,2019(09):81-82.

作者简介:杨婕,(1976年7月16日出生),女,汉族,贵州都匀人,毕业于贵州大学,单位:贵州黔南广播电视台,主要研究方向:电视播音主持。

猜你喜欢

播音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新媒体时代县级广播电台新闻播音特点和技巧提升的探索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广播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
抚州市广播电视台非编制作系统网络探究
新闻播音的语言风格方式探讨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