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健身现状调查研究
2019-10-21王运会
王运会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与访问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高职院校中体育健身进行调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中大部分对体育健身的重视程度与认可度比较高,但是由于种种的原因受限,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大学生相对较少,并且运动的质量与水平较低。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对于体育健身的热情应该是相对较高的,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意在促进大学生体育健身的热情真正让全民健身能够为广大学生以及学校教育所服务。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逐步提高,然而学生的体质却在逐渐下滑,这与全民健身的观念不相符。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始,党和国家以及政府就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同时也十分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1990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始真正进入法制化轨道。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始在举措的实行,对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善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扩大招生范围,同时也就意味着需要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投入更多,同时李克强总理也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也是对全国人民目前的健身现状重视。本篇文章通过对于高职院校体育健身现状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也为更好的能够为扩招后高职院校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汇总,以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学校的五个专业中分别抽取80名同学作为样本 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一共发放400份,收回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8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96.25%。运用Excel等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与汇总。
2 结果分析
2.1 高職院校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喜欢程度调查分析
从调查情况看,多数学生表示对体育运动比较喜欢,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减轻压力,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健身方法以及对相关健身了解甚少,所以实践类偏低。个别专业由于要求身体素质高,并且未来就业方向对身体这一块有要求,所以会有针对性的去锻炼,因此这一部分人群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2.2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以及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
课外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育课或者体能课的延伸,同时也是学校学生锻炼身体,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通过调查得知,目前各个专业课外活动开展的不是特别理想,期中多数人是以球类为为主要运动,其次就是喜欢跑步,这部分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59.4%,学生部分也有不参加体育运动的这部分人可能的因素为“对体育健身不感兴趣”、“感觉体育健身运动太累”、“消耗在计划外的时间过多”、“完全没有必要”等。
2.3 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情况调查分析
教师在课外活动指导也是主要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健身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可知高职院校目前体育课老师以及体能课老师有限,除了平时能够维系各自学院的课程排课外,基本其他时间都会有自己的安排,除了个别学生参加比赛之类的话,会有安排老师进行指导与训练,其他的就没有教师进行课外体育指导,这也是影响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学生的整体效果。
3 建议
(1)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并且要让体育以及课外活动面向所有学生,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应该加强宣传力度,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健身的价值与体育运动的乐趣,同时也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到体育健身对人身体的改变以及对全民健身的价值之所在,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文化、学生组织、同时专门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以及相关讲座进行宣传教育。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真真切切的对所学习的体育课程感兴趣,作为教学老师也应该反思上课的理念,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尽管现在的学生对体育健身还是感到很大的兴趣,但是自身存在的懒惰以及那种惰性心理的存在,不能够坚持长期坚持下去。这就需要我们教学或者院系等部门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要多促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锻炼。
(3)教育部门也要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健身的资金投入,加强对高职院校的体育健身场地的投入,同时也要让学校领导层面对此项开展的重视,对于场地建设较好的学校应充分利用好场地优势,对于场地、器材不足的院校应加大投入与管理,同时也要利用周围的优势所在,以此来激励学生对体育健身的热情,让体育健身深入人心,为更好的落实全面健身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