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近现代国内军事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

2019-10-21王韵飞

知识文库 2019年20期
关键词:军校学堂体制

王韵飞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开始成为了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相比于欧美和日本,我国近代军事高等教育与之有着非常大的差异,不是一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一种具有突发性特点的模式。在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最终形成全新的模式。本篇文章将阐述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教育模式,并对于其中的细节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引言:我国近现代军事高等教育的模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状态。一般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办学的体制、培养的目标以及课程的设置。基于学习的对象有所区别,从而可以将这一过程一共划分为三个阶段。

1 近现代初期军事高等教育模式的大致演变

1.1从办学体制上来讲

1885年成立的天津武备学堂是中国第一所陆军院校。在这个时期成立的军事院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院校都是归属于中央或地方,属于官方学院。学院的机构管理层均为中央派遣官员。院校的经费也均由保障。其二,院校都极力模仿欧洲军校模式进行学习与管理。其三,院校均缺乏自主。因为院校的教师几乎都由外国人担任,其教师的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等都与中国有着巨大的差异。导致外国教师过于自大,甚至会干涉到院校事务。

1.2从培养的对象上来讲

中国近现代这一时期,国内陆陆续续涌现出了很多的学堂,这些学堂主要以制造军舰方面为主,在开设期间,培养的对象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制造轮船为目的,培养造船的技术人员。第二,以培养军舰指挥官为目的,培养专业的舰船驾驶员。第三,以培养维护舰船技术人员为目的,培养专业的技术军官。而天津武备学堂作为首个具有代表性的陆军院校,其培养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在学堂创建初期是以培养在职军官而设立。其二,在学员选拔优秀的士兵进行培养,毕业后将担任军官。其三,向地方进行招募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群众以成为高级军事人才为目的进行培养。

1.3从课业的安排上来讲

大部分舰船学堂的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学院,其课程的重点为外语、军事学、自然科学等。重点学习英语、法语以及运算与绘图。注重舰船的建造于驾驶。天津武备学堂,其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2 近現代中期军事高等教育模式的大致演变

2.1从办学体制上来讲

这一时期的学堂主要是以仿照日本军校体制进行办学的。这些军校制定“递进招生制”,设置小学、中学。其中,小学面向地方进行招生,中学则是选拔优秀的小学学生。而军校,则在初中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通过层层选拔,以此来保障学员的质量。除此之外,这类学堂主要通过细化、优化学员管理人员而发展迅速,而这其中,则属烟台海军学堂发展最快,迅速成为了清末民初的海军学校之首。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海军舰船长百分之八十都是在烟台海军学堂毕业的。

2.2从培养的对象上来讲

对于培养的对象,一方面既能够全面精通军事战略理论,又能全面掌握军事实战指挥技能。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注重军队纪律,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认为学生的品德优于学识。

2.3从课业的安排上来讲

这一时期在课业安排,大部分学堂都借鉴了日本军校模式,除去日常军校课程之外,还特别重视对于理化、外语等课程。民国成立以后,还设立了公共基础课程,并且在军事战略课程上也更加完善与丰富。除此之外,课程制定方面还借鉴了英国海军学校。其中不仅包括了英语、数学、地理等基础课程,还包括了船阵、游泳、布放鱼雷等实践课程。除此之外,学堂没有寒暑假期。学生期末考试平均分不过60会被退学。并且格外重视游泳课程,游泳不及格则立马退学。

3 近现代后期军事高等教育模式的大致演变

3.1从办学体制上来讲

黄埔军校可以说是我们近现代历史上都较为注明的军校,它是在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协助下创办起来的,作为中国近代中第一所具有完整思想政治体制的军校,学校体制主要借鉴了苏联军校,并且设置专门的政治机关,从而开创了“党军一体”的建学制度。在1936年,中共中央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一年后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在建校初期,条件尤为艰苦。毛泽东为学校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面,并且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学校的校训。在体制方面,抗大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严格遵守校规校律,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实战经验。

3.2从培养的对象上来讲

黄埔军校与其他旧式军校不同,其革命理论为三民主义,学校不仅要学习军事,还要学习政治。并且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将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相结合,励志培养不仅具有革命思想,还精通军事技能的革命干部。抗大是为了抵抗日寇侵略,增加抗战力量而设立的。抗大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军事干部”。

3.3从课业的安排上来讲

黄埔军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是军事与政治并重,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抗大的课程主要分为军事、政治、文化三大类,除此之外,还展开了劳动、文艺、体育等实践课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时期,军校的办学目的不同。从而导致军事院校的体制、课程设置、培养目标都大有不同。这也体现着当时社会环境以及对军事人才的不同需求。随着时间的变化,中国近代军事高校教育也在发生着质的飞跃,以此来培养符合中国需求的军事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步兵学院)

猜你喜欢

军校学堂体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冀军校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这里,有我们多彩的青春
经典来信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