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培养及应用研究
2019-10-21张双
张双
本文首先阐述了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其后深入分析了影响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能力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培养策略与措施。
为了更好的迎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满足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实际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美术教育时应当根据学生美术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入创新意识,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创新教育应当是当前学生的主要教育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类教育的基本要求,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其未来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社会及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时不仅仅应当注重理论基础的传授,更应当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影响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率的主要因素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美术专业教学时通常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抄袭设计作品、毫无亮点,影响美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于:
首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形成了固定思维,无法对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培养,思维僵化,无法超越常规进行创作,甚至大多数学生认为美术创作具有一定的标准答案,其在学习过程中会通过对标准答案的记忆进行模仿创作,无法凸现出其自身的个性化特征;其次,学生的文化水平及素质较低。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拓宽,为了争夺人才,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院校在进行招生时并没有注重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和文化基础,很多文化分数较低的学生也能进入高职院校进行美术专业的学习。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要创作出具有一定价值,凸显自身特色的优秀作品,必须以良好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支撑。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部分缺乏扎实文化基础的学生是很难对美术创作进行创新学习的;最后,高职院校的抄袭风气影响较广。部分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由于自身专业能力较差,学习目标模糊,素质较差,通常会投机取巧,希望通过走捷径的方式进行优秀作品的模仿抄袭,导致其设计的作品大多缺乏新意,没有任何现实价值。
3 创新能力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培养策略与措施
3.1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相关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采用创新的思维模式,摒弃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的学习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一旦采用先教后学,学生则会失去进行自我创造的机会,无法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和提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当采用先教后练的教学形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拟定一道题目,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性小组分析,组员之间根据对方的表现情况进行互相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自身思维上的固定化问题,其后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题目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弥补其作品中的部分问题,凸显出自身个性,培养其创造力。
3.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为了充分全面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美术专业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和帮助,逐渐实现其创新思维的正规深入培养发展。不仅仅通过视觉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还应当从自身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例如,在开展对辣的味道进行绘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对每一位学生分一片辣的东西,学生可以通过吃辣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感受。具体而言,学生会在吃完了之后体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此时教师则应当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其探讨对辣的感受。同时观察同学被辣时的形态;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辣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何充分反映出辣的感受。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学生对辣的理解和印象;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创作,画出辣的感受。
再例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画累的表情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讲台上表演累的样子。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发现,部分学生表现的不是很好,过于夸张,无法体现出其真实性。此时,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跑步,跑完之后回到教室,请最后几位学生站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自身最疲惫最累时候的状态。同时观察其他同学的表情和动作,进行相互的探讨分析,此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从学生的动作五官等等方面进行充分高效的观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其切身感受到累,才能画出生动有趣的累的表情。
3.3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找到其创新动力,在进行美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美术教师应当抓住教学本质,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例如,在开展美术形体结构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石膏几何体进行绘画,当绘画结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立刻上交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和提高的。但是如果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在课堂教学开展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张图片,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想一下,如果这张图片是一个空间立体结构,那么将其放在地上会是什么样的形态,它的整体结构、明暗变化、空间组成、形体方式等等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所想象出的图形进行绘画,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提高其创新能力。
3.4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众所周知,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营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静物写生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部分事物进行观察,然后进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美术水平,鼓励其进行作品的创作,发掘其作品中的创新点,肯定其创造性思維,营造出相对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提高其创作能力。如果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优化,利用当前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和科学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共鸣。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将要授课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通过多媒体技术有针对性的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发挥,运用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作品进行创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美术在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应当创新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