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核心价值观导入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2019-10-21盛洁
盛洁
面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应该关注思政教育在高等院校中所存在的一些实际状况,只有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关注思想政治教学对学生思想引导的先进性,才能够以先进思想对学生产生积极引导作用,帮助高等院校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过程中,这些经验仍然需要根据时代以及各种信息化手段的特点进行更新,促进思政教学的发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开展,让高校思政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入教学更具备合理性与科学性。
首先理论和实践之间要相结合,特别是以理论说服为主体,结合实践体验的方式,让高校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体会,从而形成有效结合的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及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是先进社会主义思想群众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学生对于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践行,才能够从本质上转变其思想道德意识形态。正如古人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只有把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转变成为先进的实践模式,才能够让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体验中充分得到结合,并且将实践与理论的作用充分发挥起来。
从另一个方面看,要形成多元并存思想,同时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作为一种协调的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时代中,随着物质与精神条件不断丰富,社会上多种价值观并存的现象应该得到客观承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进行削弱,而是在多元并存的基础上,积极的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并且引领一些其他的社会价值观。所以在学生的思想引导上,强制性手段应该是相对作用薄弱,而是应该以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方式配合人文关怀和心理的疏导,从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院校中的普遍化作用。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入模式
在高等院校中所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应该关注学生在认知核心价值观时候的思想偏好以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技巧,帮助当前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信息化的一些手段,特别是当前时政热点以及各种相关信息,让当代学生能够对相关的价值观有着更具体的认知,从而增强他们的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真正把核心价值观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
第一方面,在高等院校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学里,应该关注學生对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情况,特别是借助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让学生能够依靠微信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公众号或者讨论群组,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相关的知识,以通讯工具的方式进行沟通,让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相关知识。即时通讯工具有一定的便利性,而且对于学生在时政热点的讨论上,可以结合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教师可以以值班的模式跟进讨论群的情况,对讨论群组中所出现的一些意识形态的讨论,适当的以各种方式进行引导,这样比理论说教以及其他的教学方式更加直接和有效,而且也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群体中。
第二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模式,也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够只是接受理论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通过学校创设的各种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去敬老院提供社会服务,或者到法庭的庭审当中旁观,这些都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认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认知,特别是强化学生对于相关理念的具体实践等,都是能够让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更加立体的理解,从而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强化当代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氛围。
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创设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比如开设辩论赛或者是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文体活动中,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点滴渗透的方式进入到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合力,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发展。
3 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以及学生群体对于时政热点的关注程度,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解和实践,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应用价值。在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应该是围绕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让学生能够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以实践出真知的方式,引导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从理解到运用是需要高等院校通过多种手段与形式开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系统性的工程,应该在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中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融合,强化高校教学的引导作用,从而培养具备良好内在素质的高校学生。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