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应用分析
2019-10-21马朝建
马朝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需求也逐渐多元化,作为高中的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在艺术方面的学习也不可或缺。如何去帮助高中生真正学习到音乐,领悟音乐中的节奏,感受音乐的美妙,通过音乐来传递自己更加丰富的情感,成为了此次文章的探索内容。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有更好的应用,让音乐能为我们的学生带来生活中的另一种精彩。
1 将音乐与生活所联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创造艺术。随着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音乐,而学生的音乐学习也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并不是高端人群的学习科目,而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的艺术,也是我们教学的初衷。
(1)高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可以将生活的事物带入课堂中,让学生以生活为基础来体会音乐的另一种呈现方式,例如在《鸟啾和蝉鸣》的课程中,首先让同学们自行想象生活中的鸟鸣声,让同学们自己发言形容,可以是清脆的、短促的、活泼的等等,如果发言积极还可以让同学们进行模仿,这样同学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课程的学习就更加的深刻和感兴趣。而鸟鸣与蝉鸣又分别由什么乐器演奏,乐器之间是怎样相互配合的,这些音乐的表达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否形象生动,还是更加带有渲染的手法等等,教师再抛出这些疑问,让同学们自己去解答,真正体会到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
(2)引入学生生活中的節奏性容易带动学生去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基础合成。例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季节进行区别,春季的绵绵细雨,夏季的滚滚雷声,秋天的树叶落地,冬季的火星迸溅……每一个不同的时间段都有不同的生活节奏,我们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这些节奏,再带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们更加去注重观察生活,无疑是对自己的一种细心培养,观察大自然,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享受,让学生从内而外的理解节奏。节奏是多样的,只有你有灵感,谁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节奏,而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节奏培养,不仅仅为了带大家学习自然节奏,更是通过这些学习自己去感受其他音乐中的美妙,掌握一种发现音乐节奏的本领。
2 合理安排学生学习内容
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音乐知识来进行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高中学生的学生更注重于技能培养,在音乐方面可能会有所欠缺,那么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他们的能力,并在他们已有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教学知识,将两者相连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形成一个有连接、有计划的体系。例如在学习音符之间的时间距时,带入《新年好》这种强节奏却重复率高的歌曲,可以将音符的教学与节奏同时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音乐的基调和乐符组成,即使在学生停止在校内的音乐学习,在外或自己单独也可以在进行学习,这种有计划性的教学更适合高中学生的音乐课堂。
3 活跃音乐课堂气氛
学生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水准,也关系到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吸收效果。音乐的课堂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得到不同的氛围,对于概念化过多的课程,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而逐渐失去兴趣,很难与老师进行互动,而在乐器学习中,对于没有音乐基础的同学来说,难度偏大,同学就容易产生躲避心理,课堂的学习效益也很低。所以对我们来说,课堂的氛围是需要教师对于课程而进行分配的,在快乐轻松的课程上,在注入简单明了的乐理知识,在符合学生的兴趣之上再教学乐器等等,才能调动课堂的氛围,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益。
4 将乐器带入音乐课堂
音乐的学习是无法脱离乐器演奏的,因此,对乐器的基础了解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把握音乐节奏。乐器分为西洋乐器和东方乐器,在这两种不同类别的乐器中,教师难以一一为同学们进行演示,也可以运用微课为同学们进行展示。将这些乐器的区别与联系都介绍给同学们,中西方乐器的制作材料,中西方乐器的内涵等等知识,让学生自己有了基础了解后去感悟真正的兴趣所在。在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眼界的开阔,也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学生的学习条件满足情况下,还能自己去学习乐器,节奏中的起承转合在自己的练习下会更加明显,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学生在演奏乐器时,会有自己的成就感,熟悉度的增加还能随着音乐进入情感表达中去,课堂的氛围和效益都事半功效。
5 提高对音乐的重视程度
在高中的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音乐这门学科不够重视。无论学生学习知识还是技能,艺术方面的注入是不可或缺的,人的情绪表达,生活感悟这些都与艺术息息相关,为改善这种不被重视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课堂考核与竞争游戏进行改善。例如,我们在学习完一些音乐赏析曲目和乐理知识后,我们在课堂上将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四个小组就可以进行抢答,这种强节奏的知识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胜负欲,而教师也可以准备相应的奖品,学生的积极性也将会被调动起来。每节课安排10-15分钟,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回顾上几次课程的知识,活跃学生的大脑,同时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6 结束语
不同的时代对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更符合现社会的发展潮流。高中学生同样需要音乐的学习,节奏的了解与把握是对音乐进行长久学习的途径,依照学生的真正需求,教师合理安排符合学生的音乐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进入音乐课堂,了解音乐的美妙,让音乐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用音乐来推动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