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10-21庄月娥
庄月娥
核心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小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同时,从学生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来入手。不同学科对于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有不同的要求,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体育学科的具体情况来制定适合小学生的更加科学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 体育核心素养的内容以及提高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体育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两方面,使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获得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形成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将体育核心素养逐渐渗透到其中。从学生的角度看,有利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身体上的健康以及心理上的愉悦,体现体育活动更高的价值;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作为体育活动的引导者,也能够从核心素养理论中获得更多的教学启示,在此基础上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不断优化教学质量,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观念落后。有些体育老师的观念相对较为落后,对改革要求不能很好的理解,对于小学体育教育的认知不足,只是在体育活动中帮助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并不能培养他们的体育品德和体育技能,使得学生的认识理解较浅,阻碍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
第二,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冲突。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课程上更加自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课程比较死板,不能进行多样化的自主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面临着较大的矛盾,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变革与优化,必然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体育器材较少,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偏远地区或者整体软硬件条件较差的学校,体育器械不足,师资力量较差,学生体育知识了解较少,如果单单进行理论讲解,不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很难掌握体育技能。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并不能很好的得到发展。
3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策略
3.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喜爱玩乐的阶段,对于枯燥的体育技能的锻炼没有什么兴趣,因此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进行体育兴趣的引导十分重要。学生去领悟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且艰难的工作,这不仅是指时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过程中需要投入的精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进行教课时需要注意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保障教学内容与体育的核心素养密切相关。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当的培养目标。为了保障体育教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去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首先,需要在课堂上面向学生介绍体育知识,让学生去走进体育,了解体育的各种项目。然后,在日常的课程中让学生去发掘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复查,找出学生需要加强训练的地方以及错误的地方加以改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奖励或者一些竞争机制,增强日常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学习的热情,逐渐建立健康意识。
3.2 加强理论教学学习,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小学生正处于辨别能力弱的时期,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十分显著。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十分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加强自身对于学习核心素养相关知识的学习。并且根据学生的锻炼、进度以及信息状况,进行教学反思的调整与完善。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体力较差,因此,在教学课程的设立时需要将理论教学的比例提高。
3.3 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
体育课程的设立不仅是网络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在进行体育休闲的过程体会体育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是对自己发起挑战,战胜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将使得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锻炼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永不放弃的精神。而团体赛则是为了锻炼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师将这些体育精神的塑造融合到体育教学中,在锻炼中学生之间的情感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加深。
3.4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学生最显著的好处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久而久之就那个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加强对于病痛的抵抗力。基于现代体育项目的多种多样,学生在了解各项体育项目时不到活动,身体得到锻炼。
3.5 设置各种体育活动,加强学生德育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书使得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育人培养学生的素养具有相同的地位,因此,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十分重要。小学生年纪小有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锻炼,例如卫生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竞争意识等,小学生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最好的时期。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这些意识的具体方法是设立一些体育比赛,在比赛中鼓励学生进行竞争、学会坚持、养成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卫生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
4 结语
现代素质教育在提升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通过鼓励学生了解一定的体育知识,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深刻认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中,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加强理论知识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知识,学会用体育知识保护自己。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城南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