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9-10-21赵琦桧
赵琦桧
在新课程改革推进及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使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数学来说更是如此。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将知识内容与情境相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拉近知识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当前我国常用的情境教学法主要包括什么,还有何潜在的使用方式,本文将从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情境教学法的常见应用方式、情景教学法的潜在应用方式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和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方法。
1 绪论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对学习质量有很大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生学习时注意所呈现出来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呈正相关。但对小学生而言,尤其是初入学的儿童,无意注意占很重要的地位,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尚未到达完善的程度。根据1990年阴国恩、沈德立关于有意注意发展特点的研究,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水平很低,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分心,容易被其他注意分心。在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可持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左右,10-12岁约25分钟左右,但是,注意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来说,课堂生动有趣、形式新颖多样可有效加长学生注意时长。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画、音乐、表演、实物、语言等方式创设情境,通过将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相融合,从而使学生更加投入课堂之中,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通过不同的方法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情境教学法的常见应用方式
2.1小学数学+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本上的知识是经由千锤百炼而得来的精华,以纸张的形式呈现会使学生有些许的距离感,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可以有效拉近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距离,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环绕身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时,可有秩序、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进行具体测量,从而更直观地感知一公顷和一平方千米的大小。除此之外,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的一些内容,例如认识人民币、认识时间、观察物体等内容,其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这些课程是在教授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具體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可以使课堂变得更“亲切”。
2.2小学数学+问题/任务情境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小学阶段需要并喜爱假装游戏和玩耍的时间,但是玩多了以后他们就不满足于玩耍,更倾向于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引入一些虚拟人物,由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或发布一些任务,在教授《带括号的计算》时可请同学们“帮忙”完成,例如“孙悟空”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破掉计算题中可恶的括号“妖怪”,帮助他们师徒四人渡过难关。在此过程中肯定学生的努力过程并表示感谢。这样不仅很大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3小学数学+表演体会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在此阶段的学生逐步可以脱离真实客体去考虑问题但还十分有限,数形结合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类似于鸡兔同笼这样的课程,表演也不失为一良策。学习《鸡兔同笼》时让学生去亲自扮演鸡和兔子,展示来自学生自己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通过他们的抬手、抬脚等行为,从而让学生更直观更具体地看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乐趣。
2.4小学数学+游戏情境再现
随着移动网络普及和应用,游戏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非常喜爱甚者热衷于玩电脑或者手机上的游戏,而这些游戏大多数基于通关、升级、合作、战斗等模式,有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一筹莫展,认为网络游戏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在正视这一问题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学生比较倾向于这种模式,不妨将其与课堂联系起来,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展现一个“星球大战”的情境,而只有通过层层关卡才能取得胜利,而这层层关卡完全可以由学习的数学知识或问题构成。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乐在其中,而且可以拉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我们平常玩的游戏老师都知道,老师还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来。
3 情景教学法的潜在应用方式
随着教育水平、科技水平、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丰富,作为教育三要素之一的教育影响也越来越丰富。如何能够将学生更好的带入教学情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情境,如何拓宽教学情境,如何将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在此,笔者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3.1小学数学+密室逃脱
当前,密室逃脱非常受社会欢迎,青少年学生是其主要受众群体之一。密室逃脱之所以很受欢迎是由于其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游戏者到参与感,将一些经典电影、故事、剧情、游戏从平面的显示屏上还原到真实的情境中。在此过程中,通过团队的合作集思广益、调动知识和想象力突破重重难关进而取得胜利。密室逃脱带给游戏者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是不容忽视的,将其与小学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所学知识帮助自己通过重重难关,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感,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和通过所学解决问题的喜悦。就目前来说,密室逃脱尚且处于社会娱乐项目,还未走进学校,其对创办者的经济条件、主观意愿有一定要求,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探索和实践。
3.2小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系统与教学过程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转变,教育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已完成对教育生态的全面渗透,推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深刻变革,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支撑与创新动力。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教育技术有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兴技术发展起来,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为例,VR可以使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有一定的交互性,用户对模拟环境中的物体可进行操作并从环境中得到反馈。例如在进行大数的认识、找规律或一些数学文化知识讲授时,可利用VR技术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同时也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逐步期待课堂,投入课堂,热爱课堂。
目前处在发展阶段的现代教育技术种类繁多,例如课堂即时反馈系统、人工智能、云教室、雨课堂等,这要求教师基于教育主体,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及时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工作的整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要防止出现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工作,并且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3小学数学+校园活动
目前有很多学校在组织开办一些家校活动,活动期间邀请学生家长来到学校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主要形式有亲子运动会、爱心义卖、售卖物品等。以售卖物品为例,此种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家长学生合作制作某种食品或物品,并进行设点销售,在销售过程中可让学生充当小小“收银员”,自主完成计算金额、收钱、找零的过程,学生自己进行计算、操作,锻炼其综合素质。
4 总结
采用情境教学法势必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坐在教室的学生不是一个个松散的个体,如何通过有效的情境教学更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如何更高提升小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