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大赛中课堂有效教与学的思考
2019-10-21郭燕
郭燕
现代化教学中,已经引入信息化技术,填补学生空间思考的难度,活力教学课堂。近几年,课堂教学大赛趋势已经将信息化注入课堂中,但是如何有效的应用于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课程。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堂。主要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和识读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更是一门理论与动手实践较强的一门学科。
职业学校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动手能力较强,但维持兴趣时间不长,综合素质不高,空间思维能力有限。老师往往借助三角尺,圆规,模型,讲解理论知识,利用教学模型扩展学生空间思维。现代化教学中,已经引入信息化技术,填补学生空间思考的难度。但是如何有效的应用与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课程。
1 传统教学在《机械制图》中存在的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它能推动人们去追求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授为主,比较单调,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的冲动和探索愿望。制图内容从点,线,面讲起,一阶一阶地砌垒而成,再到截交线,相贯线,对于学习几何空间想象力不好的学生来说,学起来的确很吃力,一步不学,步步为难,以至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厌学情绪,学习再也无效。学习缺乏了兴趣,学生很难再进行组合体和零件图的学习。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
2 多媒体教学在《机械制图》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容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动画等内容于一体,通过图形并茂的画面,变的生动逼真。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可以简化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有助于中专学生有效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对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在剖视图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对于切开的立体无法想象,尤其的半剖情况下,一半是视图,一半是剖视图,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再加上内部相贯线的情况,这是常考的题目。此时,只需要利用软件CAD三维动画演示,移除切开部分,展示内部情况,即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直观化,同时加深的课堂教学的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有效课堂教育思考
有效教學中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导,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从此概念可以看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它包括有效地教学目的,教师有效地教与学生有效地学,有效的评价⑴,在我们的制图教学中要不断地克服低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基本目标任务,追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优质教学。
4 实现信息化在《机械制图》课堂的有效途径
4.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拉进实习课堂中完成
对于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章节,课堂上需要具体的中等难度的零件图,而在课堂上画出比较困难且浪费时间,而用纸张展示,对于个别角落的学生无法清晰识读。而装配图如何组装的过程,单用语言讲授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将制图课拉进机房去完成,效果会更佳。1-2人一台电脑,老师掌控,将事先准备好的CAD图例展示,保证每位同学都很清晰观看。装配图中零件如何组装的过程,用Flash动画更是一目了然。较好的实现了信息化带领的方便与先进。
4.2 运用AutoCAD三维建模简化教学难点
机械制图的内容如下:点、线、面→几何体→简单体→切割体→组合体→剖视图→零件图,每个部分都有看图的内容,有些部分如切割体,剖视图,看图图例较多,且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很难想象。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利用这种手段简化教学难点。此时软件三维建模还原实物本身,直观、形象,易于被学生接纳。在制图的起始教学中可充分利用AutoCAD画一些立体图供学生观看。
从体的认识再逆向思维到点、线、面,将抽象的二维转化为形象的三维,从而实现物与图的熟练转换,有效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课程教学核心目标(即识图和绘图能力)的实现。这样学生学习制图的热情被调动起来,并且产生了对CAD学习的渴望,教学效果非常好。
4.3 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互动,便于解决难题
可以建立QQ平台等其他常用软件,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及时交流。老师回复的过程也可以通过三维模型,相同例题图形或文字,快速回答,方便学生解决。作图的过程也可以利用CAD一步一步展示,特殊位置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展示,更加直观简明。做到了快速回答,准确回应。群里还可以常常讨论和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推动了学习的效率。
4.4 结合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势,完善教学过程
我们不能忘记教学的目的是识图和作图,最终学生能完成试题考试。传统教学还是有自身的优点,学生要模仿老师的作图步骤完成作图过程,板书要工整,清晰,线条粗线要分明,板图简洁标准。这些只有在传统教学中实现。体现了“标准化”制图的规定。多媒体则从文字,图片,动画简化学生想象的困难,将难点弱化了,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图茂后准确作图,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学的大势走向,是每一位现代化教师都要很好把握的教学手段。只有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不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那反而适得其反,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PPT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讲解理论知识点,提出例题,展CAD三维立体,帮助学识理解。老师一步一步在黑板完成作图,进行课堂提问,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有效课堂教学提问是师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教学目标整合的重要手段、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⑵。然后软件作图一遍给学生观看,用红色线条提示作图注意点。这样的过程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有学者指出:“目前最欠缺的不再是没有网络教学环境,不再是没有优质教学资源,而是缺乏熟悉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资源的老师”。所有我们教师要快速成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模式,有机结合信息化技术,合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促进有效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