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2019-10-21常星星
常星星
[摘 要]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桥梁工程施工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在其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具体探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实践能力;教学策略
桥梁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有较强的实践性。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以学生掌握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知識和相关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桥梁工程施工课程要采用实际案例与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为基础,具体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任务驱动法的概念和作用
任务驱动法,指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出具体可实施的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再进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与传统教学相比,任务驱动法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要求他们自己去思考、发现,满足了新课程改革中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要求。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中职学生对桥梁工程施工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桥梁工程施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任务驱动法正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和施工环境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桥梁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课程教学实际情况制定任务要求
任务驱动法的内容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来设定,让学生能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所制定的教学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真实性、开发性和适用性等特点,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研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以及行业发展的现状,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为学生制定学习任务。每章节的学习中都应有一个大任务,而大任务又可分为几个小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小任务的学习来掌握章节中的每个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桥梁的组成、分类和常用尺寸参数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本节内容分为三个小任务:
1.了解桥梁的组成;
2.掌握桥梁的分类;
3.认识桥梁的常用尺寸参数。
(二)利用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除了要进行课题的设计外,还要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要在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方式来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认识桥梁的常用尺寸参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教材,了解桥梁与拱桥的净跨径、计算跨径和标准跨径。然后通过板书的形式画出桥梁和拱桥的简图,让每个小组都选择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在黑板上分别标出桥梁和拱桥的净跨径、计算跨径和标准跨径。
(三)采用完善的综合考评机制进行学习评价,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除了要考虑最终结果外,更要考虑操作的过程。包括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次数、正确率等。除此之外,教师的评价也不应是决定学生最后成果的唯一标准,而是应考虑学生自评以及小组互评的成绩,以此促进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升的意识。
(四)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许多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往往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生只要完成了任务就是进行了练习,不用再去设置练习的环节了。然而,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只是学习的任务,缺少练习环节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巩固。因此,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应布置相应的练习任务。在桥梁的组成、分类和常用尺寸参数学完后,教师可以向每个小组的学生发放一张桥梁和拱桥的图纸,让学生分别在图纸上标上结构名称、跨径。练习的结果同样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
总之,任务驱动法在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满足中职学生的教学要求,教师应继续对任务驱动法进行探究和完善,以此真正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瑞雪.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做好课程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
[2]许福友.任理娇.国内部分高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对比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16).
[作者单位]
贵州交通技师学院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