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2019-10-21杨光

知识文库 2019年20期
关键词:面源水体化肥

杨光

我国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是农业污染造成的,这对水生态健康与水环境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将简单分析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控措施以便更好的保护水环境。

1 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必要性

点源和面源的污染是地表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地表水体包括江、河、湖、海的水。一般来说点源污染容易被监测到,因为它的排放地点、时间和成分基本已知,而且随着近来环境问题的加重,群众对点源污染的意识及监管力度加强,点源的污染因而逐步得到控制。而面源污染则相反,其监测难度更大,已经成为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严重危害水体健康,面源污染的主要化学危害成分是过量的氮和磷元素引起的,这些元素的过量很容易使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花”现象。

面源污染分为农业、城市面源污染,城市面源污染已经得到缓解,因为城市建立了污水收集管道且雨污分流工程已建好。而农业面源污染却相反,多年来一直未找到比较有效且合理的措施缓解该问题,它仍是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使人们的饮水安全一直受到威胁。因此我国必须着力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以消除农业污染的问题。政府之前明确提出中国到2020年要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如今已是2019年,已经处于决胜期的关口,因此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势在必行。

2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具体表现、原因

2.1 特征

因农业生产分布广泛、不集中,因此很难追踪到农业污染产生的地点、时间及污染物质的浓度。排放的具体时间、排放频率及污染物混合的不确定性是农业面源污染之所以不确定的三大特征,因此也造成了管控难度的加大。

2.2 具体表现

第一,农业面源污染广泛、复杂的主要原因是化肥、农药的使用,农村生活污水未处理就排放,养殖的鸡、鸭、鱼、鹅等畜禽的粪便未经处理排放。第二,农村污水的排放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计量性,因为每户人家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各不相同,不能量化,且排放过程也随机。第三,被农业面源污染过的水体规模和治理难度很大,因为大部分的不确定来源和过程的污染物通常会经地表汇聚入江、河、湖、泊,其规模大、浓度低,难以进行有效治理。

2.3 原因

第一,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农药、化肥经雨水冲刷无序流失。据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合成氮肥用户,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收成,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随着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土地越来越不能承载更多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它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以恢复再生产的活力,因此农药、化肥在土地堆积,一部分未能有效分解,雨水冲刷后汇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且农业、化肥的使用也容易产生甲烷、一氧化二氮,其中一氧化二氮随降雨又进入了地表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鸡、鸭、鱼、鹅等畜禽养殖过程中起排泄物未经有效利用。据资料显示,我国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生产的粪便处理率还不到一半,导致其总量的四分之一经雨水冲刷又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畜禽生产的粪便未加有效利用又使“资源”变成了污染环境的元凶。

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资料显示传统的顺坡耕种、陡坡耕作、复种等种植的效率虽然高,但却更容易加剧土壤的侵蚀,比如山区土壤里面的N、P等富营养物质很容易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下游部位的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农村污水排放没有合理的规划。我国农村房屋和土地的建设基本都是自己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建设之前没有系统的科学指导,因此农村产生的污水比如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没能经过合理净化处理便直接排放、流入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泊,而且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占全国人口的50.32%,可想而知其污水排放量肯定不小。

3 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3.1 健全环境监测管理监督

环境保护中运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很有效的缓解环境问题,然而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却存在着某些环境监查部门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与相关企业同流合污,弄虚作假、谎报检测数据使企业排污数据在合理范围内,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法律秩序的正常运行。因此健全环境监测管理监督势在必行,建立完善的《環境监测管理办法》,要对知法犯法、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环境保护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真正做到让环境监测技术发挥作用。

3.2 创新环境监测管理技术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创新环境监测管理技术也十分必要。而且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设备、技术很难满足实际的监测工作,数据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需要创新,需要引进先进的监测保护设备,工作人员也应适时的转变自己的思路,积极学习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为了能够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能对污染物进行动态监测,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可以增设环境监测的预报警能力以应对突发状况、为全方位监测环境可以将遥感技术融入地面环境监测中、为了有效监控环境现场还可以融合现代自动化技术。这些高科技的运用可以很大程度节省人力成本,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更精确化的测量数据并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的体系。

3.3 使监测队伍专业化

21世纪是一个注重创新的时代,身处此浪潮中,唯有顺应潮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而且监测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监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环境监测管理技术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努力学习新知识。监测队伍的专业化是必要的,相关部门要对其加强思想教育,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自身综合素质。总之就是要让监测队伍跟上技术的创新,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熟练掌握创新后的方法、技术,以及熟练的操作融入高科技的监测设备,并对监测结果了然于胸,扎实了专业功底才能够保证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

4 控制策略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国内外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部分的技术建立了示范工程,比如建立了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和生态沟渠等示范工程,但这些更偏向于局部或者单个要素的控制修补,这样很难做到全方位的恢复水源健康,其控制体系片面而不系统。因此为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需从根源做起,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以便能更加高效的缓解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

4.1 控制源头

源头是根,只有治好了根才能标本兼治。点源污染的有效解决就是通过控制源头从而得到有效缓解的,因此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农药、化肥的使用效率。老百姓可能并不知道控制污染源的重要性,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向其普及农业污染源头防治方面的相关知识,以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更好的实施计划。

4.2 有效利用阻断方式拦截污染物排放

过程中拦截有害物质排放可以通过生态沟渠等方式进行阻断,比如可以利用生态沟渠的方法让生物吸附沟渠中的N、P等富营养化学物质,此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太湖地区。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免耕、土地轮休、生态隔离带及保护性耕种等方法实现过程阻断。

4.3 富营养物质的再利用

从前文的介绍可知富营养物质比如N、P的不充分利用会随雨水流入江、河、湖、海,使水质富营养化,而稻田可以净化该营养物质,因此可以将农村的生活污水排入稻田做净化,当然也可以将养殖动物的粪便还田,给稻田提供养分的同时又起到净化作用,做到循环利用。

5 结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虽然农业面源污染对我国水环境的保护会造成巨大困扰,但是通过源头治理、过程阻断及循环再利用的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以上是笔者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于水污染保护的浅析。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面源水体化肥
泰国批准化肥涨价
科学解决面源污染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复合纳米材料Cu2O@Au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检测应用研究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农业面源污染的减控措施与监控体系建设对策
史上最难的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