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019-10-21李士宾
李士宾
[摘要]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在乡镇小学语文教学中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这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过分强调多媒体的作用,崇尚工具性,追求规范化、完整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也会导致学生人文素质的失落。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兴利除弊,扬长避短,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多媒体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学校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也广泛运用在乡镇小学的课堂。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改变着老师们的教学方式。面对新的变化,作为乡镇的一线教师,不断学习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如何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更好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这需要每位教师斟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现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以拉近学生与语言文字间的距离。图象语言与文字相结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动机,从而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语文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强化教材内容的真情实感,使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化疑难为浅易,能深化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因此,利用现代化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新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当中,一些教师课堂上过分依赖课件,不能随机应变,师生难以情感交流。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随机应变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死活往课件的模式中拽,事实上就是让课件左右了课堂,人性化的師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还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能够成功地调控课堂情绪和气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不能仅依靠科学技巧和现代化的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学生灵魂沉浸于字里行间,流连于墨韵书香,学生才会获得真实阅读知书达理的效果,获得智慧启迪。
在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教师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和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替代教学。
有的教师往往抱着每堂课都要用到课件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目前,在乡镇小学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辨别课件的好坏,拿过来就用,必定产生不良后果。现在市场上、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是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学习对象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滥用多媒体有时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冲淡了教学的重点,降低课堂效率。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要时机得当。一般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在突出文本中的重点词句,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对学生的情感起推波助澜的作用等方面。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采取的策略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视觉画面和悦耳舒心的听觉刺激,把一些教学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新颖、趣味。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普遍接受的外界信息少,对学习知识充满渴望,课堂上只是干巴巴地由教师讲知识,无疑与学生未来的发展脱节。因此,农村教师应该努力掌握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从发展学生的耳目心思手足入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学习写景一类的课文时,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同学们朗读课文,小兴安岭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怎样能让学生感受到并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呢?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录制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纪录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再带着感情去读课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又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体会它的美丽富饶。家住农村的学生很少见到海,更别说体会它的美丽富饶,教学时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运用恰当时机播放《西沙群岛》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欣赏美景,看到丰富的物产,能真正体会出“美丽的西沙群岛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鱼”的特点。
2.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词。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授《长城》一课,“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气魄雄伟”等词语,学生从字面上不好理解,通过看录像,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和壮观,自然就理解这些词了。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为让学生充分体会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教师可先让学生仔细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能表现出五彩池神奇的句子。画出来后,出声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一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再让学生把找出来的句子读给小组其他成员听,并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水池,谈一谈体会到的五彩池的神奇景色。最后是集体交流,学生在交流时,教师及时展示五彩池的美丽图片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教学使学生充满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不易掌握的知识。
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多媒体可把某些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弥补学生表象中的空白。如教授《鲸》这篇课文时,从鲸的大小、进化和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来介绍鲸。对于鲸的大小、鲸的生活习性,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字的阅读理解想象感受,但对鲸的进化过程的介绍却很抽象,学生难以形成较生动清晰的认识,这是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这一课时,把鲸的动态进化过程用动画演示出来,学生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轻松地闯过难关。
4.把课内知识引向课外拓展延伸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扩大了语文知识视野,能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加大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拓宽了教学效果反馈的渠道,为更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开辟了广阔的领域。如讲《黄河象》这篇课文时,通过对一具大象骨化石的介绍,让学生接触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化石。仅仅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还远远不能让学生了解到化石的神奇和它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激起了学生对化石的浓厚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资源搜寻更多关于化石的文字、图片的介绍,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知识,对课文也有了更清楚的理解。这样,学生利用网络,学会动手查找学习资料,学习阅读课外知识,这正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以上案例只是代表了语文教学中极少的一部分,从中总结出的得失利弊也不全面,但它们反映了当前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希望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使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它对语文教学最大的正面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京曦.多媒体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 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