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审计准则下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2019-10-21金灿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3期
关键词:资本市场

金灿

摘 要:我国资本市场一直存在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财务部于2016年12月颁布了新审计报告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审计信息。基于上述背景,拟以2015年-2016年A股以及A+H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就新审计准则的执行能否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审计准则;关键审计事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3.058

1 引言

我国的资本市场自建立以来,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风云发展,当下无论从市场的交易总量,还是股票数量来看,都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影响,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资源配置效率低、市场结构不合理、参与主体结构不均衡以及市场透明度等(廖文婷,2015)。其中,如何解决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资本市场中信息的传递和流动会影响资本的流动,从而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使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优化(乔菲、张璋,2017)。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部门也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政策体制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2016年12月23日,财政部印发了《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新审计报告准则。相较于同质化和标准化的旧审计报告,新审计报告准则对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决策相关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改变就是增加了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要求。如今,新审计报告准则在A+H股上市公司已经率先实施1年有余,对国内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也已开始拓展。那么,新审计报告准则的实施是否对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有所促进?基于此问题的思考,本文以A股和A+H股上市公司2015年-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

本文可能的研究意义是:现有的对于新审计准则的研究多关注于准则在实务中的应用,再加上现在试行的范围较窄,对于新审计准则的实施效应,经济后果的研究还不多。本文从新审计准则出发,分析其对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为业内对于新审计准则是否有价值的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2 假说提出

现有的关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是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质量、信息摩擦以及代理问题等方面入手,对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直接关系进行探析。比如,Easley等(2004)以发达资本市场为背景,发现会计信息披露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可以避免信息环境恶化,传递资源配置的相关信息,通过降低资本成本或代理成本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McNichols 等(2015)以及Biddle等(2009)的研究也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以我国的资本市场为背景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展开研究。陈琦伟等(2008)以修正的Jones 模型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正相关;此外,曾颖(2006)张淑惠(2015)、罗宏(2010)、逯东(2012)等诸多学者也认为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会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颁布,对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审计报告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信息的可信度,这意味着新审计准则给资本市场以及市场上的投资者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审计信息和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的增加能有效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差距,从而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说:

假设:新审计准则的实施能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5年到2016年A股以及A+H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初始样本。其中, A+H股上市公司是应财政部要求已经开始实施新审计报告准则,因此作为实验组;而选择A股上市公司是出于比较分析的考虑,作为对照组。随后,我们对样本进行筛选:

(1) 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原因在于这类公司所采取的会计准则与其他行业差异比较大。

(2) 删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获得样本数4267个。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经济金融数据。

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为了检验假说,本文建立了以下模型:

Ccoef=β0+β1*post+β2*treat+β3*post*treat+β4*lev+β5*fcf+β6*tbq+β7*tunneling+β8*lnasset+ε

被解釋变量Ccoef是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其衡量方法借鉴了Wurgler(2000)的估计模型,模型设定如下:

ΔlnIi,t=α0+Ccoef*ΔlnVi,t+εi,t

其中,Δ为差分 ;I为资本投入,以固定资产净值与存货净值之和进行度量;V为资本产出,采用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进行度量;Ccoef 为弹性指标,即投资反应系数,表明资金的变化对盈利能力变化的弹性水平。通过 Ccoef,我们可以较好地衡量资源配置效率水平的高低,其他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3.3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统计

表2是主要变量的总体描述性统计,表3是分组描述性统计,Treat=0是对照组,Treat=1是实验组。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被解释变量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Ccoef)总体均值为-0.018,中位数为-0.089;在对照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均值为-0.039,而实验组样本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均值为0.78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样本的中位数也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实验组也就是A+H股的公司,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更高。其他变量方面,每股自由现金流(Fcf)和和托宾Q值(Tbq)在两组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组的每股现金流均值为0.144,中位数为0.364,而对照组分别为-0.227和-0.060。与Fcf相反,对照组托宾Q值的表现要明显好于实验组,对照组的托宾Q值均值为3.283,而实验组的托宾Q值均值仅有0.985,说明A股上市公司更具成长性。

猜你喜欢

资本市场
媒介资本操控中的舆论传播
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对资本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资本市场是推动“两创”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