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契机 诱发写作

2019-10-21朱一青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习作爸爸作文

朱一青

学生的习作中难得看到带有个性的绿草鲜花,难得看到从心底流出的清泉。“缺少真情实感”便是我们语文老师看学生作文时常有的感慨。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很多学生怕暴露自己的“隐私”,怕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内容成为笑料,因而只写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二是模仿过多,脱离了自己的生活,自然缺少个性。

然而成绩一般的学生,有时诉起不满或委屈来,却是言辞畅达、文采斐然。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用“心”去表达了,所写的是内心深处的感触,是肺腑之言。真情流露,自然具有感染力。陆机的《文赋》中指出:“诗缘情而绮糜。”没有情,就没有魅力。可见,真情乃习作之灵魂。

其实,学生常常为胜利而手舞足蹈,为失败而苦恼忧伤;对自己喜爱的事物表现出狂热,对自己喜欢的人表露出欣赏和感激;对美好充满向往,对丑恶表示愤慨,等等。如果把这些情感注入于习作中,就不会不感人了。因此,老师就要寻找有助于学生写作的契机(“契”是相合、相投;“机”是机会、机遇,“契机”是合乎机遇。“抓住契机”就是在恰当的时候,为目标而采取相应的行动),诱发学生写出富有真情的习作。

那么,怎样才能让中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具有个性的文章呢?

一、创设情境,诱发写作

教师作为主导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现实生活中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从而帮助、带动学生走进生活、走进情感,让学生敞开心扉,流露真情,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

1.投其所好,自主写作

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但个性差异较大,我们可以允许学生“喜歡什么便写什么”。电影、歌曲、球赛等都可以成为触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素材。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创作。比如写“秋”,既可以写丰年收获的快乐,也可以写荒年无收的失落;既可以写秋的金黄,也可写秋的萧索。

2.抓住机会,即兴训练

即兴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特别的事件成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叶圣陶曾经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生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有一天,我因公事上课迟到了几分钟,气喘吁吁地赶到班级门口,觉得不宜进课堂,便悄悄站在门外,里面好不热闹……突然间,我灵机一动,借此“东风”让学生即兴作文。几分钟后,我走进课堂,在黑板上写下“老师迟到之后”,然后挥手说:“写作文。”学生赶快动起了笔。大约半小时后,学生们都已完成了作文。许多习作将当时的“众生相”描绘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真切地写出了富有个性的心理活动。

我们可以利用眼前既成的素材,如值日领导的批评或表扬,课前发生的同学之间的矛盾等。学生亲眼目睹、亲耳听到的突发事件,都可以成为当堂习作的素材。

3.“闲聊”诱导,畅所欲言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聊天”丰富了写作的题材,为作文教学创设了情境。在写《做你的孩子好幸福》这个题目时,我发现学生似乎很难动笔,原因是没有什么有新意的内容可写。虽然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些指导,但结果不甚理想。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一开始便与学生“闲聊”。我说:“我们相处快两年了,今天我想了解你们的父母。请问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什么令你感到自豪的事情?”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我爸爸在亲戚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说完,他就坐下了。我接过话题:“看来你爸爸德高望重,能不能讲一件你认为最能体现爸爸有威信的事?”“有。那天,小姨家里吵得不可开交,我爸爸一出马,很快就平息了事端。”我说:“你爸爸的确能干。其他同学呢?”很多学生踊跃发言,“我爸爸篮球打得好。我看到大家为他喝彩,心中很得意”。“村里的人都夸我妈妈细心、能干,遇到事情我都喜欢找妈妈商量。”

我又说道,你们的故事我很想听,只是时间有限,大家能不能把故事写出来交给我?接着,我又问:“在你心里,爸爸妈妈有没有做过让你觉得对你真的很好的事情?”

“有。这个周末,爸爸妈妈晚上11点才回家,我一直在玩游戏。妈妈正想训斥我,爸爸却摇摇手,又和我一起继续玩了半个小时。之后问我累不累。经他一问,我真觉得很累。接着他又带我到卫生间照镜子,让我看看自己发红的眼睛,又问玩游戏有什么收获?我说不出来。爸爸说,今天的事情不能怪我,我还小,大人不应该回来那么晚。明明是我错了,爸爸却不责备我,反而责备自己。从那以后,我再也不会那样无节制地玩了。”

又有学生抢着说:“我妈是个急性子。那天突然降温,外婆也在当天摔倒了。妈妈给我送来衣服,因为急于回家,边走边回头嘱咐我要及时穿衣,一不小心头碰到了墙。我分明听见她‘喔唷一声。我问她碰疼了没,她却说不疼。我真后悔星期天没听她的话把毛衣带来,……看着她那匆忙的身影,我好想哭。”

其他学生也受到启发,纷纷畅所欲言。于是我让学生着手写作,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富有个性的写作材料在师生的“闲聊”中不经意地诞生了。

二、指导学生学会真诚的“对话”

所谓“对话”,就是写作者通过自己的眼睛细致观察和分析,通过自己的心灵深刻体会和感悟。

1.引导学生与生活“对话”

现在的中学生对“自我”关注有加,对他人的热情却不足。学习生活有些单调,而紧张的学业又使他们无暇顾及美好的风光,再动人的故事他们也熟视无睹。所以,学生们总是感叹无话可说,总觉得没有生动有趣的景和事可写,也没有令人感动的情可诉。

要想不“身处米堆常挨饿”,就要关注生活。学生的生活再单调,他们在家里、路上、校园总能看到一些内容,遇到一些人或事,总要处理一些事情,对所遇的人、事、物、景或所读的书总会产生一些认识、判断和评价。叶老所说的写作“经验”就来自于学生平日里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乃至心灵对生活中普通、平凡的人、事、物、景等的真诚“对话”,即真诚地去观察、认识身边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详细了解它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仔细思考这件事的意义,能得出什么经验教训。真诚地去认识、观察、了解身边的人,仔细看他(她)说了什么话,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处理事情的,他们的动作前后有什么变化。总之,真善美要去抒写,假丑恶要去揭露。经过这样一番真诚细致的“对话”交流,“无素材”的问题基本就能解决了。

有一天,部分学生获得省、市级的奖励。一向严肃的班主任喜上眉梢。课堂上,我问学生:“今天有什么值得提笔写的东西吗?”大多数学生都能想到获奖之事、获奖之人,却没有人想到写写班主任与往日不同的表情。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描写。我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展开想象:“你看班主任正向你走来,你是否感觉到她与往日有些不同?你看她走路的姿势,看她的手,她的腰,她的脚……走近了,你再看她的眼,她的眉,她的嘴……原来她笑了,笑得那么甜!究竟是为什么?”一切都历历在目。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一段细致的肖像描写。我告诉学生:今后写作文,无论是写人、状物、写景,都要这样静下心来,仔细回忆,抓住人物细微传神的动作、表情,抓住景物独有的特征。

2.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心灵真诚“对话”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揭示了作文的本质,即“我们写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話”。因此,老师就要教会学生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己的心灵真诚“对话”,说真正属于自己的话,阐心里悟出的理,抒感动自己的情。这样就能渐渐养成写属于“诚实的、自己的话”的习惯。引领学生善于与自己的昨天对话,回首昨日的幼稚与荒唐、胆怯与无畏,抒写今日的担忧与快乐、丑陋与美丽、失落与豪情,展望未来的生活与前途。善于与自己的灵魂对话:我喜欢什么,我依恋什么,我期待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就会渐渐积蓄起丰厚的情感体验。一旦“对话”形成习惯,学生拿起笔来,就会文思泉涌,使情感无拘无束地释放。如此,他们笔下的作品绝对是真挚感人的。

这样的例子其实有很多。我的一位女学生曾经捡到六百元钱,并归还了失主。这位学生的经济条件不好,能做到拾金不昧是不容易的。学校领导让她谈谈感受,她面对众人说了些空话、套话。其实,有这样的好事,何不叫她好好利用这一素材进行写作练习呢?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在表扬一番之后,询问她捡到钱时的心理,是否只是简单地想归还失主。她脸微红,低声说道:“我去过超市,想买东西……”我又表达了对她的佩服之情,叫她把当时所有的想法都描写出来,不要放过任何细节,包括一闪而过的想法。她真没令我失望,写出了当时是如何想拥有这笔钱,又如何感到超市营业员异样的目光,如何想到妈妈说的做人要“硬气”,又想到失主的焦急,以及自己归还钱之后的轻松愉悦……她把当时全部的想法毫无遗漏地展现了出来。在征得她同意后,我在班级里读了她的习作,全班同学热烈鼓掌,评论说:“很真实,很诚实。”“很细腻。”“她捡到钱归还失主,我很佩服她;而现在更加佩服了,佩服她敢说真话。”“勇于剖析自我,能够抵制诱惑,是个‘女汉子。”

于是我对学生们说:“她敢于同自己的心灵真诚‘对话。也只有她才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也只能是她才能细致地描写出自己当时全部的想法。我们今后写作也要多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的事,同时用心去体会,把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一面袒露在读者面前。这样文章才富有真情,读者才会喜欢。”

冰心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读者真实,首先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只有这样做,才可与读者有情与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撞击,否则就如沈德潜说的“以无情之语而欲动人之情,难矣”。

当然,写作是需要磨练的,如语言的锤炼、修辞的运用、谋篇布局的技巧等等。“真情”加“功夫”无疑是成就好文章的关键。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少了它,文章就成了无源之水,变得毫无生气。

猜你喜欢

习作爸爸作文
我和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