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RBR在医学图书馆编目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19-10-21方芳陈怡

医学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编目

方芳 陈怡

摘要:本文主要对FRBR的基本原理、构成要素及其对图书馆的价值进行简要分析,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其对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影响,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分析FRBR模型在医学图书馆编目工作中的价值。探讨FRBR模型在医学图书馆中的推广应用,健全规范档体系建设,实现编目标准的统一化,改进和完善图书馆编目工作。

关键词:FRBR模型;医学图书馆;编目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components and value of FRBR, and analyzes its impact on library cataloging in term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bining reality with strengths and avoiding weaknesses, analyzing FRBR model in medical library The value of cataloging work. Explore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RBR model in medical librar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ed file system,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cataloging standards, and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cataloging work of libraries.

Key words:FRBR model;Medical library;Cataloging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图书馆编目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一方面信息资源的巨量增长与文献资源的更新换代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编目工作模式,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图书馆势必要通过简化编目流程、开展联合编目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实现编目控制;另一方面,用户对图书馆提供详尽与高效服务的期望和需求也越来越高[1]。图书馆编目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促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反思和探索书目记录功能创新的可能。1990年,IFLA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书目记录研讨会,正式提出了FRBR决议并成立研究组,深入开展对书目功能的研究。1998年IFLA正式发布《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其内容主要包括:①为那些记录在案,并被用户所需要的书目数据设定一个框架结构,并给出明确的定义;②为国家书目记录建构科学实用的基本标准。这一报告严重冲击了传统编目理论,并引起了在图书馆界的高度认同和关注。美国国会图书馆于2002年研制了一种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FRBR)显示工具,尝试将原本是MARC格式的书目数据以FRBR的理念分层显示出来,2003年OCLC也開发出一套转换算法,开发了一个将书目数据库转换成FRBR的小说原型书目系统。随着FRBR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FRBR也开始调整和修正,并改名为RDA(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力求与FRBR、FARD兼容。由此可见,FRBR的应用在推动国际编目领域的变革,实现规范控制和图书馆目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FRBR的应用有助于编目工作模式的创新,扩大了医学图书馆资源类型,拓展医学图书馆编目用户范围,与用户需求结合更加紧密[2]。本文主要介绍将FRBR实际运用到我院图书馆中,探讨FRBR对于医学图书馆编目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价值。

1 FRBR概述

1.1 FRBR基本原理  FRBR采用的是树形记录模式,它将作品视为结构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形成一条基本记录,进而把整体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并在每个层次上分别建立一条记录,通过这种模式来实现对作品载体表现、内容表达以及单件确立。每层记录之间彼此连接,以此形成FRBR书目数据的主体结构。FRBR实际上就是利用E-R模型来构建一个整体框架结构,为书目记录数据结构及其关系的确立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

1.2 FRBR模型的构成要素

1.2.1实体要素  FRBR模型中涉及图书馆的书目实体要素主要包括:①知识创作类产品:主要包括作品、载体版本、内容版本及单件等;②责任者: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团体;③作品主题:包括对象、事件、概念和地点。对象泛指图书馆所有要素;事件指涉某种行为或也已发生的事实;概念意指抽象性的构想或想法;地点则泛指所有的、物理或时间范畴意义上的地理特征[3]。

1.2.2属性要素  FRBR模型中的所有书目记录均有各自的特定属性,主要包括:①固有的特征,既包括大小、体积、重量等外部特征,也涵盖了书名页、封面说明等标记信息;②人工添加的、具有特指性的标记符号或特性(如编号等)。在FRBR模型的实体要素中,作品的属性主要以出版时间、出版形式、绘图作品中的坐标、底色等形式表现出来,而载体、内容版本及单件的属性相对较多,如载体版本中的检索项、内容版本中的再版、修订性等等。而在责任者实体大都有称谓、日期、题名项等属性,这些属性构成了规范控制的主要项目。

1.2.3关系要素  FRBR模型中的关系要素泛指不同实体间的相互作用、联系及方式等。其功能主要方便用户检索书目记录,协助其识别检索结果的实体之间的关系。FRBR模型在表述作品、作品内容及作品载体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该模型将不同记录之间的关系结构化,便于对这些书目记录的相关性进行描述。通常情况下,FRBR模型下的关系定义是通过描述性物理单元、书目记录与馆藏资源的链接,或者是通过一定题名标目表述出来的。此外,FRBR还通过记录之间的“责任关系”,可以实现某一作品与其它作品相关联,或者是与特定的内容表达、单件和载体表现关联起来。

1.3 FRBR的价值分析  FRBR对图书馆描述文献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其价值甚至可以与阮冈纳赞的分面分类法相提并论。从利用层面上看,FRBR是建立在ISBDs与巴黎原则等传统文献描述基础上的一个层次模型,它是对传统编目规则的推陈出新,将原有的线性描述发展为分层描述,这一特征使得FRBR模型能够顺利实现对传统文献描述方式的兼容,例如FRBR也可以用MARC格式描述出来,尤其是MARC21的推出,使得二者的兼容性更为便利。FRBR在图书馆的应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利用FRBR能有效整合同一作品属性下的不同表达,如鲁迅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FRBR能将这些译著统一整合到同一作品类目下,同理,有的期刊随着时间的推移或改名、或变动,通过FRBR都能将这些不同的载体表达整合在同一题名类目下;②FRBR的价值体现在元数据的互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元数据结构的不同,在其互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衰减现象,如DC与MARC格式的互操作过程中会丢失很多信息,用OAI实现MARC数据的互操作,也会丢失很多MARC数据信息。而在引入FRBR模型后,元数据[4]的互操作就可以实现规范化,即如何表征一个在作品层面的互操作,如何表征一个在表达层面的互操作,如何表征一个在形式层面的互操作。作为一个文献信息描述模型,FRBR能有效引导不同元数据间的彼此映射,这也是其在文献描述方面所具备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2 FRBR对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编目向来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核心环节。分编工作决定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具体典藏位置,由此构成了传统图书馆以文献资源为中心,以书目为导航,组织和引导用户利用馆藏资源的工作流程。传统意义上的编目工作主要在载体表达这一层次上建立书目体系,进而形成以图书、期刊和电子文献等要素来构建其工作模式,其工作重心大都以图书编目加工为主,较少有书目服务一类的要求。因此在用户体验、用户需求等方面有所欠缺。FRBR工作的推进势必为图书馆员摆脱琐碎劳动、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带来曙光。FRBR使得图书馆编目从随着FRBR工作的推进,以及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国际编目规则RDA的修订,E-CIP计划的推广实施以及图书馆分类排架工作的变革,图书馆编目流程势必也要随之而变革。借助于网络技术的便利,FRBR将书目中的各项内容载体关联起来,在以“作品”为中心的书目理念指引下,克服了传统编目中书目数据单一、平面化的缺陷。形成了一个汇聚了多种关联文献的立体化网络结构,开创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实践应用的新模式。

2.2不利影响  虽然FRBR在图书馆编目工作中拥有广阔的前景,但也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2.1文献信息内容表达的著录  如前所述,FRBR模型下共包括作品、载体表现、内容表达和单件等4个层次,作品、载体表现和单件所附载的信息分别由规范记录、书目记录和馆藏记录来体现,但内容表达所附载的信息在传统目录体系中并没有对应的记录予以体现,以至于即便是依据FRBR理念建构的OPAC检索系统也没有将文献记录划分为4个层次,而只是分为2个(作品与载体表现)或3个(作品、载体表现及单件)。记录的层次划分不仅涉及到理念归属,更涉及到实践应用。内容表达的各项属性在具体操作上最难确定,使得文献的内容表达信息一直没有相应的规范记录[5]。

2.2.2提名项的统一著录  虽然FRBR在图书馆展示了其广阔的前景,但在具体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在FRBR模型中,作品提名项确定为统一题名,但目前作品题名选取在MARC格式中还存在一定难度,就更别提统一题名著录了。根据《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精神,作品和内容表达统一题名是必备检索点之一,而目前国内编目实践中很少开展统一题名著录。无论是MARC格式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都没有就统一题名项作规范要求,各编目机构大都依据各自的规则统一题名项。此外,无论是国家图书馆的联合书目还是CALIS联合目录都没有将统一题名列入必备检索点。这就使得基于FRBR模型中的书目记录统一题名成了难题。

2.2.3规范档体系建设  基于FRBR模型构建的OPAC检索系统的检索入口主要以文献主题、责任者和题名为主,与此相对应就要求编目机构不仅要建立主题规范档和责任者规范档,还要建立题名规范档,否则就难以实现特定个人、团体和主题的作品、载体表达、内容表达和单件的有效检索。因此,图书馆界要引入FRBR体系,就要着力健全规范档体系建设,实现编目标准的统一化。

3 FRBR在医学图书馆编目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3.1有助于编目工作模式的创新  以往在医学图书馆传统编目工作中,馆藏索书号和编目数据的制作,大都需要在馆藏文献上架之前进行。而在引入FRBR模型后,编目数据大都采用在版编目(CIP)或网络书目资源,其工作流程也将转变新的模式,即在版编目→采访→分编典藏→流程→书目服务。

在馆藏文献进入流通环节之后,编目员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到以书目数据维护、名称规范控制和参与学科信息建设等工作上来,并充分发挥其在信息组织方面的优势,帮助图书馆用户从海量信息资源中发信、甄别、選择和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资源[6]。

3.2扩大了医学图书馆资源类型  FRBR理念的目的之一就是拓展其信息资源研究范围。其所涉及到的数据资源不仅包括文献资源,也包括音乐、音像、地图和三维动画,研究范围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物理载体形式及其表现形式,也展示了所有书目记录信息的表达形式。如此一来,即使处在信息资源类型不断推陈出新的信息时代,图书馆编目工作依然能够对信息资源实施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当前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下,医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业已延伸到各种类型的电子信息资源,既有医学信息资源全文数据库,也包括最新会议信息、医学进展、各种医学论坛等等。医学图书馆编目工作人员应努力提高处理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能力,不断推动编目业务创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医护人员的信息需求。

3.3拓展医学图书馆编目用户范围  在传统图书馆观念中,编目工作主要围绕图书馆用户开展工作。但随着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的发展,编目工作不仅局限于图书馆业务工作范围,也涉及到了文献资源的生产(出版社、图书公司)、传递(书商)和数字信息媒介(各类网站),它们也需要编目工作实现对信息组织的指导和组织。依据FRBR工作理念,图书馆书目记录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可以提供给更大范围的用户使用,既包括图书馆员、出版者、也包括各种类型的图书馆用户[7,8]。

3.4与用户需求结合更加紧密  FRBR模型体现出来的编目思想,突破了传统文献资源语种和载体类型的界限,深入到作品的内容表达和知识单元中,它不仅划分了用户利用书目记录的四项基本任务,也在依据用户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开展了与对应的实体关系、属性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的逻辑关系和属性,还在此基础上囊括了国家书目记录所包含的数据元素。便于图书馆能从用户信息需求的角度构建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此外,FRBR也非常重视用户需求对书目记录的参考价值,只有建构在用户需求基础上的书目记录,其价值和生命周期才能更加长久。

参考文献:

[1]詹丽华.FRBR视角下网络文献资源类型的识别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7):26-30.

[2]钟翔.RFID在图书馆编目实践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四川省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1):59-62.

[3]詹丽华.面向用户任务的FRBR用户情景分析及个性化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9,37(2):111-115.

[4]贾明静.科技文献组织与揭示的基本框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4,46(6):68-75.

[5]王寧宁.IFRBR实体-关系模型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10):37-41.

[6]朱清清.FRBR化的应用现状及编目环节的应对策略[J].图书情杂志,2017(2):46-50,55.

[7]袁硕.FR家族概念模型统一版——《FRBR图书馆参考模型》初探[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1):31-36.

[8]翁畅平.中文编目规则FRBR化发展研究[J].图书馆界,2015(6):50-53.

收稿日期:2019-6-11;修回日期:2019-6-19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编目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提高高校图书馆编目外包数据质量的途径
新形势下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变化与创新思考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探讨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藏文图书编目中的比较研究——以ILASII和GDLIS为例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契机探讨
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发展探讨
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创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