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环境下的医学云数字档案馆建设

2019-10-21董云龙胡家瑞张凯元

医学信息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云计算互联网+互联网

董云龙 胡家瑞 张凯元

摘要:医学数字档案馆通过存储和利用医学档案信息资源为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然而其性能较差,直接导致了档案数据量少、使用率低、智能化低。为了解决这些弊端,需要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存储能力和网络环境作为支撑。因此,本文主要介绍我校在原有的医学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云计算、区域网络等技术,创新医学数字档案馆的体系结构和服务模式,解决原医学数字档案馆存在的问题,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提供高质量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医学数字档案馆;云计算

Abstract:The Medical Digital Archives provides medical service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y storing and utilizing medical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However, its poor performance directly leads to a small amount of archive data, low usage rate and low intelligenc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drawback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strong computing power, storage capacity and network environment as suppor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school's original medical digital archives, combined with "Internet+", cloud computing, regional network and other technologies, innovative medical digital archives architecture and service model, to solve the original medical digital archives The problem is to provide high quality services for med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 words:Internet+;Medical digital archives;Cloud computing

醫学涉及到人、动物、疾病、药品、设备等多个方面,及时、充分的获取相关信息对医疗、教学和科研至关重要,但目前大多数医学档案馆存在档案数据量少、直接使用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运算、存储和网络能力差,信息化技术落后。云计算运算、存储和高速网络能够增加医学数字档案馆存储的信息量,同时加快信息处理速度。我院在“互联网+”背景下,将医学档案馆与云计算、资源共享、数据转换相结合,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医学云数字档案馆,提高了电子档案的直接使用率;再将其与智能化结合,从深层次支撑和辅助医学的医疗、教育和科研,为其提供高质量服务,现介绍如下。

1医学数字档案馆的变化及其意义

随着信息资源的海量化增加,目前大多数医学档案馆只能提供内部信息,但在云计算的运算、存储和网络能力的支撑下,医学云数字档案馆能够同时保存和使用的信息资源数据量剧增,打破了原有界限,融合区域内多个医学档案馆为一个医学云数字档案馆。其优点如下:①患者档案剧增可以帮助医生有针对性地多掌握患者信息,提高诊疗的有效性和治愈率;②大量疾病档案可以作为医生学习资源以便于医生提高对应疾病的诊疗水平,同时增加教学案例,也便于医学科研寻找突破口;③设备与医药档案实质上应该登记的是每台设备的所属地、空闲时间、检测内容及成功率等,登记的是每种医药的疗效、获取方式、注意问题、以往效果等,以便于医生寻找最适合于患者疾病的检测方案和治疗药品,便于因地制宜地为患者寻找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治愈率;④此外,融合区域内多个档案馆的医疗数据便于以病例为基础进行预防、控制传染病,对于政府部门也能够提高医学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

医学云数字档案馆的另一个特点是信息资源的易用性,以往信息资源不能够被直接使用的原因主要有:①终端问题:终端可能是手机、PC、笔记本电脑等,不同终端在存储空间、计算能力、屏幕大小、网络能力等方面差异过大;②网络问题:不同类型的终端能够直接连接的网络往往不同;③用户不同:其期望的信息资源类型不同。如果在云医学档案馆形成的过程中与不同的网络、终端相互结合则能够实现以往一个网络上使用的终端被用于多种网络,同时比多个档案馆分别连接不同的网络成本低[1];如果能够按照用户需求设计不同的方案提供信息资源则更能够满足用户需要。以现实事例说明,其可能的优点有:①不存在电信网络的环境下,通过手机可以将档案内容展示出来,改善了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②按照实际需要提供对应的资源,必要的时候可只获取档案的一部分,甚至还可以转变文件类型,适应不同的终端设备使用,缩短了医学教学、科研和医疗中获取资源所需要的时间;③紧急的环境下,借助计算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期望获取的信息,这使如手术之类的紧急环境下获取进一步信息成为可能。

与传统医学档案馆相比,医学云数字档案馆具有智能化的特点,不仅能存储医学档案,还能通过云计算的计算、存储能力为智能化提供基础的运行环境,其意义包括但不限于:①患者、疾病的智能化:医学云数字档案馆以以往数据为基础帮助临床医师判断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而辅助诊断和医疗,提高治愈率,同样促进医学教学和科研的发展;②医药的智能化:在能够获取的多项医药中选择若干最有成效的治疗方案,供临床医师选择,提高诊疗的有效性,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有效性,提高患者满意率;③设备的智能化:根据患者和疾病情况,结合能够使用到的设备选取检测方案和治疗方案,依据每台设备的作用、有效性、位置、空闲时间等选取设备,一方面能够找到检验和治疗最有利的方案,避免患者因为排号而延误病情,同时又充分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医疗个性化。

2医学云数字档案馆的实现、体系结构与服务模式

传统的医学档案馆以计算机作为主机,依靠主机内的运行环境供程序运行,借助数据库存放医学电子档案数据,使用者再通过程序与主机交互。医学云数字档案馆的技术变化主要是云计算、“互联网+”、资源共享、数据转换和智能化的参与。医学云数字档案馆需要基础的硬件环境:①需要整体的硬件环境,类似“主机”,但功能强大,能够随时、随需使用,基础硬件如用于网络、存储、计算等的硬件,相关数据、文档等经过虚拟化后使用;②网络连接上要与“互联网+”结合,将云档案馆与多種网络连接,可以参考中国通信学会理事张宏科博导的成果[1];③这个层次在体系结构中对应“资源层”,服务模式中对应“基础设施即服务”。

传统医学档案馆需要运行环境支持软件运行,通常是在操作系统(如Windows)基础之上部署软件的运行和编译环境,云档案馆与之类似,不同点在于云环境下操作系统需要虚拟化以便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共享方面,建议采取权限的方式,被授权的视为允许使用的资源;数据转换方面,即如何提供能直接使用又最符合需要的信息,建议用户先规划自己愿意直接接收到的信息类型,然后转换数据[2,3],最后提交给用户;在智能化方面,其实质是基于大数据模型的决策分析,如智能诊断系统,目前已经有中医处方辅助推荐系统出现,其他方面与之类似;患者、疾病、设备、医药都有一定的价值[4],权限、数据类型信息、智能化数据均有需要,各类数据需要保存在数据库中。该层在体系结构中对应“工具层”,服务模式中对应“平台即服务”。

传统医学档案馆以软件的方式与用户交互,医学云数字档案馆与之类似,即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的形态与用户交互,增添区域云医学档案馆相关软件,对应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服务模式中的“软件即服务”。

3建议

“互联网+”环境下的医学云数字档案馆,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一个整体。“互联网+”与医学数字档案馆的结合,需要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与互联网的相连,使医学云数字档案馆具有数据量大、易使用、智能化的特点。

对于扩大医学数字档案馆数据量的问题,首先要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其次涉及到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建设。存储空间问题方面,可以选用相关设备后借助云计算技术解决。医学档案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均需保留区域相关的记录,以便于支撑区域性疾病的教学、科研和医疗,也可以用来建设区域性医学云数字档案馆。

对于资源易用性,其实质涉及到数据能否被用户使用和数据是否便于被用户使用,包括如下方面:①数据能否被用户使用,关键在于用户终端与数据在屏幕大小、存储空间大小、网络速度等方面的要求是否匹配,用户使用的数据格式建议由用户自身规划,系统再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最适合用户的数据格式;②如果用户只需要档案的一部分,可以借助文件分割等技术,但需要以用户需求为依据;③部分情况下用户需要的可能只是文件中的部分内容,建议提前采用人工辅助自动化判断相关电子档案的信息,并且以文本方式进行记录,只有必要的时候再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

在医学云数字档案馆的智能化方面,建议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选择最佳方案。一般智能化通常要结合用户的喜好和客观现实,选择会比较多,此时建议进行优先级排序,为用户提供最佳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

[1]董平,秦雅娟,张宏科.支持普适服务的一体化网络研究[J].电子学报,2007,35(4):599-606.

[2]王晓明,栾梅,张龙昌,等.物联网融合网络数字档案馆云服务框架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7,27(9):129-132.

[3]王晓明.三网融合环境区域云数字图书馆构建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5):227-230.

[4]梁恒肇.中医处方辅助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电子科技大学,2018.

收稿日期:2019-4-25;修回日期:2019-6-5

编辑/钱洪飞

猜你喜欢

云计算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