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生的“荷”“月”意蕴解读
2019-10-21卢细芳
卢细芳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高中经典课文,对该文的研究论文可谓数不胜数,极其有趣的是,无论基于什么样的视角,解读出什么样的结果,似乎总与文本息息相关,而没有任何背离之意。笔者也多次执教该文,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尤其是当我们的视角面向当下的学生时,我们读文中的“荷”与“月”,总能够读出新的意蕴。
一、面向学生解读文本的三个层面
《荷塘月色》围绕“荷”与“月”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两个意象之间呈现出一种立体交互式的结构。立足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审美情趣,可以从审美层面、情感层面和品格层面对“荷”与“月”的意象做出解读。应当说,这样的界定是非常合理的。面向学生从审美、情感和品格三个层面去解读本文的教学取向中,有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面向学生,即文本的解读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理解,同时又要超越学生已有的理解;二是三个层面,即文本的解读要遵循审文章文字及意境之美、领略文字背后的情感、在文字解读中形成品格认识的步骤。而基于这两个原则进行文本解读的基本载体,其实就是课文中的“荷”与“月”。
在感悟荷月之美的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几乎都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美感——既有荷塘,又有月色,怎么可能不美呢?而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学生此时所认识到的荷塘月色之美,与其说是朱自清描述出来的美,倒不如说是学生自己构想出来的美。其实就算是学生学完本文之后,再让学生说荷塘月色之美,大多数学生仍然是基于自己的想象去感受那种美——这种美往往有了荷塘,有了月色就足够了。所以这给教师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基于朱自清笔下的文字,去感受朱自清所感受到的那种荷塘月色之美呢?
基于文字去构建表象是第一步。描写荷塘和月色的文字学生应当是熟记的,凭着高中学生的想象力,这些文字会让学生自然产生一种意蕴之美。而在此基础上,再站在作者的角度,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领略这些文字背后的情感,就会对“荷”与“月”的品格认知形成升华,如有学生说:“在那一瞬间,我发现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共同演绎着‘洁之美。”
二、以文本解读驱使学生修身养性
如果说一篇经典的课文不能让学生修身养性,那无论如何是对不起这篇课文的。很显然,修身养性不是把文字或者道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解读文字中不断感悟。《荷塘月色》除了让学生感悟“荷”与“月”,又怎么可能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呢?
在文本解读之初,笔者首先让学生基于课文的题目去构思一幅荷塘月色的画面。这实际上是一个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基础与价值取向,进而以“荷”与“月”表现自己认识的过程。结果表明,不同学生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大大冽冽的学生,想到的可能就是一个荷塘和一轮明月;而心思细腻的学生,想到的则是荷塘与明月相互映照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朦朦胧胧的意境。
不管学生此时建构出来的认识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已有的认识去解读文本,是必然的选择。于是结合上面所说的三个层面的解读,生成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笔者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阅读这样優美的文字,你觉得在精神层面能够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因为习惯了文字的表层解读、习惯了用并非出自自己心灵的文字去机械地回答一些问题的高中学生,客观上已经少了很多与心灵对话的机会。此时笔者提出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暂时忘了考试,真正沉浸到文字当中去。于是,“采莲”的遐想,“风流的季节”的展望……就成为学生内心的感受,那一刻,他们的心更静,情更真。
三、面向学生意味着教师走向学生
回顾对这篇课文的解读,笔者强烈地感觉到:只有解读教材的视角转向学生时,只有真正面向学生时,文本的经典意义才能在学生的世界里生成。
面向学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教师走向学生。也就是说,教师不再是沉浸在自己预设的世界里,而是敞开大门接纳学生的已有观点,或者是新观点,然后跟着学生或者带着学生,一同走向文本意义的彼岸。走向学生是一种隐喻,走向学生不仅是教师心理上与学生的接近,更强调在接近的时候能够从文本出发,建立趋同的文本理解,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引导作用,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智慧召唤。譬如解读《荷塘月色》,教师心中对文本的理解如何传递给学生,实际上首先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当教师面向学生、走近学生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亲其师,其后才有可能信其道,进而才有可能在文本解读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言意共生。
高中学生面对经典文本时,实际上是有着多重解读视角的,语文教学也应当接纳这种多元选择,只有这样文本解读才有价值。而面向学生,则是这种价值彰显的前提。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面向学生不仅是一种教学意识,其实也是一种教学能力,什么时候意识与能力能够达到完美的结合,那面向学生就真正实现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