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小灶火青玉结构测试分析
2019-10-21
(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 丹东 118008)
笔者本次测试的标本,是在昆仑山脉中段的格尔木市的小灶火矿区采集。本文对青海小灶火矿区青玉的结构测试分析,为青海青玉的鉴定和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显微照相分析
本文测试用到的显微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的偏光显微镜,拍摄和观察条件为分为单偏光下和正交偏光下。
(一)透闪石显微结构划分
透闪石在单偏光下呈现无色,正中突起[1],解理发育明显,在正交偏光下,其干涉色为二级蓝绿至橙红色。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专业书籍(张蓓莉,系统宝石学),本文依据矿物间的组合方式和相互关系将显微镜下青玉的结构[2]划分为以下四类。
(1)毛毡状变晶结构
(2)放射状变晶结构
(3)纤维状变晶结构
(4)鳞片状变晶结构
(二)小灶火矿区青玉的结构特征
(1)DZH-2标本的结构特征
A3 DZH-2-3显微薄片镜下特征(显微变晶交织结构)
由观察正交偏光显微照相可得知,标本绝大部分地方是呈现二级蓝色干涉色,而且,出现白色和蓝色干涉色的交替变化,同时形状为柱状。根据《晶体光学》中关于透闪石、阳起石在正交偏光显微照相下的描述,由此可推断为透闪石;其中存在干涉色为二级绿色的部分,呈现柱状、纤维状,可推断为阳起石。
透闪石呈现放射状变晶结构,透闪石在局部形成柱状形状,接着几个局部柱状的透闪石以某个点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在转动载标盘时,标本出现几个部位的依次消光,根据上段关于透闪石阳起石成分的论述,可知透闪石的放射状变晶结构即表现为不同部位的依次消光。
在观察中还发现,除了透闪石和阳起石之外,还存在一些杂质矿物成分,有黑灰色的小点,转动一周观察,始终呈现黑色和灰色。
(2)DZH-3标本的分析
B3 DZH-3-3显微薄片镜下特征(不等粒变晶结构)
与标本DZH-2类似的是存在二级蓝色干涉色和二级绿色干涉色的部分,因此可推断为透闪石和阳起石。
在该标本中,透闪石的结构呈现为典型的毛毡状变晶结构,透闪石颗粒细小,无定向的大范围的分布着,而且,基色为白色的部分即透闪石的部分在转动载标盘一周时可出现相邻两边交替出现蓝色干涉色的现象,这些都显示DZH-3号标本为典型的毛毡状变晶结构,这是软玉的特征结构。这种结构的软玉,往往矿物颗粒细小,显微结构细腻。
(3)DZH-9标本的分析
存在与前两个标本类似的二级蓝色干涉色和二级绿色干涉色,由此可知存在透闪石和阳起石,由于其中蓝色干涉色的部分占据着绝大部分,由此可得出透闪石为其主要组成成分的结论。
图3 DZH-9显微薄片镜下特征(鳞片状变晶结构)
在DZH-9号标本中,既有放射状变晶结构,也有纤维状变晶结构,还有鳞片状变晶结构,其中占主要的是纤维状变晶结构和鳞片状变晶结构。
(三)结果分析
所有样品中,DZH-3号标本相对于DZH-2和DZH-9结构更加细腻些,透闪石矿物的定向性也更好一些。这些特征与偏光显微镜下的特征一致。
青海青玉透闪石的纤维化程度、几何尺寸、组合形态与相互间聚合的紧密度,成为决定青海青玉质量的基础。
青海青玉中存在的以交代早期矿物形成的似斑状透闪石,提示了透闪石形成的多期次性。斑状结构中的透闪石,是生长过程中的多期生长及重结晶所造成,在接触变质、热液及地质应力的综合作用下,透闪石柱面或层面上的组分有相应的溶解并迁移到柱体两端或纤维两侧沉淀生长,其结果造成青海青玉中透闪石以纤维状晶体形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