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干预方式对高血压前期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2019-10-21田相亭杨辉剑陈勇池

关键词:贝沙坦胆红素内皮

田相亭 杨辉剑 连 环 郑 猛 黄 健 陈勇池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广东 广州 510080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七次报告(JNC7)将血压水平在120~139/80~89 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1],高血压前期已经存在血管功能障碍、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 )是内皮细胞受到各种刺激因子致损伤和凋亡时释放至外周血的亚微米级颗粒,检测循环中EMPS水平可反映血管内皮功能[2-3]。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的指标。本研究通过观察高血压前期者分别行1年的生活方式干预(TLC)和伊贝沙坦治疗后两组之间、baPWV及EMPS变化,比较TCL与伊贝沙坦干预在改善高血压前期者动脉弹性,延缓高血压进程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6 年7月—12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共90例,年龄32~74(54.7±8.5)岁,其中男性67例,女性23例,高血压前期的诊断标准参照JNC7的标准,血压水平在 120~139/80~89 mmHg诊断为高血压前期,排除确诊高血压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冠心病、心功能能不全、脑卒中心脏瓣膜病变及主动脉病变等患者。

1.2方法

1.2.1基线资料收集及血清学检测 入选时采集全部入选者的吸烟史、酗酒史、服药史、家族史等,次日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浓度,留血标本检测血浆中循环EMPs,并于1年试验结束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

1.2.2血浆EMPs测定方法 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静脉血 3.5 ml 置于真空柠檬酸盐抗凝管中,于 160 g 离心力下离心 10 min 获取含血小板丰富的血浆,继之含血小板丰富的血浆经过 1000 g 离心 6 min 以获取乏血小板血浆。取 50 μl 乏血小板血浆,加入特异性荧光抗体(anti-CD31-PE,anti-CD42-FTTC)或同等数量的同型对照抗体(流式专用抗体均购自法国Becman Coulter Immunotech公司),在室温下孵育 30 min 后加入适量鞘液即上流式细胞仪(Epics Altra , Becman Counter,美国)进行检测。将前向角及侧向角置于 Log 通道。样本检测前以直径为 1.0 μm 的标准微球在前向角定门,标准微球位于的前向角是门的右上方,故门内的微颗粒大小均<1.0 μm。门内收集到的微颗粒进一步在 525 nm(PMT2)和 575 nm(PMT3)的光电倍增管进行异锍氰酸荧光素和藻红蛋白荧光强度的分析。两色法定义 EMPs 为<1.0 μm 且 CD31+/CD42-。每支检测的样本流式管中已加入已知数量的绝对计数微球(购自法国Becman Coulter Immunotech公司),依据绝对计数微球的浓度换算得出 EMPs 浓度。

1.2.3baPWV测定方法 要求受检者检查前一天及当天禁止饮酒,检查当天禁饮咖啡及浓茶,禁止吸烟。受检者取仰卧位,平静休息5 min后应用Vital Spec心功能级动脉硬化检测仪(上海三埃弗公司)开始测量。将心电采集装置夹于双腕部,心音采集装置置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以记录心音,四肢血压袖带缚于上臂及下肢踝部,上臂袖带气囊标志处对准肱动脉,下肢袖带气囊标志处位于下肢内侧,袖带下缘距内踝1~2 cm。仪器自动收集并记录两次10 s的上臂和双踝的容量脉搏波形,以第二个10 s的数据用以分析。仪器自动给出BaPWV 值。

1.2.4试验流程 入选的高血压前期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及伊贝沙坦干预组,入院时测量并记录PWV及循环EMPs水平,1年后复测记录PWV及循环EMPs水平。将血管病变指标数据的所有相关信息有专人负责进行核对并录入数据库,最后有统计学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治疗前TCL组和ARB即伊贝沙坦干预组组间基线资料的比较

治疗前2组在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

2.2TCL组和ARB组即伊贝沙坦干预组治疗前、后两组循环EMPs水平、baPWV水平及高血压发生率比较。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循环EMPs水平、baPWV水平比较

3 讨 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血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及肾脏疾病等并发症。不仅致残率、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资源,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医疗负担,已成为目前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前期虽血压水平正常,但已存在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加快、左心室肥厚等,提示高血压前期虽然血压水平<140/90 mmHg,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已存在亚临床血管病变。有充分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这些亚临床血管病变指标,如IMT、PWV、左室肥厚等是独立的心血管病预后预测指标。部分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在正常高值人群中PWV 和血压共生共利存在,PWV>13.5 m/s 是高血压前期者进展为高血压的独立预测指标。改善生活方式特别是有效地降低体重指数在一些研究被认为可以延缓高血压的进程,但是非药物方式预防高血压进程的效果有限。在一些药物预防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中显示,给高血压前期人群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比改善生活方式更为有效地延缓了高血压的进程,降低了高血压发病率。

内皮功能障碍一直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环节。内皮微颗粒(EMPs)是内皮细胞因各种刺激因子致损伤或凋亡时释放入外周的亚微米级颗粒,是反映内皮功能的新的血液学指标,EMPs 不仅反映内皮功能障碍,也是促进内皮损伤的因子之一。临床研究中发现,EMPs 生成增多反映的内皮损伤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的起始步骤。本研究结果显示,①本研究随机分到生活方式干预组45例研究对象, 1年后循环EMPs水平、baPWV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② 随机分到伊贝沙坦干预组45例研究对象,1年后循环EMPs水平、baPWV水平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伊贝沙坦干预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③1年后伊贝沙坦干预组循环EMPs水平、baPWV水平与生活方式干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伊贝沙坦干预较生活方式干预在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高血压前期者应用伊贝沙坦干预较生活方式干预在对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等效果更明显。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样本量偏小,有待进一步研究两种干预方式对高血压前期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猜你喜欢

贝沙坦胆红素内皮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