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不同影响力国际医学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变化趋势分析

2019-10-21伊现富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医学期刊分区比例

■于 萍 伊现富

1)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 3000702)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 300070

科技期刊是人类发现新知识、获取新思路的重要工具之一,自17世纪诞生以来一直对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近代文明的“传播者”和“教育者”[1]。科技期刊中服务于医药卫生行业的医学期刊,在医学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引领着医学研究的方向[3],其中高影响力医学期刊更是临床医生的重要情报来源。然而,Steinberg等[4]分析了8种高影响力国际医学期刊的数据,发现1994─2013年发表的基础研究文献的比例减少了40%~60%,且近10年的降幅最大。众所周知,从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到30年后的今天,医学基础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传统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时代[5],这不仅为解决各种医学问题带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临床医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他们只有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分子机制,才能适应和推动精准医学的发展。但是,作为医学研究的“引领者”,国际高影响力医学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的比例逐年降低,这一现象不适应精准医学时代的发展,引发了医学科研人员和医学期刊编辑的广泛关注。2018年2月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TheLancet)就对此发表重要评论[6],呼吁业内人士提高警惕,避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严重脱节。

迄今为止,关于此现象的研究仅涉及9个医学专业学科的11种医学期刊,而且它们都是高影响力医学期刊[4,7-8]。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即在不同的医学专业学科、不同影响力的医学期刊中是否均存在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的现象,仍有待细致的研究。本文依据Web of Science(WoS)学科类别,从《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分区的角度选取涉及17个医学专业学科的68种医学期刊,分析1987─2016年近30年来各医学专业学科中,不同影响力国际医学期刊所发表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变化的趋势,为医学期刊编辑和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同时为我国医学期刊在精准医学时代的发展提出建议,更好地发挥医学期刊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交流中的作用。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

依据WoS学科类别选取17个医学专业学科,在每个学科中按照JCR分区,即1区(Q1)、2区(Q2)、3区(Q3)和4区(Q4),各选取一种期刊,最终选取68种医学期刊作为实验组。按照同样的策略,选取6个基础学科中的24种期刊作为对照组。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只选择研究性期刊,将综述性期刊排除在外。所选期刊的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所选期刊的刊载文献,文献的发表时间限定为1987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表1 按学科类别和JCR分区选取的期刊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根据Steinberg等[4]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所选期刊中刊载的基础研究文献。为了保证检索的全面性,该检索策略在限定基础学科范围时定义得很宽泛,包含了所有与细胞培养或动物实验相关的文献。临床试验、病例报告和实践指南等文献均被排除在基础研究之外,被视为临床研究文献,与基础研究文献进行对比。考虑到单年基础研究文献比例的波动性比较大,使用5年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即使用2012─2016年这5年间的比例平均值除以1987─1991年这5年间的比例平均值,得到基础研究文献比例的变化倍数(Fold Change,FC),对于创刊时间晚于1987年的期刊,使用最早5年的数据替代1987─1991年的数据。

(1)

式中:RPBy为基础研究文献所占的比例;RFC为基础研究文献占比的变化倍数。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 Signed-Rank Test)计算P值来判断基础研究文献占比的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图1 医学期刊平均发文量的变化趋势

2.1 医学期刊发文量变化趋势

统计近30年来实验组68种医学期刊的发文量,可以看出医学期刊的平均发文量逐年增长(图1)。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科研成果都在飞速增长,医学期刊不得不增加发文量来适应生物医学领域的进步。如何在有限的期刊版面内保质保量,协调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文献比例,已经成为医学期刊编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2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变化情况

使用前文描述的研究方法,笔者计算了每种期刊基础研究文献比例的倍数变化和变化的显著性P值。图2(a)展示了全部(92种)期刊的数据,横轴是对基础研究文献比例的倍数变化进行log2RFC转换,并以0为界(竖虚线)分成两组:小于0,即倍数变化小于1,表示基础研究文献的比例降低;大于0,则表示比例升高。纵轴是对Wilcoxon统计检验P值进行-lgP转换,并以0.05为界(横虚线)分成两组:虚线上方的区间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虚线下方区间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倍数变化和P值的分界,图2(a)被分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表示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升高,第二象限表示比例显著降低,第三象限表示比例降低但不显著,第四象限表示比例升高但不显著。根据图2(a)的结果,实验组的68种期刊中35种(51.47%)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其中比例显著降低的期刊有17种(48.57%);对照组的24种期刊中15种(62.50%)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但显著降低的仅有3种(20.00%)期刊。综合考虑倍数变化和P值,实验组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的期刊比例(48.57%)要远高于对照组(20.00%),表明医学期刊确实存在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降低的现象,这与已有文献的报道一致[4]。表2是92种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降低的20种期刊的具体信息。

图2(b)所示为医学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的比例变化和临床研究文献的比例变化的对比。可以看出,一种期刊因为版面容量的限制,很难保证基础研究文献和临床研究文献同时增长,其比例变化基本呈现相反的趋势。对于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降低的17种期刊,其临床研究文献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图2 样本期刊文献比例的变化情况(a)92种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变化总览;(b)医学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变化倍数和临床研究文献比例变化倍数的对比

组别学科类别JCR分区期刊名称变化倍数P实验组内科学Q1New Engl J Med0.8220.008临床神经病学Q1Lancet Neurol0.8730.008血液病学Q1Blood0.8480.008呼吸系统Q1Am J Resp Crit Care0.8420.008传染病学Q1Lancet Infect Dis0.7920.008胃肠病学Q1Gastroenterology0.7040.008肿瘤学Q1Lancet Oncol0.6160.008内分泌学Q1Diabetes Care0.8750.016老年病学Q2Gerontology0.9530.032血液病学Q2J Leukocyte Biol0.9710.025呼吸系统Q2Ann Thorac Surg0.8430.008皮肤病学Q2Laser Surg Med0.7400.008内科学Q3J Eval Clin Pract0.9660.020传染病学Q3Infect Genet Evol0.9930.007老年病学Q3Drug Aging0.9750.032心血管病Q4Pace0.7660.016内科学Q4Aust Fam Physician0.8700.008对照组免疫学Q2J Immunol0.9750.008遗传学Q4Twin Res Hum Genet0.9110.008细胞生物学Q4Cell Biochem Funct0.9860.025

2.3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代表性期刊的变化趋势

为了对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的变化趋势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笔者根据图2的结果,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挑选了3种期刊作为显著降低、无显著变化、显著升高的代表,具体见表3。从图3(a)可以看出,实验组中Gastroenterology(ISSN:0016-5085)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降低,从1987年的0.8逐年降低,在2010年之后断崖式下降至0.4以下;JEndocrinol(ISSN:0022-0795)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没有显著变化;JComputAssistTomo(ISSN:0363-8715)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从1987年的0.4持续增高到0.8以上。从图3(b)可以看出,对照组中TwinResHumGenet(ISSN:1832-4274)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虽然从0.9下降到0.8,但下降倍数比仅为0.85;ExpCellRes(ISSN:0014-4827)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非常高且一直保持平稳;CurrMedResOpin(ISSN:0300-7995)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从0.25波动式增长到接近0.7。对比实验组中ISSN 为0016-5085的期刊和对照组中ISSN 为1832-4274的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的变化,更可以确认实验组医学期刊中存在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下降的趋势。

表3 选取的代表性期刊

图3 代表性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的变化趋势(a)实验组;(b)对照组

2.4 基础研究文献比例下降与医学期刊JCR分区的关系

依据期刊所在JCR分区,笔者统计了17种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降低的期刊分区。如图4(a)所示,17种期刊中8种(47.06%)期刊来自Q1区,来自Q2、Q3和Q4区的期刊数量和比例逐渐降低,分别为4种(23.53%)、3种(17.64%)和2种(11.76%)。可以看出,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降低的现象主要出现在高影响力的Q1期刊中。对JCR 4个分区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进行比较,结果如图4(b)所示。可以看出,Q1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87年的0.78持续下降到2016年的0.55,倍数变化达到了0.7。与之不同,Q2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基本持平,Q3和Q4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反而略有上升。综上所述,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主要出现在JCR分区的Q1期刊中,Q2、Q3和Q4期刊中的基础研究文献的比例并没有明显降低。

图4 医学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的现象与JCR分区的关系(a)基础研究文献比例显著降低的期刊在JCR分区中的分布;(b)4个JCR分区期刊的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变化趋势

2.5 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与文献被引频次的关系

与JCR分区的Q2、Q3和Q4期刊相比,医学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的现象主要出现在Q1的高影响力期刊中。考虑到期刊的影响力直接与文献的被引频次相关,笔者对4个分区中基础研究文献和临床研究文献的被引情况进行比较,图5是基于年均被引频次(C)得到的分布图。从图5可以看出,4个JCR分区的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的被引频次都显著高于临床研究文献(P<0.01),但Q1期刊中临床研究文献被引频次的分布呈现出其他JCR分区没有的两极分化——大多数临床研究文献的被引频次低于基础研究文献,同时一部分临床研究文献的被引频次远高于大多数基础研究文献(图5的虚线方框所示)。笔者挑选出年均被引频次最高的10篇文献(表4),其中9篇都是临床研究文献,仅有1篇是发表于1999年的基础研究文献。

图5 不同JCR分区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和临床研究文献年均被引频次的比较(a)Q1;(b)Q2;(c)Q3;(d)Q4;

学科类别JCR分区期刊名称发表年份被引频次 /次年均被引频次 /次文献种类内科学Q1New Engl J Med20152754918临床类Q1New Engl J Med199917080899基础类Q1New Engl J Med20107170896临床类Q1New Engl J Med20152596865临床类Q1New Engl J Med20161642821临床类Q1New Engl J Med20152438813临床类Q1New Engl J Med20152340780临床类Q1New Engl J Med20152324775临床类Q1New Engl J Med199319225769临床类Q1New Engl J Med20161534767临床类

3 分析与讨论

近30年来医学期刊的平均发文量在逐年增长,但其中基础研究文献的比例却在显著下降,这与Steinberg等[4]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扩大样本量,在对涉及17个医学专业学科、囊括JCR 4个分区的68种医学期刊进行大规模分析后发现:基础研究文献比例降低这一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它主要出现在JCR分区的Q1区医学期刊中。对4个分区期刊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的被引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基础研究文献的年均被引频次均显著高于临床研究文献。然而,在Q1区的医学期刊中一小部分临床研究文献的年均被引频次远高于大多数的基础研究文献,这可能与Q1区高影响力医学期刊中基础研究文献比例下降有关。

华法林和肝素等重要临床药物的发现已经证明,正是那些看似与临床无关的基础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才显现出其重要的医学价值并最终应用于临床研究[8]。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变得更加紧密,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已经成为医生进行精准诊疗的必备知识。然而,在信息混杂的大数据时代,临床医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辨别各种各样的生物医学新发现,他们更倾向于阅读自己本专业的医学期刊而非基础医学类期刊。高影响力医学期刊减少对基础研究的报道,可能会使临床医生忽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自然》(Nature)曾发表社论,呼吁加强医生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关注[9],Moore[10]也强调医生从事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医学期刊,尤其是高影响力医学期刊,应适应医学的发展,紧跟精准医学时代的步伐[11],适当保证与本专业相关的医学基础研究文献的比例,促进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互动[12],帮助临床医生获取精准诊疗和医学科研中必备的基础知识。《欧洲呼吸杂志》(EurRespJ)的尝试已经为医学期刊作出表率[13],在Farré等[7]研究发现该期刊基础研究文献比例存在下降的趋势后,期刊及时做出调整,除了加大对基础研究文献发表情况的重视外,还增设了一些新的栏目,如简短的小型评论文章,旨在给读者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和方法指南,在介绍前沿科学研究方法和基础知识的同时,丰富期刊的内容,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行阅读。该期刊的策略为我国医学期刊在精准医学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4 结语

基础研究是医学发展变革的重要基石,基础研究成果的综合运用可以催生出尖端的临床诊疗创新;而临床应用作为基础研究的实践和转化应用平台,有无数的临床问题亟待解决,这离不开基础研究成果的积淀。精准医学的发展更是拉近了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距离。虽然每种医学期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读者群,但都是临床医生获取前沿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我国医学期刊应及时作出调整,适当协调基础研究文献和临床研究文献的比例,丰富期刊的栏目设置,培养临床医生对基础研究的兴趣,进一步促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交流。

猜你喜欢

医学期刊分区比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人体比例知多少
手诊分区法之原理探析与诊断应用
组成比例三法
大空间建筑防火分区设计的探讨